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届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 资源ID:46855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届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清远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1415 题。秋兴八首 (其七)杜甫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 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 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秋兴八首:大历元年(766 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共 8 首。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菰米:多年生水草草本植物,又叫茭白,呈黑褐色,可食用。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B颈联中,菰米漂

    2、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该联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秋的冷落凄凉。C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的坎坷艰难。D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契合,意境苍凉,感情真切。15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6 分)14.【答案】A(3 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A 项中“汉时功” “武帝族旗“不是写汉武帝时期,而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15.【答案】“虚”和“动

    3、” 。“虚”有“空对”之意, (写“虚对”或“搁置”等意都对) (1 分)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或“织机、织物” )空对夜月、辜负清秋月色的情景。 (分)“动”即“抖动”之意, (写“摆动” “晃动” “波动”等意都对) (分)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让静的事物有了动态感。(1 分)两个字一静一动(或以动写静) ,描绘出昆明池的清幽凄冷的环境气氛,烘托出诗人凄凉寂寞的心情,也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分) ,共 6 分。(学生写出两字,但没分析不给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

    4、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一致,有力地揭示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善于运用壮丽、华美的字和词表现深沉的忧伤。 秋兴八首里,把长安昔日的繁华昌盛描绘得那么气象万千,充满了豪情,诗人早年的欢愉说起来那么快慰、兴奋。对长安的一些描写,不仅与回忆中的心情相适应,也与诗人现实的苍凉感情成为统一不可分割、互相衬托的整体。这更有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国家残破、个人暮年漂泊时极大的忧伤和抑郁。诗人愈是以满腔热情歌唱往昔,愈使人感受到诗人虽老衰而忧国之情弥深

    5、,其“无力正乾坤”的痛苦也越重。秋兴八首(其七) 参考赏析这一首由曲江头写到昆明池是“故国思”的内容之三,以精丽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抒写对昆明池的怀想。既展现当年唐朝国力昌盛、景物壮丽、物产富饶的历史画面,又慨叹往事不堪回首,长安远离,心事茫然。抒发了自己旅居夔州欲归不得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借汉指唐,用想象中的威武场面颂扬了盛唐的强大,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汉武帝为了操练一支水军,仿照云南滇池而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飘扬,甚为壮观,玄宗亦曾置船于此。这两句表面上是咏史,实际上借汉指唐,亦古亦今,从自古带到本朝,是对唐朝昔日国力的美好追忆。颔联二句笔锋一转,想象今日昆明池的荒凉景象,抒发怀古伤今

    6、的悲痛心情写昆明池的贵重文物。织女指织女石像,鲸鱼指石刻鲸鱼,石雕的织女安闲不动地贮立在池边空对着月夜,这个形象,不仅渲染出昆明池清幽凄冷的环境气氛,而且烘托出诗人凄凉寂寞的心情。 “虚夜月动秋风”把实在的事物转化为若现的景象,内涵深广,总有无限伤时之感,昔盛今衰之情尽在其中。五六两句由历史写到现实,由池边写到池中,表面上写菰米荷花盛多,实际和前面两句一样,都是以盛写衰。运用华丽的词语来表现秋景的凄凉。菰米皮黑褐色,因为菰米之多,所以说稠密浓黑如乌云。莲房就是莲蓬,秋季莲花初结子的时候,花蒂褪落,因此称为“坠粉红” 。这两句既是对昔日昆明池絢丽秋景的回顾,也是作者对今日昆明池风光的想象,有着无

    7、限怀念眷顾之深情。末联两句又回到现实的夔州,关塞指夔州的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唯飞鸟可通。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无所归依。渔翁是杜甫自比。这两句以对仗作结,无限凄恻之意寓于其中。这首诗在用词方面,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烘托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乎和诗的意境不同,但他们在诗人巧妙的构思下,更有力的烘托初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武帝旌旗,织女机丝”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往往比用协调

    8、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广州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尉佗楼 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注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

    9、笔不凡。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15.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14.【分析鉴赏】(3分)B(任嚣并未力主分裂,诗人客观回溯历史,无褒贬之意。)15.【鉴赏评价】(6分)答案示例一:同意。本诗以“登楼”为题,却不写所见之景,而是由楼及人,写尉佗接受委任、自立为

    10、王以避战乱以及后来接受诏封、促进汉朝统一等历史事件;诗人抒怀却不依于所见,而是围绕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尉佗的历史功绩,寄寓诗人的时局慨叹。答案示例二:不同意。从标题看,许浑登的是尉佗楼,故不写登高所见之景,而是写与尉佗有关的历史事件,也属寻常。从题材看,本诗表面写登楼,实际写怀古,故依循叙古事、怀古人、咏古迹,以抒己怀的常规思路展开,未见匠心。6分。每点3分。不表明观点扣1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揭阳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

