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你听到的声音相同吗?你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描述声音的不同语言、词汇?,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音调演示实验:1.缓慢划过梳齿2.快速划过梳齿听声音有何不同?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设计与进行实验。 探究:音调的高低和尺子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快,高,低,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慢,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自学思考:1.什么是频率 ?单位?符号?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是什么?3.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20Hz,20 000Hz,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次 声,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超声波和次声波,超 声,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读一读,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讨论: 1.为何有时你觉得很安静,狗或猫却表现的很警觉? 2.蝴蝶每秒振翅5次,你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蝴蝶吗?为什么?,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2、响度:,小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
3、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结论: 物体的振动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体的振动振幅越小,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3.音色,实验结论:,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随着发声体的变化,音色也将变化。,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第三环节:应用知识,巩固练习,1.雷雨
4、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C,响度,音调,音色,3.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能准确地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答案: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从15Hz到50000Hz。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第四环节:教学回顾 ,知识小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声音的高低音调(决定于频率) 二、声音的强弱响度(决定于力度、幅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辨别声音音色(决定于成份、构造) 四、乐音、乐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