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时间 学年度第 一 学期学科道德与法治授课班级七年级 - 班教师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
2、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二、 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绘制了育人蓝图,标志着我国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走向培育“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在今年秋季开始在初始年级使用,其知识结构进行的调整,能匹配课标
3、新要求,注重价值导向,强调知行合一,更符合时代要求。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二)本册教材及单元分析本册(七年级上册)教材主要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与交往范围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来编写教材。本册教材设
4、置了“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美好人生”四个单元,共十三课。第一单元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陈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本单元有“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梦想始于当下”三课,旨在引导学生把当下生活和学习的变化看成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第二单元围绕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家庭、老师、朋友和集体展开教学,分别设置了“幸福和睦的家庭”“和谐的师生关系”“友谊之
5、树常青”“在集体中成长”四课。该部分力求引导学会与他人交往,掌握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感受各种关系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尝试理解和回报父母、珍惜师生情谊、学会建立和守护友谊,为集体生活做贡献;同时,学会处理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吗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这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身心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本单元有“生命可贵”“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三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第四单元以“人
6、生”为主题,包含“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三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问题的基本观点,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三、学情分析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而教师就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作用是为学生服务。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思维特点以及现有知识基础才能做到“以学定教”,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一)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初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显著变化。他们开始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他
7、们的创造力得以提升、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也在变强,喜欢进行丰富的、奇异的幻想。虽然总体上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由于身心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很容易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波动较大,而形成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认识。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上,他们开始关注自我认同、社会关系及公平正义等议题,但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尚待提升。(二)学生认知和学习特点在认知上,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初步接触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简单的法律知识,但系统性和深度不足,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在学习态度上,由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贴近生活,大多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持积极态度,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然而,也有部分学
8、生因兴趣偏好或学习压力,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缺乏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初一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已形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但也有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而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接受度相对较低。四、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承担着明确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的方向、提供教学评价依据的作用。设计合理、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根据最新的课标要求,以及对教材内容和具体学情等方面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政治认同: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
9、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强调正确价值取向,将集体主义原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生命意识,担当起自己的使命;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真实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生
10、命观,人生观。(三)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了解宪法主要内容以及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强化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守法用法意识;初步树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四)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真诚、友善,具有互助精神,能够主动适应社会
11、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和短暂地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理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懂得关怀,尊重,善待他人生命。(五)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珍爱自我生命的情感,增强对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公共事务,关心国家发展和前途命运,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自觉保护环境;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要求学生
12、具有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五、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规划初中生活的意义;怎样做更好的自己;集体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怎样爱护身体;怎样滋养心灵;人生目标的意义;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价值等。(二)难点如何迎接初中阶段的机遇和挑战;规划好初中生活的途径;认识自己的途径;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如何实现梦想;学习的意义;家风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友谊的真谛;如何化解朋友间的矛盾;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如何敬畏生命;如何提高守护能力;怎样爱护身体;怎样滋养心灵;树立远大的人
13、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为什么说奉献创造精彩人生等。六、 教学措施与手段(一)做好常规工作,提升业务水平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3.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4.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5.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师事迹,认真学习体会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6.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教育方法,研究学法和教法,
14、研究教材重点和难点,研究课程标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认真练习“三笔一画”基本功,提高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二)优化教学方法,凸显课程育人能力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在课前根据课本和教辅资料进行提前预习提倡学生到生活中自己搜集相关的实例。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利用课本中的小栏目材料进行讨论、归纳,在互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组织讨论现实生活与自我成长的问题。4.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取和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启思导行”。通过教学引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并将所学、所思落实到具体的行
15、动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6.注重案例教学、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7.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要重视表现性评价,通过作品展示、观点陈述、行为选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研制评价量表。坚持评价主体多元,让评价有效发挥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七、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一周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2第二周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我2第三周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2第四周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2第五周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2第六周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2第七周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2第八周第一,二单元复习2第九周复习及期中考试2第十周第八课 生命可贵2第十一周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2第十二周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2第十三周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2第十四周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2第十五周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2第十六周第三,四单元复习2第十七周总复习2第十八周总复习2第十九周总复习2第二十周期末考试2 202 年 8 月 日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