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选题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 食醋 C 碳酸饮料 D 矿泉水3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量取液体读数 B测定空气成分C证明 CO2密度比空气大 D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4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酒精 B洁净的空气 C液态氧 D冰水共存物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要
2、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7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C 拉瓦锡 D 牛顿8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氧原子 B 氧气 C 氧分子 D 氧元素9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 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C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D 铁
3、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10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是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二氧化硫11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 质 共 性 特 性A CO、CO 2 常温下,都是气体 CO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B H2、CO 都有可燃性 H2有毒,CO 无毒C 浓硫酸、浓盐酸 水溶液都显酸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D KMnO4、H 2O2 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 常温下 KMnO4是固体、H 2O2是液体A A B B
4、C C D D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 1: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1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自来水 B水 C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 B氧气验满 C滴加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15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是学习化学一种有效的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 氧化反应只能有一种物质生成 D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肯定有氧气二、填空题16下列都是
5、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D 为淡黄色固体粉末,E 为液态金属。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部分反应后的物质已略去)(1)写出气体 F 的化学式:_。(2)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17 (6 分)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 1 实验 2(1)实验 1 中,若液体 X 为稀盐酸。向盛有液体 Y 的烧杯中滴入适量液体 X,液体 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液体可能为 。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 ,原因是 。(2)实验 2 中,若液体 X 为
6、水,将其滴入盛有固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可能为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若将瓶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可采取的方法有 (至少写出三种) 。18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2)吃烧烤时远处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因为 ,烧烤时若碳不完全燃烧,容易引起 CO 中毒,其原因是 。某游客旅游
7、是自备“雪碧”汽水(配料主要是碳酸水、白砂糖) ,他打开瓶盖时发现有许多无色气泡,原因是: 。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温泉水对人体有保健和美容作用。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化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19有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 水银 自来水 冰水混合物 碘酒 氯酸钾 液氧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注意:少填、多填均不得分)属于混合物是_ 属于纯净物的是_ 属于单质的是_ 属于化合物的是_ 属于氧化物的是_20二氧化碳能使 变浑浊,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1(7 分)在红磷;冰水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空气;食盐水;液氮;银白色的
8、细铁丝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 。22(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其作用是 。用 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 )管通入。(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两种方法: ; 。
9、(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1909 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 + 3H2 = 2NH3。用 、 分别表示 N2、H 2、NH 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 (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10、。23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第(1)题每小格 05 分,其余每小格 1 分,共 17 分)(1)写出仪器名称: (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收集氧气时,使用_(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3)实验室采用装置 A 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放一种紫黑色的药品是 ,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 A 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条) 。(5)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6)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待 时开始收集气体,待 时,已经收集满气体;(7)实验室用加热氯化
11、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值得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 ,收集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 。(8)实验小组后来改进了实验,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 20 个字) 三、科学探究题24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A 中无明显现象, B 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的气体是_ 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12、向 B 试管中重新加入 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等于 ag红砖粉末的_和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拓展应用】己知 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 101.2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g。25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的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记录了
13、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小红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红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和空气中的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实验结论】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 _。四、综合题26某同学用 50.0 g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实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用下图中的_装置。(2)计算所用过
14、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7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空气成分的_%,空气污染指数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任填两个)。(2)氧气是_ (多选题)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E纯净物(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A氧的原子序数是 8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6.00g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4)如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这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_(5)加热 31.6 克高锰
15、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参考答案1D【解析】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故选 D。点睛: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移) 、熄” ,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步骤不能颠倒。2A【解析】A、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B、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碳酸饮料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16、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B【解析】试题分析: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 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硫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硫,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D 中氨水放于 C 烧杯中,A 中的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中氨气分子通过运动进入 A
17、。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4B【解析】试题分析:A、含有酒精一种物质,为纯净物;B、含有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C、含有氧气一种物质,为纯净物;D、含有水一种物质,为纯净物。考点:物质的分类5B【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B氯酸钾受热可以分解出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错误;C、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态氧,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一个电子的质量等于一个质子质量的 1/1836,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选 B。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催化剂
18、、物理变化、原子的构成。6B【解析】A.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化学性质活泼; B.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78%,化学性质稳定; C. 稀有气体 占空气的 0.94%,化学性质稳定;D、二氧化碳占 0.03% 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 B。7C【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错误;B、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正确;D、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错误。故选 C。8C【解析】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选 C【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这种物质化
19、学性质的最小粒子9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与稀盐酸剧烈反应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D【解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都不污染,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对空气形成污染,故选 D。1
20、1B【解析】A、碳的两种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B、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是一种污染性气体而氢气无毒; C、浓硫酸、浓盐酸都是酸溶液,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对 D、高锰酸钾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但常温下高锰酸钾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 故选 B12B【解析】试题分析:A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
21、变” ,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 1:2C根据硬水和软水含有物质不同进行区别;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故正确;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 1:2,而不是质量,故错误;C硬水和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的化合物不同,加入肥皂水时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别,故正确;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故正确故选 B13A