    11、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中的“文章达” “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志向高远。B. 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C. 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D.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15. 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二)9 分14C。 (“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 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

    12、) 15 (1)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2)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3)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4)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答出一点给 2 分,三点给 6 分)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期末联考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 ,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注】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越台:即越王台

    13、,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裛(y):通“浥”,沾湿。莱(li):草名,即藜。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B.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C.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D.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

    14、相呼应。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15. 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答案】14. D 15. 联想。“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比喻。“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动静结合。“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

    15、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描写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是从嗅觉的角度;流水打击溪石,叮咚有声,是从听觉的角度;回环流转的细流,是从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宁静清新的环境。【解析】【14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

    16、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含蓄委婉”错误,从诗中来看,“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意思是“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这是直接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应是“直抒胸臆”。故选 D 项。【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然后到诗歌中圈出描写南国景物的诗句,理解其意思,看句中写了什么景物,如何来写的,体现出景物

    17、的什么特点。诗歌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宿云鹏际落”写的是“云”,意思是“宿云如落鹏之翼”,这是诗人的联想,“残月蚌中开”写的是“残月”,意思是“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这两句又使用比喻的修辞。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在上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

    18、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其动人了。考生结合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写景的方

    19、法主要有描写的顺序,主要有空间和时间两类:空间顺序,如远近、里外、高低、上下、点面等;时间顺序,如一年的春夏秋冬、白天夜晚等。多感官描写,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去描写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有声有色有味、可触可感,能更好把读者带入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其中的意境。色彩的运用,通过对景物色彩的描写形成强烈色彩感,形成色调鲜明的意境美,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有两种基本方法:色彩的组合、色彩的对比。动静,所谓动静,是指在写景时既描写具有静态特点的景物又描写具有动态特点的景物,使动与静和谐统一于一幅画面中,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相

    20、映成趣;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不仅写眼前之景(实景),还会回忆以往之景、想象远方或未来之景、描写梦中之景等。这以往之景、想象之景、梦中之景,统称为虚景。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等)、对比、白描与细描、寓情于景等。深圳罗湖区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 ,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

    21、卧,固穷守志。翛 (xio) 然:形容无拘无束、超脱或自由自在的样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又可从“竹”和“雪”的描写中见出人物的品行节操。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全诗写景优美,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 15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6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14.A(A 项“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22、不对,此诗中没表现作者的痛苦寂寞)15.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 (2 分)尾联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2 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 (2 分)东莞期末模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415 题。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辛弃疾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注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3、A首句“云烟”二字给人轻淡之感,其实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如烟的感叹。B上阕次句将自己比作入秋蒲柳,意思是说自己身体非常孱弱,过早地衰老了。C “早趁催科了纳”既照应题中“以家事付之” ,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D结尾两句词人以“乃翁”自称,说自己依然还可以管管竹林、青山、绿水。15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6 分)兴宁市第一中学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

    24、遭绕郡城。【注释】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柳诗旨在表达诗人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B、李诗描写了诗人被贬的境遇和不能回归的深沉忧伤,情调悲怆沉郁。C、两诗都写到了“望” ,就内容而言,柳宗元 “望”的是故乡,李德裕“望”的是京城,思念都很深切。D、两诗都写到了“山” ,就手法而言,柳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李诗用的则是拟人手法。15.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来为人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简

    25、要分析其好在哪里。 (6 分)14.A(A 项错在“旨在表达诗人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不够全面准确,由“散向峰头望故乡”可见柳诗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15.(1) “割” 意思是割断、割裂(解释字义,2 分) , (2)海边的群山像锋利的剑刃一样将自己的愁肠割断,使用了比喻手法, (置回原句分析 1 分,手法 1 分) (3)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被贬之痛和思乡之愁。(感情 2 分)或:(1) “绕”意思是围绕、环绕(解释字义,2 分) , (2)青山将崖州城层层围住,使得诗人无法从此处脱身,使用了象征(或拟人)手法, (置回原句分析 1 分,手法 1 分) (3)写出了自己政治上的困境。(感情 2 分)解析:本题属于“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类题目,对应考点为蓝本 P150 考点一“炼字(诗眼) ”,根据其答题模板答题即可,这道题要注意审题,是选择其中一个字分析即可,如果两个都写了应判为 0 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届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