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未来,食指,中间为作者食指,中国当代新诗 第一人,朦胧 诗的创始人, 一代诗魂-食指,走进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鱼群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热爱生命命运 本文选自食指的诗,食指认为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着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于是他用“食指”为笔名,以表达自己的抗争与解嘲。,作者简介,他被称为“新诗第一人”。 食指自幼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16岁开始创作诗歌。19岁起向当时的“走资派”“黑帮分子”何其芳学诗。,1968年到山西插队。参
2、过军,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1990年至今在北京福利院接受治疗。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诗坛重要事件 2001年4月28日,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指和已故11年的海子被授予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介绍“ 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新诗潮,是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思潮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
3、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基本特点:1、心灵化 2、意象化 3、象征手法 4、意象间的“飞白”,蒙太奇,“朦胧诗”代表人物 舒婷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远和近眨眼 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北岛回答一切,写作背景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
4、l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基础积累,1、强记字音: 灰烬(jn) 依偎(wi) 摇曳(y) 睫(ji)毛 瞳(tng)孔 惆怅(chu chng) 轻蔑(mi) 脊(j)骨 给(j)予 不屈不挠(no) 2、辨音辨形: 摇曳(y)拽(z
5、hui)拉 睫(ji)毛捷(ji)报 给(j)予给(gi)以 瞳(tng)孔潼(tng)关 撞(zhung)击经幢(chung) 惆(chu)怅稠(chu)密未雨绸(chu)缪鸟声啁啾(zhuji),理清脉络,第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 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13节: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现实的黑暗,传达了坚定的信念。 46节:相信未来的原
6、因。 第7节:直接抒情,发出内心的呼喊。,文本探究,1“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2、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请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1)找出第三节的意象? 明确: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实质上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第一种读法:意象是:“手”、“排浪”、“曙光”、“笔杆
7、”。第二种读法:意象是:“手指”、“排浪”、“手掌”、“曙光”、“笔杆”。,(2)请想象“排浪”的特点,“手”与“手指”哪个更符合“排浪”的特点?(同样“手”与“手掌”哪个更符合“大海”的特点?) 明确:“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所以“手掌”更加形象。 (3)“曙光”与“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明确:感受阳光射入窗户的感觉,看起来就像一根根,长长的笔直的“笔杆”。,这里“手指”和“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和“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本体喻体的关系,同样下句中“曙光”和“温暖漂亮的笔竿”也是这样的关系。是一只长着排浪一般的手指和能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
8、的手掌摇曳着“曙光”这枝“笔竿”,写下了“相信未来”,读来气势磅礴,境界博大。且三句句式一致,意象关联,整齐自然。,3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4“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5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
9、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6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7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
10、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8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对于相信未来这样一首诗歌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读呢?当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明确:相信未来是食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终极表现。而并不
11、是像江青所说的属于“灰色”。诗人是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内核,所以他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最终获得一个“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诗歌主旨,应从精神价值层面上加以理解。,把握主旨,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未来质朴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失望的灰烬”“凝露的枯藤”为那个特殊时代镌刻着墓碑,昭示着希望和未来,唤醒那些对生活失望的人们,赞颂青年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1、运用寓意丰富深刻的比喻构成意象。 2、节奏和谐,体现出诗歌的音韵美。 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体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3、反复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4、象征守法的熟练运用。,食指是一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在承受种种磨难,迎着风雪一步步走来时,他说:我之所以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于是,他的诗篇充满生命中最撼人心魄的力量,如山涛般叩响了众生的心灵。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他的热爱生命等篇章,进一步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