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总复习教案

    • 资源ID:35454       资源大小:1.10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总复习教案

    1、第一单元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走 进 化 学 世 界第 1 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基本考点 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化学不仅要研究已有的物质的变化,还要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创造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我们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还要进一步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考点 2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

    2、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转入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考点 3化学发展史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我国古代发明中,烧瓷器、制火药、造纸等与化学工艺有关,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2)近代化学:原子一分子论。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由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现代化学:纳米技术,绿色化学。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4纳米技术(拓展考点)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在纳米尺度(0.1100nm 之间,1nm=10 -9m)上研究物质(包括

    3、原子、分子)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技术。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的水平。纳米科技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与纳米制造、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等。考点 5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化学正向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化学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利用、新材料的开发等重大方面作出贡献。三、创新考点考点 6白色污染(探究性考点)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塑料食品包装袋、聚苯烯一次性泡沫快餐饭盒,还有农村大量使用的农用地膜等等。这些塑料以

    4、软塑料为主,又多是白色的,它们使用后废弃在环境中很难腐烂。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白色污染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污染。消除白色污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要解决“白色污染”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第 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基本考点考点 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5、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考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2

    6、)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考点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三、创新考点考点 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第 3 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基本考点考点 1实验探究(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

    7、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实验探究的步骤:实验 现象 现象或数据 科学分析探究 观察 记录 结 结果 得出结论。 (3)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等;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考点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点燃前: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易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烧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光亮火焰,火焰共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处最暗,放出热

    8、量,稍后有黑烟产生。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表 1-3-2:表 1-3-2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拓展考点)(1)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表 1-3-5实验的内容和装置图观察到的现象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2)化学实验报告的填写。根据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养

    9、成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时要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的不同。(3)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或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和实验结论。考点 4科学探究(探究性考点)(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 、 “建立假设” 、 “收集证据” (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 、 “获得结论” 、 “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三、创新考点考点

    10、 5化学实验设计(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节约性原则;效果明显。(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与讨论。第 4 讲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基本考点考点 1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

    11、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考点

    12、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两查、三禁、一不可” 。 “两查”是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再检查灯里的酒精量。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 2/3。 “三禁”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一不可”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加热;万一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给物质加热时

    13、,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 ,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 ,要垫上石棉网;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 。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 ,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

    14、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管口切勿朝人。考点 3量筒及滴管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时,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 1-4-2 所示) 。(2)滴管的使用: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

    15、要用水冲洗) ,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考点 4仪器的洗涤(1)洗涤步骤:倾倒废液冷却水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清水洗晾干。(2)难溶物的洗涤: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用稀盐酸可以洗去难溶性氧化物或碳酸盐,再用水冲洗。(3)仪器洗净的标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二、能与综合考点考点 5托盘天平的使用(拓展考点)(1)构造:托盘天平由托盘(分左右两个) 、指针、标尺、调节零点的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等组成。托盘天平只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 0.1g。(2)使用方法:调平:称量前把游

    16、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左物右码:称量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砝码回盒,游码归零。(3)注意事项: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的常见错误的分析: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考点 6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实际应用考点)(2)对常见仪器的用途、注

    17、意事项、原因的详述,如表 1-4-1:仪 器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理 由常用于少量溶液间的反应或固体与液体间的反应,可直接加热;收集少量气体;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 1/3;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与桌面成 45角,试管夹防止液体受热时溢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使受热面积增大,以防暴沸;防止试管受热未调节天平平衡便称量 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反应容器 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存放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镊子(块

    18、状或较大颗粒固体)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胶头滴管(少量液体)支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 、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等(1)常用仪器暂时盛放药剂 夹在试管中上部;使用时试管外壁应干燥;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均而破裂;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加热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用于加热物质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少于1/4;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不准对火(即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不准用嘴吹灭(灯帽盖

    19、灭) ;不可向正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用时盖好灯帽;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时易引起爆炸;保证更好地燃烧,使火焰保持较高温度;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防止引燃灯内酒精而爆炸;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防止酒精挥发而不易点燃;防止被烧伤;外焰温度最高夹持试管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防止将杂质带入试管;以免试管脱落量取液体体积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量取液体时,应选能一次性量取的最小容积的量筒;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用保证数据较准确;防止破裂称量固体质量(精确到0.1g)称量前,检查

