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42363       资源大小:287.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17-2018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满分 21 分,每小题 3 分)1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 02s 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 24s 内运动速度是 5m/s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 6s 内运动速度是 2.5m/s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3关于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都要等示数稳定后,从被测物中取出再读数B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前,都要先甩一甩C普通液体温度计的量程较大,而体温计的量程较小只有 3245D普通液体温度计的分度值一般为 1,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 1s 内传播的距离约为 3108m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发射各种色光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40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3、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6如图所示,物体 AB 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 CD,木板 CD 的下端与物体 AB 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 AB 的虚像C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7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则( )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不变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满分 21 分,每小题 3 分)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隧道上并排向前行驶,甲车上的乘客向乙车观

    4、望,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看看马路,实际上两辆车都在前进。甲车上的乘客“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这时,甲车向前的速度比乙车的 ;“两辆车都在前进 ”,是以 为参照物。9厨房中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换气扇或排气扇通常安装在房屋的上方,这是因为热空气的 的缘故;人被沸腾的油溅到脸上比沸水溅到脸上伤得更厉害,是因为油的 高。10白炽灯泡的灯丝要选择金属钨,这是因为钨的 高不容易熔化。用久了的白炽灯的内壁发黑,是因为钨在高温下 后又 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11检查队列是否站直:站在队列前,沿着列队看去,后面的人被第一个人挡住,说明列队是 (选填“直的”或“不直的”

    5、);检查人所站的位置应 (选填“贴近第一个人”或“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运用的原理是 。12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水中的鱼儿在云中嬉戏。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像(选填“实”或“虚”)。“鱼儿”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13双休日自驾车随父母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李晓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知该车匀速行驶的路程为 ,那么这段

    6、时间为 h。14某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的,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800 次,则频率为 HZ,这个频率的声人 听到(填能或不能)三作图题(共 3 小题,满分 7 分)15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2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平面镜的位置。16如图,一束光线照在玻璃砖上,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标明初次进入玻璃砖时的入射角的度数。17如图,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20 分)1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7、 A 和 C,是为了 (2)实验时,小明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小明无论怎么移动 C,都不能与象 B 重合,是因为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 A 的像时,看到在像 B 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 B 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方法是 法,他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8、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了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此时小明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镜对光起 作用(选填“发散”或者“会

    9、聚”)。(4)如图乙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刚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调整白纸位置,在距离凸透镜 10cm 处,白纸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约为 cm 。20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 g。(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 3。(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

    10、小烧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其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m1;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 m2。则小矿石的体积 V 石 (用所测物理量和 水 表示)。五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3 分)21铜的密度是 8.9103 千克/米 3工厂把 1780 千克的铜加工成横截面积是 25 毫米 2的铜线,这种铜线的长度是多少?22一块碑石的体积是 30m3,为了计算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 140g,体积为 50cm3,问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kg/m3,碑石的质量是多少 kg?六实验探究题(共 3

    11、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6 分)2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此现象叫光的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3)小华想证明 C 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 放到 C 处。(填“温度计”、“1 元硬币”或“100 元纸币”)24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 E 板沿 A0 方向射到 0 点,在右侧 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

    12、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用量角器量出两条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得出的结论是: (2)如果让光线逆着 OB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这表明: (3)若将 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 F 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25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1)以上第 图属于近视眼患者示意图;第 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做法。(2)第 图属于远视眼患者示意图;第 图表示矫正远视眼的做法。2017-2018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

    13、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满分 21 分,每小题 3 分)1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 02s 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 24s 内运动速度是 5m/s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 6s 内运动速度是 2.5m/s【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在 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 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4)根据图象可计算 6s 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解答】解:A、由图

    14、象可知 02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由 st 图象可知,在 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 0,故 B 错误;C、物体在前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5m,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v 可知,则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 错误;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v 2.5m/s,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2声能够传递“信息

    15、”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 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A 错误;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B 错误;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 C 正确;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

    16、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D 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3关于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都要等示数稳定后,从被测物中取出再读数B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前,都要先甩一甩C普通液体温度计的量程较大,而体温计的量程较小只有 3245D普通液体温度计的分度值一般为 1,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

    17、数;(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实验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15100。【解答】解:A、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 A 错误;B、使用普通温度计前不能甩,使用体温计前应甩一甩,故 B 错误;C、普通液体温度计的量程较大为10110,而体温计的量程较小只有 3542,故 C 错误;D、普通液体温度计的分度值一般为 1,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和两种温度计在测量范围上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 )A光在 1s 内传播的距离约为 3108m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发射各种色光【分析】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是 3108m/s;彩虹是不同颜色的光经折射之后偏折角度不同,出现的七彩光带,是光的色散,折射的一种现象;光污染的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解答】解:A、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是 3108m/s,1s 内传播的距离约为3108m,光在其它介质中 1s 传播的距离要小于 3108m,故 A 错误;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

