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至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 资源ID:26739       资源大小:595.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至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1、1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单元 20 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温馨提示:复习时,请重点关 背诵提纲中楷体加粗字。 第第 二二 课课 辛辛 亥亥 革革 命命 2018 对应 考点 27.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 一、重要事件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 年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这是一个 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后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 大主义 ,简称 三民主义 ,成为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2.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 ,成立

    2、湖北军政府。 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 资 产阶级革命 (性质 )被称为辛亥革命。 3.中华民国的创建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共和制政府 (性质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颁布了具有 宪法性质 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政局特点: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联系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主张 保留帝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

    3、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制 二、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 三、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2.辛亥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第二 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第 四四 课课 中中 国国 新新 民民 主主 主主 义义 革革 命命 的的 开开 始始 2018 对应考点 28.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 (b) 29.描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b) 一、新文化运动 1.历史 背景 辛亥革命 没有改变旧中国 半

    4、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 实现民族独立 、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 。 2.兴起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 3.高举 旗帜 “ 民主 ” 和 “ 科学 ” 4.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提倡新道德, 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 。 5.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蔡元培 ( 时 任北大校 长, 以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为 办学理念, 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后在 北京大学 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 新文化 阵营 ) 、 胡

    5、适 (率先提出 文学革命,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鲁迅 (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等 6.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深刻的思想 文化领域的 运动 (性质) , 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人们的思2 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二、五四运动 1.导火线 1919 年巴黎和会 上中国 外交受挫 2.过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重要史实 第一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学生(先锋)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 提出“还我青岛”等口号 ,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 严惩亲日派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 ,遭到警察阻拦。后改

    6、道至赵家楼胡同, 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学生的示威活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第二阶段 1919 年 6 月初 上海 工人 全国各地 工人罢工 、 商人罢市 ,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运动发展成为 以 工人阶级为主力 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3.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初步胜利 表现:北洋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的职务; 拒绝在凡尔赛 条 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 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性质),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7、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 史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 组织 的建立 ( 陈独秀 和 李大钊 分别在 上海 和 北京 创建 共产党早期组织 ) 2.诞生 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1 年 7 月 上海 ,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通过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 党纲 ;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 标

    8、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第第 五五 课课 开开 辟辟 革革 命命 新新 道道 路路 的的 艰艰 难难 历历 程程 2018 对应考点 29.列举史实,说 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30.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历程 , 理解新民主义革命 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 (b) 一、 开辟 中国革命 新 道路 艰难 历程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4.1 背景: (1)国际: 一战后,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和侵略 (2)国内: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9、 ,军阀割据混战 ,社会动荡不安 ,经 济发展遇到严重阻碍; 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陷入低谷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路上也屡遭挫折 形成标志: 国民党“一大 ”召开 时间 1924 年 1 月 地点 广州 会议内容 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3 结果 :破裂 破裂表现 1927 年, 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在 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 1926 背景 : (1)“ 打倒列强 , 除军阀 ” ,实现国内 和平与统一 ,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 (2)192

    10、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 成 。国共合作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 开了国民革命运动。 准备 : (1)在苏联和共产党帮助下, 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 在短时期内培 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 (2)孙中山 病逝 后,国民党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 组建国民革命军。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时间: 1926 年 北伐总司令: 蒋介石 北伐军队: 国民革命军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北伐经过 : (1)1926 年, 国 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 (2)在湖北 贺胜桥 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

    11、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迅 速占领武汉三镇; (3)叶挺领导 的 以共产党员为主力的 第四军独立团 作战勇猛,为 第四军 赢得了 “铁军”的称号 。 (4)打败吴佩孚 后,北伐军集中力量进攻 江西, 消灭 了孙传芳 的主 力 ; 接着 , 攻占了南京 。 短短十个月内,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 扩展到长江流域, (5)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6)在北伐胜利进军时, 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 革命群众。 1927 年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继续北伐。 (7)1928 年,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 南昌起

    12、义 1927.8.1 背景: 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暴行,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 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 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 领导人:周恩来 等人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 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8 月 1 日被定为建军节) “ 八七”会议 1927.8.7 地点:汉口 内容: (1)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 意义: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 起的历史性转变。 秋收起义 1927.9 领导人