22、【解析】试题分析:A、自来水中含有水、消毒剂,属于混合物,故 A 正确;B、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 错;C、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 错;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错。故选 A。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14C【解析】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用镊子或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操作错误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
23、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5B【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 CaO+H2OCa(OH) 2,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正确;C氧化反应不一定只有一种物质生成,如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故错误;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氧气,如碳
24、酸水+二氧化碳,故错误【点睛】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是“一变多”。16 (1)SO 2;(2)KClO 3 二 氧 化 锰 、 加 热 KCl+O2;(3)Hg+O 2 加 热 HgO;化合反应;【解析】试题分析:D 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为硫,E 为液态金属,可为汞;D 和 C 反应生成 F,那么 C 为氧气,F 为二氧化硫;C 和 E 反应生成 G,G 能分解生成 C 和 E,那么 G 为氧化汞;固体 A 和固体 B 生成 C,那么 A 和 B 分别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由推测可得为二氧化硫; (2)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
25、氧气;(3)为汞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汞;二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合反应。考点:氧气的制取,氧气的性质,空气的组成17 (1)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加水 过滤 降温 加酸等【解析】试题分析:(1)X 为稀盐酸,与 Y 混合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可判断 Y 可能是碳酸盐的溶液,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溶液;而二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所以可见溶液变浑浊;同时,二氧化碳的产生也使瓶内压强变大,气球膨胀,
26、符合题意;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则滴入的盐酸会与之前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反应,再次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2)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可以知道水与固体反应时会放热,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溶质,导致溶液变浑浊,所以固体可能为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等;要使该溶液再变为澄清,可以使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加水、降温,或加酸使不溶物因反应而溶解。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酸盐
27、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熟练掌握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 (1)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瓶中液面上升至刻度 1A B(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很好的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H 2CO3=H2O+CO2 吸附【解析】试题分析(1)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瓶中液面上升至刻度 1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28、B装置气密性不好。 (2)吃烧烤时远处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烧烤时若碳不完全燃烧,容易引起 CO 中毒,其原因是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很好的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某游客旅游是自备“雪碧”汽水(配料主要是碳酸水、白砂糖) ,他打开瓶盖时发现有许多无色气泡,原因是:H 2CO3=H2O+CO2 。温泉水对人体有保健和美容作用。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化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吸附性。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19 【解析】(1)洁净的空气自来水碘酒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等都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属于混合物;(2
29、)水银冰水混合物氯酸钾液氧均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3)水银液氧等物质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4)冰水混合物氯酸钾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5)冰水混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20澄清石灰水 氧气【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
30、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考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放在一起考查,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对比和归纳。21、 【解析】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祖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题中所提供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为;纯净物得为。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 22 (1)长颈漏斗 水槽 (2)KMnO 4 K2MnO4 + MnO2+O2 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满了 a (3)BC 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 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
31、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 (4)A D 或 F 54123 【解析】 试题分析:(1)有图可知长颈漏斗;水槽;(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 K2MnO4 + MnO2+O2,因为是固体加热制取氧气,故选择 A 装置,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利用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其方法为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满了,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气体应从 a 管通入;(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
32、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及排水集气法,BC 组合,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操作为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 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等;(4)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 A,收集装置 D 或 F,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 54123。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3 (1)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3)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2KMnO 4 K2MnO4 +Mn
33、O2 + O2,分解反应;(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5)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6)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时;(7)A、E(8)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最低处;称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解析】试题分析:(2)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均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 +MnO2 + O2;(4)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加热前
34、要预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下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5)D 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6)C 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方法收集要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当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时表示已经收集满;(7)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氨气属固固加热型,选择 A 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8)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氯酸钾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分解;收集装置才用的是排水法,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35、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24 氧气 质量 化学性质 C 中产生气泡较慢 3.2g【解析】、从 B 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可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 2O);、红砖粉末能重复使用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变化可知,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C 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 D 慢,可知,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拓展应用】反应充分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2%的 4uCSO溶液,则溶剂质量分数为 98%,该溶液溶剂为水,即, 2 2410%10%98umHOmHOCSg,解得 2m98Hg,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系统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
36、量,即 2=10.g983.。点睛:同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同样,一种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25 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 氮气(或 N2)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并生成淡黄色固体 2MgO 2点燃 2MgO 3MgN 2点燃 Mg 3N2【解析】 【查阅资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空气中无氯元素,所以燃烧产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镁;【提出猜想】空气中含有氮气,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而氮化镁为淡黄色,所以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根据在纯氮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色
37、固体氮化镁,观察现象的方法;【实验结论】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为:2Mg+O 2点 燃 2MgO;镁和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方程式:3Mg+N2 点 燃 Mg3N2。26 B 6.8% 【解析】(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用下图中的 B 装置,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2)由图中信息知,生成氧气质量是 1.6g。解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2H2O2 MnO2 2H2O+O268 3250.0 gx 1.6g ,x6.8%。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8%。点睛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正确书
38、写化学方程式是进行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27 21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AE B 氧气能支持燃烧 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 3.2g【解析】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2)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 AE;(3)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8,表示原子序数为 8,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9、 16.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 ,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氧,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8,表示原子序数为 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数为 8,根据电子的排布规则,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正确。故选 B。(4)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说明甲中氧气充足而乙中氧气不充足,从而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5)解: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31.6g x3162.gxx=3.2g答: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