    19、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 错误;B、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故 C 正确;C、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故 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光速,能够辨认出生活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是基础题。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40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40cm 处移到 20cm 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6如图所示,物体 AB 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 CD,木板 CD 的下端与物体 AB 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 AB 的虚像C只有 AB

    21、 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物体和像之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解答】解:过 B 点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即 B 的像点 B);过 A 点的任意两条光线沿 CD 的最下边缘射到镜面上,由光的反射定律先作出 2 条反射光线,这 2 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即为像点 A;连接 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平面镜内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 AB(需在 B 点下方合适的位置才能看到 AB 完整的虚像)。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特点,易混处有三个:像与物的距离和像与镜

    22、的距离易混;像相对于物的速度和像相对于镜的速度易混;视觉像的大小和真实像的大小易混,请在解题时注意区分。7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则( )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不变【分析】在质量、体积、密度三个量中,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而体积、密度都与温度有一定关系。【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水在密封的盒子里,几乎不发生汽化现象,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冰的密度是 0

    23、.9103kg/m3,因此水结成冰,密度变小;由 得, V ,结冰后质量 m 不变,密度 变小,因此体积 V 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及特点,抓住物理量的概念,深入理解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判断其是否变化。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满分 21 分,每小题 3 分)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隧道上并排向前行驶,甲车上的乘客向乙车观望,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看看马路,实际上两辆车都在前进。甲车上的乘客“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是以 乙 为参照物,这时,甲车向前的速度比乙车的 大 ;“两辆车都在前进 ”,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分析】两车同向行驶,感觉自己后面的车向后

    24、退的,比自己车慢一些,感觉自己前面的车向前开的,比自己车快一些,和自己保持相对静止的,和自己速度相等,结合题中的描述,依次判断乘客所选的参照物与看到的情形,做出相应的推理即可。【解答】解: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隧道上并排向前行驶,甲车上的乘客向乙车观望,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说明甲车和乙车之间的位置变化,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甲车上的乘客向乙车观望,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说明甲车比乙车慢;两辆车与地面之间都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辆车都在前进。故答案为:乙;小;地面。【点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对运动状态有不同的判断结果,

    25、此题中虽然两车都在同向行驶,但因速度不同和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才造成了“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的判断结果。9厨房中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换气扇或排气扇通常安装在房屋的上方,这是因为热空气的 密度小 的缘故;人被沸腾的油溅到脸上比沸水溅到脸上伤得更厉害,是因为油的 沸点 高。【分析】(1)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解答】解:(1)热空气的密度小,位于房间的上部,因此换气扇或排气扇通常安装在房屋的上方;(2)人被沸腾的油溅到脸上比沸水溅到脸上伤得更厉害,是因为油的沸点高。故答案为:密度小;沸点。【点评

    26、】本题考查了厨房内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0白炽灯泡的灯丝要选择金属钨,这是因为钨的 熔点 高不容易熔化。用久了的白炽灯的内壁发黑,是因为钨在高温下 升华 后又 凝华 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解答】解:导体通电时一部分电损耗产生热量(超导体除外),所以通电很长时间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家用灯泡采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它的熔点很高,即使通电时间较长也不会熔化;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的灯泡内壁,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了灯的内壁上。故答

    27、案为:熔点;升华;凝华。【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11检查队列是否站直:站在队列前,沿着列队看去,后面的人被第一个人挡住,说明列队是 直的 (选填“直的”或“不直的”);检查人所站的位置应 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选填“贴近第一个人”或“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运用的原理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分析】排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前面所有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据此解释题干中的现象。【解答】解:(1)检查队列是否站直时,人站在队列前,沿着列队看去,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后面的人被

    28、第一个人挡住时,说明列队是直的;(2)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要想检查人所站的位置应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会被近处的人挡住视线。故答案为:直的;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难度不大。12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水中的鱼儿在云中嬉戏。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反射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虚 像(选填“实”或“虚”)。“鱼儿”是由光的 折射 所形成的 虚 像(选填“实”或“虚”)。【分析】光在

    29、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物体的阻挡时,形成该物体的影子;水面类似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倒影,为虚像。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解答】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故“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儿”,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虚

    30、;折射;虚。【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的了解与掌握,注意实虚像的区别。13双休日自驾车随父母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李晓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80km/h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知该车匀速行驶的路程为 40km ,那么这段时间为 0.5 h。【分析】先查出速度计表示的速度,然后再根据甲乙两速度计上的示数计算出行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行驶的时间。【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80km/h;(2)甲图中路程示数为 2