    13、:毛泽东等 结果: 因敌人力量过强, 起义军损失较大,决定 放弃攻打城市 的计划 ,改向 农村进军。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 井冈山会师 1928.4 会师队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后的部分队伍,湘南农民武装,毛泽东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结果:合编为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不断壮大。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即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战争 ( 1927-1937) 1.工农武装割据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

    14、毛泽东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是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即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 2.土地革命 4 (1)背景 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土地革命广泛开展 。 (2)内容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3)影响 土地革命开展后, 各根据地 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农民成为了土地的 主人,劳动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为 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分了土地的农民踊跃参军作战。 3.红军长征( 1934 年 10 月 -1936 年 10

    15、月 ) (1)背景 1933 年 , 受 “ 左 ” 倾 错误主张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 第五次反“围剿” 中 失利 ,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重要事件 1935 年 1 月 ,召开了 遵义会议 。 内容 *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 “左” 的错误, 增 选毛泽东为中 央政治局常委 。 *会后,成立了由毛 泽东 、 周恩来 、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 。 意义 确立了毛泽东在 红军和 党 中央的领导地位 ,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

    16、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极 其 危急的 时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新的党中央领导下, 红军开展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进入甘肃 。 1935 年 10 月 ,红一方面军 到达陕北吴起镇 ,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1936 年 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 甘肃会宁会师 。 第三 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第 一一 课课 中中 国国 抗抗 日日 战战 争争 ( 1931 年 -1945 年

    17、 ) 2018 对应考点 30.叙述抗日战争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义革命 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 一、 日本侵华原因:为了转嫁 20 世纪 30 年代 初资本主义世界 的 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二、 抗日战争的历程 日本的侵华史实 中国的抗战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 年 9 月 18 日 地点 :沈阳北郊柳条 湖 结果 :东北军奉令不抵抗 ,日军不到半年占领 了 东北 三省。 影响 :是中国 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 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 幕 。 蒋介石:对内坚持内战,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 要 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东北人民:组织 抗日义勇军自发抗日 北平学生:掀起 一二 九 运动(时间: 1935 年) 国民党爱国官兵:主张抗日,如 蔡廷锴、蒋光鼐率 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进攻上海;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 西安事变 。 1935 年后, 中国 广泛传唱 义勇军进行曲 一二八事变 时间 :1932 年 1 月 28 日 地点 :上海 1935 年,制造 华北事变 时间 :1936 年 目的 :要求蒋介石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 影响: 西安事变的和平 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 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国 共

    19、十年 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 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 年 7 月 7 日 地点 :北平卢沟桥附近 结果 :7 月底 ,平津 沦陷 ,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 进攻 。 影响 :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七七事变后不久, 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八路军 、 新四军 ,开赴抗日前线 。 国民党正面战场 *组织了系列会战,如 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等 *典型战役 :台儿庄保卫战 时间 : 1938 年春 所属会战 :徐州会战 作战军队 :李宗仁

    20、 指挥的 军队 意义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 *1942-1945 年, 组织 赴缅远征军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 中共敌后战场 *平型关 大捷 时间 :1937 年 9 月 下旬 所属会战: 太原 会战 作战军队 :八路军 115 师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 年 8 月 -1941 年 1 月 军队 :八路军 指挥:彭德怀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军,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共产党领导 八路军、新四军 深入 敌后, 发动群众,开展 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广大人民群众 运用智

    21、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海外华人华侨 或归国参战、或捐款献金,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 “ 八 一三 ” 事变 (日本进攻上海) 时间 :1937 年 8 月 13 日 重要抗日战役 :淞沪会战 结果 :11 月 ,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 国 民政府被迫迁都 重庆。 南京失陷 时间 :1937 年 12 月 13 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 正式 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 ,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 ,日本投降签字 ; 9 月 3 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 月 13 日,设立 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

    22、家公祭日 ) 9 月 9 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被日本 殖民统治 50 年之久的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 三、 抗日战争的性质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 抗日战争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国际 作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战场 ,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 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 、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广大军民的顽强作

