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藕与莼菜,1.学习本文对比和借物抒情、托物咏志的写作方法。 2.感受本文平实朴素、淡雅自然的语言特点。 3.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k)痊(qun)。韩愈(唐)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渔夫词张志和(唐),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字词积累,洗濯( ) 硕腹巨贾( ) 待善价而沽( ) 譬如(
2、) 石埠头( ) 莼( )菜( ) 细嚼慢咽,味同嚼蜡 嚼 ( ) 咀嚼 担( ) 倒(do)嚼,zhu,g,g,p,(dn),(dn),担水,扁担,b,jio,ju,jio,chn,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思考:,1.作者的故乡是什么样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又是什么样的? 2.故乡的“藕与莼菜”与上海的“藕与莼菜”有何不同?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画出来。 3.作者所恋的是什么?,思考一:,1.作者的故乡是什么样的?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的?,有所恋,可爱,萦系着不能割舍,思考二:,2.故乡的“藕与莼菜”与上海的“藕与莼菜”有何不同?,故乡,上海,藕,莼菜,口感,清淡、甘美,涩、有渣,外形,玉色、洁白,
3、瘦、有锈斑,数量,普遍于家家户户,稀少,公子巨贾享用,数量,多(天天吃、满仓),少(难以吃到、瓶装),对比,思考三:,3.作者所恋的是什么?,(1)物,(2)人,(3)景,(4)生活,藕与莼菜,健康,淳朴,色彩美,闲适 自然,随堂练习,写一个关于印象中的美食的片段,要求:150字左右;运用对比或借物抒情的手法。,“煎饼卷大葱,越吃越香”,一提到山东美食,省外的人对此的印象多是停留在这个俗语上。孰不知省内部分地级市却与煎饼绝缘,菏泽便是一例。自9月份来到菏泽,更多地是被单县羊肉汤洗脑了,味觉更是被学校食堂里菏泽风味很浓的饭菜搞晕了,日复一日,渐渐地忘却了熟悉的味道。那日中午,在进入二楼食堂的楼梯
4、口,一股大葱的清香味扑鼻而来,我疑心自己的嗅觉出了毛病。后转念一想,许是哪位大厨不小心将大葱洒进了菜里,又或是哪位同仁刚采购完蔬菜。在疑惑的驱使下,我抬眼一看,竟看到一位身着黑色风衣,风度翩翩的男老师手里拿着一根青的发亮,白的透明的大葱。他抓住葱白,将青色的部分送进嘴里,大口咬下,细细咀嚼,品咂出辣里的丝丝甜味,脸上不时浮现出满足的笑容。即使过路的人偶尔投出鄙夷的目光,他依然如此,淡定从容地品尝着那丝甜味。,煎饼与大葱,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想起了家乡的煎饼大葱最好的搭档。煎饼在故乡最为普通,同时又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食物。清晨,炊烟升起,那如缕的炊烟里就暗藏着煎饼的香气。那也是主妇们最为忙碌的
5、时候。叮叮当当,瓷器碰撞的声音;吱吱扭扭,老磨盘转动的声音;叽叽喳喳,主妇们唠家常的声音;噼里啪啦,柴火燃烧的声音在嘈嘈杂杂的旋律里,磨面粉、和面糊、支鏊子、烙煎饼,整个村庄被唤醒了。男人伸着懒腰,走向鏊子旁的女人,咧嘴一笑,伸出手拿起一块煎饼,却被眼疾手快的女人夺下,只好悻悻的走开;孩子揉着朦胧的睡眼,跌跌撞撞的跑向女人旁边,女人一边数落,一边拿起两块煎饼递给孩子,嘴一努,示意孩子给男人一块。男人把洗好的滴着水珠的嫩绿的大葱,在酱碟里一滚,沾上一点自家晒好的酱,往煎饼里一裹,大葱的甜与煎饼的香便浑然一体了。咬上一口,甜香溢满。崭新的一天便开始了。,在菏泽这个城市,却很少见煎饼的踪影。即使商业街上兜售着煎饼果子、滕州菜煎饼,名字虽与煎饼有关,然而却失去了煎饼本身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添加物的味道。制作的人,持着标准化的微笑,常年如一日的站在炉火旁,技艺娴熟,几分钟便可完成一个商品。等待购买的人,更是急不可耐,频频看表,恨不得一秒钟买完吃完。更何况,在讲究仪表的年代里,又有谁愿意在煎饼里加上大葱呢?煎饼卷大葱,怕是慢慢变成饭馆里的一道名小吃了吧! “别愣着了,快端走吧,后面的人正等着呢!”听着师傅的声音,望着托盘里的菜,我这才回过神来。哦,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故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