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空气》课时练习1(含答案)

    • 资源ID:28007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空气》课时练习1(含答案)

    1、“空气”课时练第 1 课时空气成分探究基础达标一、空气组成1.高铁的开通给城镇之间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所用的超导材料需在低温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能给超导材料提供低温环境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2.(2017 春龙口市期中)“人造空气”帮助人们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 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B“人造空气”若只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人造空气” 中只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3.(2016 秋柳江县期中

    2、)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4(2016 秋汉滨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 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5.(2016 秋宛城区期中)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二氧化碳 D按质量

    3、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 6.(2016 秋东平县期中)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低越好 D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7.(2016 秋六盘水期中)下列有关稀有气体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说明它的性质不活泼 B填充稀有气体可以使灯泡经久耐用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利用氦气密度小且较为稳定,来充填探空气球 8.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4、1.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点燃红磷,立即插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连接好装置A B C D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用

    5、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5.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 1 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方法实验操作有如下主要步骤: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并塞上塞子 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燃烧完全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号) (1)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等集气瓶冷却后看到的现象是: ,本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

    6、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3)上述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 参考答案一、空气组成1.C 2.C提示:A、由于“人造空气”中有 20%以上的 O2,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故 A 不正确;B、“人造空气”若只含有 O2,不利于人的呼吸,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故B 不正确;C、由“人造空气”的成分可知,“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 C 正确;D、“人造空气”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D 不正确3.D4.D提示: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空气中的各个成分都是有用的,对人体没有

    7、害处,原说法错误,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是氮气对人体没有害处,原说法错误,故选项错误;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害,因为人类在纯氧中呼吸,会造成氧中毒,原说法错误,故选项错误;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故选项正确;5.A6.D7.C提示: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正确,

    8、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D.利用氦气密度小且较为稳定,来充填探空气球,不会发生危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8.D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D 2.解:首先要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水,并作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点燃红磷,插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读数()故选:D3.D 提示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4.C5.(1);产生大量的白烟;水会从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量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5;不支持燃烧;(2)红磷的量不足;(3)木炭和硫燃烧生成的 CO2、SO 2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

    9、,木炭和硫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提示:(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并塞上塞;燃烧完全后,松开弹簧夹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打开止水夹前看到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最终熄灭;而打开止水夹后由于氧气的消耗瓶内气压变低,所以水会从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量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5;由于实验完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得出氮气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等(2)若测量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3)上述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木炭和硫燃烧生成的 CO2、SO 2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木炭和硫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空气》课时练习1(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