    23、战。如中国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海外华人华侨或归国参战或捐款献金 ,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 参与 ; 第第 二二 课课 第第 二二 次次 世世 界界 大大 战战 的的 爆爆 发发 与与 扩扩 大大 第第 三三 课课 世世 界界 反反 法法 西西 斯斯 战战 争争 的的 转转 折折 与与 胜胜 利利 2018 对应考点 31.知道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理解大战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b

    24、) 日军 侵华期间的 罪行 : *南京大屠杀 ( 1937 年 12 月,长达 6 周 ) *组建 731 部队,开展 细菌战和毒气战 *对重庆、成都、昆明等 后方 城市进行 轰炸 封锁 *对占领区抗日根据地展开 大扫荡 ,实行三光 政策( 如 潘家峪惨案 ) 6 一、 二战时间 1939-1945 年 二、主要参战国 轴心国集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反法西斯同盟(美、英、苏、中等国) 重要人物 意大利墨索里尼、德国希特勒;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中国蒋介石 三、 战争起因 凡尔赛 条约 的严厉处罚,德国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德国陷入困境; 希特

    25、勒领导的纳粹党利用危机 造成混乱 局势,积极扩张势力 ,进行欺骗性 宣传 , 最终建立起专制独裁的 法西斯政权; 希特勒上台后,推行反犹排犹政策,大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 四、 二战历程 全面爆发 1939 年 9 月 1 日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1940 年 4 月 9 日 德国突袭丹麦、挪威 1940 年 5 月 10 日 德国突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 1940 年 5 月底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从海上撤回英国本土,为未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0 年 6 月 法国沦陷 。 沦陷后

    26、,戴高乐将军 组织了 “ 自由法国 ” 运动 ,开展反德斗争 1940 年 7 月 不列颠 之 战 ,德国空袭英国 影响: 希特勒 遭遇了发动世界大战以来 第一次重大挫折 1940 年 9 月 德意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 ,标志 轴心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6 月 22 日 德国突袭苏联 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10 月 - 1942年 1月 莫斯科保卫战 影响: 德军 陆军 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 1941 年 12 月 7 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影响: 美国对日宣战 ; 太平洋战争爆发

    27、,二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 转折 1941 年 8 月 美总统罗斯福和英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奠定了基础 1942 年 1 月 1 日 美英苏中等 26 国在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影响: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彻底改变敌我 双方 力量 的 对比 。 1942 年 7 月 - 1943年 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 影响: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2 年 6 月 中途岛战役 影响: 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 机 1942 年 10 月 阿拉曼战役 影响: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943 年 5 月 盟军

    28、 彻底 清除北非地区德意军队 影响:北非战事结束 1943 年 7 月 西西里岛登陆 影响: 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新组建的意大利政府对德宣战 , 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 1943 年 11 月 下旬 美、英、中举行 开罗会议,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内容:讨论三国在缅甸 配合 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 1943 年 11 月 底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内容 :在 西欧 开辟第二战场及战后处置德国等问题 1944 年 6 月 6 日 诺 曼底登陆 影响: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或 极大打击了德国军事力量 ,加快了战争

    29、的最后胜利 ) 。 胜利 1945 年 2 月 苏、美、英举行 雅尔塔会议 内容 :三国将共同击败德国 ,迫使它无条件投降 ; 在 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 ,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战后成立联合国。 影响 :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规划了战后世界和平 ,确立了三大国合作原则 ,又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色彩 ,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5 年 4 月 柏林战役 影响 :宣告了法西 斯德国的失败。 5 月 8 日,德国宣布投降并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战事结束 。 1945 年 7 月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晤 内容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 以中、7 美

    30、、英三国名义发表了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结果 :日本拒绝了该公告。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结果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8 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 9 日,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5 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向盟国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影响 :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 五、 二战性质 前期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后期是正义的 反法西斯 战争 六、 二战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 它的规模和破坏程度远超一战; 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德意日 三个 法西斯 国家 被彻底打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苏两个大国崛起。世界 历史 在战后进入 六 一个新的阶段。 知识联系 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关系: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战场 , 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也付 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温馨提示】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至三单元 复习 要点: 1.关注历史事件的比较与联系 ; 2.注意意义类考点的背诵 ; 3.仔细阅读题目中史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取信息,运用所学作答。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至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