    20、游码是否在零刻度,天平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应调节衡螺母,右偏重向左调,左偏重向右调;称量时,左物右码。放砝码时,先大后小。被称物要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称量;用镊子夹取砝码,用后放回砝码盒称量准确;操作正确、方便;保证砝码不受腐蚀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使用后立即用水冲洗;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取溶后,保持橡胶帽朝上,不防止药剂相互污染;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防止腐蚀胶帽;以免玷污滴管要平放或倒置;不要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用于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可直接加热溶液不超过容积的 2/3;均匀加热,切忌骤冷;加热时要不断搅拌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防止破裂用于可燃性固体物质的燃烧放

    21、入集气瓶中时要自上而下慢慢放入;不要触及瓶壁,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入少量沙土或水保证充分反应;防止集气瓶破裂药匙用于取粉末状药品,镊子用取块状药品使用前后要擦拭干净;选择大小适宜的药匙(或纸槽)以免药剂污染;以免药剂沾在容器口三、创新考点考点 7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与仪器的组合(开放性考点)(1)基本操作与仪器的组合。基本操作需要常用仪器,而常用仪器间的组合又能完成基本操作,例如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量筒与胶头滴管应配合使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应配合使用;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托盘天平、砝码、药匙应配合使用等等;完成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洗涤等基本操作时,都需要仪器进

    22、行组合。 (2)实验内容决定仪器组合。为完成某一实验内容,如气体的制备、粗盐的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等,需正确找出与之对应的基本操作和仪器组合。 (3)安装一套复杂的仪器组合时,应按照自下而上,从左至右的顺序连接。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 5 讲 空气一、基本考点考点 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造成的。原始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为主的,随着生命的出现,断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大气组成,经过无数实验我们知道了现在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

    23、质占 0.0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百分数是体积分数。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变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考点 2纯净物和混合物(1)空气是混合物,实际上我们所能见到的物质几乎都是混合物,也就是说混合物的存在是绝对的,而纯净物则是相对纯度较高的一些物质。(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见表 2-5-1):纯净物 混合物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特性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符号表示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

    24、点、沸点等;不能用符号表示举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空气、盐水、糖水、汽水联系混合物 纯净物考点 3氮气和稀有气体(1)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2)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过去又叫惰性气体,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25、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考点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常用仪器及药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分离、提纯混合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红磷(如图 2-5-2 所示) 。(2)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3)实现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1/5。(

    26、4)原理及结论:原理: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 1/5。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5大气污染与防治(学科内综合考点)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污染了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从自身做起,应采取:消除污染源;使用洁净能源;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措施。考点 6居室污染物(拓展考点)在环境污染已为人们所关注的同时,居室污染也受到点燃

    27、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居室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粉尘:如用煤作燃料的炉灶产生的烟尘,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 (2)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主要来自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吸烟等;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的炉灶;甲醛,主要由塑料制品、胶合板、油漆等的老化分解产生,长期接触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染色体异常。 (3)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和建筑装修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考点 7空气质量日报(实际应用考点)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等。空气污染指数(简称 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28、。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质等。空气质量日报每天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可以增强群众对空气污染的监督,还可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三、创新考点考点 8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开放性考点)空气受到污染后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害气体、粉尘) ;(2)全球气候变暖(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排放,飞机尾气的排放) ;(4)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引起的)第 6 讲 氧 气一、基本考点考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

    29、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淡蓝色的。(2)氧气的用途: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在一般情况下,呼吸和燃烧只需要使用空气就可以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使用纯氧,例如: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炼钢、宇航等都需要纯氧。考点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表 2-6-1 所示:表 2-6-1物质(颜色状

    30、态) 反应现象 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带火星;在氧气中复燃;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细铁丝(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离火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的现象,即任何物质燃烧时都放出热量。(3)注意事项:做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防