    31、36km,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的276km,所以行驶的路程为 s276km236km40km;v行驶的时间:t 0.5h。故答案为:80km/h;40km;0.5。【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速度和通过的路程是解题的关键。14某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的,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800 次,则频率为 400 H Z,这个频率的声人 能 听到(填能或不能)【分析】(1)频率是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翅膀 2s 内振动了 600 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800 次,

    32、则频率为:f 40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300Hz 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400;能。【点评】(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三作图题(共 3 小题,满分 7 分)15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2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解答】解: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2m,被测者到视力表的

    33、距离是 0.6m,所以视力表到视力表像的距离是 4.2m,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2.4m,人到视力表的距离是 0.6m,所以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8m。如图:。【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注意视力表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一束光线照在玻璃砖上,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标明初次进入玻璃砖时的入射角的度数。【分析】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

    34、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所以初次入射到玻璃砖的入射角等于 904842如图所示:。【点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是不同的。17如图,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点评】

    35、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20 分)1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A 和 C,是为了 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 A (填“A”或“B”)侧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小明无论怎么移动 C,都不能

    36、与象 B 重合,是因为 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 A 的像时,看到在像 B 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 B 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5)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方法是 等效替代 法,他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不变”、“变小”)。【分析】(1)蜡烛 A 与 C 大小相同,C 又与 A 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个像光屏接收不到,人眼只能与 A 同一侧,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即看到像;

    37、(3)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5)等效替代法,物理学研究术语,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相等,不取决于物体离像的远近。【解答】解:(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A 和 C,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 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

    38、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 A 蜡烛所在这一侧;(3)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 C 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5)本实验中用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A 和 C,C 又与 A 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这种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如果将蜡烛 A 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它的像将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2)A ;(3)玻璃板

    39、未与桌面垂直;(4)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5)等效替代;不变。【点评】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中央 。(2)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

    40、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大 (选填“大”或“小”)些。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了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此时小明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实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镜对光起 发散 作用(选填“发散”或者“会聚”)。(4)如图乙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刚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调整白纸位置,在距离凸透镜 10cm 处,白纸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约为 10 cm 。【分析

    41、】(1)为使像能完整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要使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4)焦距为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

    42、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知: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大。(3)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光屏和凸透镜之间,因为近视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推迟会聚,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可将光屏向右移,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此时像光屏上的像是实像,只是通过凹透镜的发散会聚晚些。(4

    43、)因焦距指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此时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f10cm;故答案为:(1)光屏中央;(2)照相机;右;大;不变;(3)远离;实;发散;(4)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0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 58 g。(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

    44、出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1.45 g/cm 3。(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其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m1;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 m2。则小矿石的体积 V 石 (用所测物理量和 水 表示)。【分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用公式

    45、 算出石块的密度;(4)现在没有量筒,要使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溢水杯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然后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 m50g+5g+3g58g;(3)石块的体积 V90ml50ml40ml40cm 3,石块的密度: 1.45g/cm 3;(4)小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 排水 m 2m 1,小石块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VV 排水 。故答案为:(1)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58;(3

    46、)1.45;(4) 。【点评】本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记住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V,用公式 算出固体的密度。五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3 分)21铜的密度是 8.9103 千克/米 3工厂把 1780 千克的铜加工成横截面积是 25 毫米 2的铜线,这种铜线的长度是多少?【分析】已知密度和质量可求体积,已知体积和横截面积可求长度。【解答】解: 。答:这种铜线的长度是 8000 米。【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以及长度的计算。22一块碑石的体积是 30m3,为了计算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 140g,体积为 5

    47、0cm3,问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kg/m3,碑石的质量是多少 kg?【分析】(1)已知质量与体积,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碑石的密度。(2)已知密度与体积,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碑石的质量。【解答】解:(1)碑石的密度: 2.8g/cm 32.810 3kg/m3;(2)由 得,碑石的质量:mV2.810 3kg/m330m38.410 4kg;答:这块碑石的密度是 2.8103kg/m3;碑石的质量是 8.4104kg。【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密度与质量问题,难度不大,应用密度公式 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六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6 分)2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

    48、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此现象叫光的 色散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发现的。(2)此实验说明白光 不是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3)小华想证明 C 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 100 元纸币 放到 C 处。(填“温度计”、“1 元硬币”或“100 元纸币”)【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不是单色光;(3)红色光之外有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紫光之外有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解答】解:(1)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


    注意事项

    本文(2017-2018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