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导入新课,1950年土地改革,农民土地私有制,怎么办?,土改后的问题: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学习目标,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 政策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一,新课探究,探究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
2、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小小电影院,小小电影院,(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一,一,探究点:公私合营,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1)时间:1954年起(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4、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相关链接,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什么是公私合营?,(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
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相关链接,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相关链接,上海水泥厂,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
6、快等缺点,2.三大改造的完成,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关链接,课堂小结,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随堂训练,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B,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A,3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