    31、止瓶中大量的氧气受热体积膨胀,扩散到空气中,使可燃物不能持续燃烧。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另外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烟与雾的区别;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考点 3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但是它们划分的标准不同,化合反应是从物质类别和种类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而氧化反应是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的。注意: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而不是与氧气的反应, “氧”C+O2 = CO2点燃S+O2 = SO2n 燃点燃3Fe+2O2 = Fe3O4包含“氧气” 。缓慢氧化是不易观察到现象

    32、的氧化反应,如:食物腐败、铁生锈等。(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共同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是剧烈氧化如燃烧时发光,而缓慢氧化不发光,在一定条件下缓慢氧化可转化成剧烈氧化,如:白磷自燃。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4臭氧(拓展考点)臭氧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km50km 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使臭氧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了解臭氧的性质,采取措施,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

    33、第 7 讲 制取氧气一、基本考点考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H2O2 =2H2O+O2, 2KClO 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MnO2 MnO2 (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 2-7-1A 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 2-7-1B 装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

    34、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 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 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 2-7-1E。验满方法: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

    35、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 熄灭酒精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 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 1/3 处;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 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考点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 。 (1)

    36、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来正确理解。“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 ;“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 (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在化学反应中,一

    37、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见表 2-7-2) ;表 2-7-2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征 多种变一种的反应 一种变多种的反应实例共性 都是化学变化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可用通式“AB+C”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可用通式“A+BC”表示。三、创新考点考点 4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究(探究性考点)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减沙自备能源的消耗,

    38、二是操作简便易行,三是要减少污染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镁+氧气 氧化镁点燃 过氧化氢 水+氧气二氧化锰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 8 讲 分子和原子一、基本考点考点 1分子(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 个水分子质量约为 310-26kg;1 滴水(以 20 滴水为 1mL 计)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蔗糖在水中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慢。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因

    39、为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考点 2原子(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且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运动得快,温度低时运动得慢。原子间也有间隔。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见表 3-9-1) 。表 3-9-1分 子 原 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相似点质量与体积都很小;在不停地运动;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

    40、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不同点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互相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现象(拓展考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可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方面去分析。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与分子间位置发生变化而已。如水 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其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 氢气+氧气。新的

    41、分子的形成是原子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根据以上分析的原理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现象。第 9 讲 物质的构成 一、基本考点加热通电考点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在所有原子中,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碳12(含有 6 个质

    42、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12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为 Ar,相对原子质量(A r)=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1212原 子 的 质 量碳 某 种 原 子 的 质 量数。注意问题:a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 (通常省略不写) ,它不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b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 1836 倍,故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比较(见表 3-10-1):表 3-10-1原子质量 相

    43、对原子质量来源 测定出来的 比较出来的性质 绝对的 相对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数值 非常小 1,大多数为整数单位 kg 单位是 1以碳 12为例 1.99310-26kg 12联系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一个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原子的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考点 2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性质: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或原子;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

    44、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含量:a. 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b. 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c. 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和氢元素。决定: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见表 3-10-2) ;表 3-10-2项 目 元 素 原 子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子的总称含义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区别 使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 1 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45、1 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见图 3-10-1) ;(4)元素符号:写法: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还必须附加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110 号元素以后除外) 。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组成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H”宏观意义表示氢元素,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例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例如“H 2O”中的数字

    46、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考点 3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1)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可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导最多可容纳 8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可容纳 8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很多,在高中阶段再继续学习。(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如图 4-10-3 所示) 。元素的性质

    47、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更加密切。分析 118 号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得表 3-10-3 所示结论:表 3-10-3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较少)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 一般(较 不稳定 易得到电子素 多)稀有气体元素8(He 为 2个)稳定难得失电子,一般参加化学反应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4离子及离子的形成(学科内综合考点)(1)离子的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叫阳离子(或正离子) ,带负电的叫阴离子(或负离子) 。(2)原子与离子的转化:原子 阳离子,原子 阴离子;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 、 “”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 1 时,应省略不写。如:Na +、Cl -、Mg 2+、O 2 -。(4)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的意义:3Mg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表示 3 个镁离子符号的意义:3Mg 2+表示 3 个镁离子(5)离子结构意图(如图 4-10-4)失去电子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失去电子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总复习教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