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合一(1) 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 河北石家庄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 分)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 1.6 个的速度持续递减。2017 年 12 月 10 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 “空心村”现象等。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 ,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年轻人外出务
2、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沟洫志所言“或久无害 ,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
3、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 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
4、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 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摘编自盛玉雷 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B.想要解决 “从哪里来” “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
5、时推进城镇化。C.只有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D.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实体建筑,而且要关注村民生活 ,使其成为受益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通过聚焦村民生活质量来保护古村落的建议。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沟洫志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C.围绕 “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D.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 ,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
6、数量锐减,其中缘由是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C.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D.冯骥才的感叹体现出的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 江西南昌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逍遥之乐陶 正人吼,猪嚎,驴叫。扁食,饸饹,面糕又逛到集市上来了!三十里路,二十里沟,一架大山,有事要办吗? 没有。就是想逛逛 !庄里人说起他来,就是一个字:残。可现在,宽宽歇着 ,晃晃闲串。咋闹的?解不开!年货早办齐
7、了,上集就给小孙子捎了两挂响鞭。他也变得顺情说好话了,何苦钻牛犄角?怪 ,以前他就想不到这一层 ,听见好话也得恶声恶气地呛回去。他是残。他老婆没少挨他的鞋底子。咋?干粮里糠掺多了,拉嗓子,豆钱饭熬稠了,费粮食。这阵子莫说打,骂一句的心气儿也没有。老婆子有功嘛,两口肥猪,六十只兔子,窑里还贴着奖状,王秀琴,怪好听的!他倒闲下了。头几年他拐着腿,咳着痰,不是一样得上山?现在,两口子就把地里的活儿包光了,粮还不少打。山里的野物也稠了,一个个实囊囊的。数那只狐子长得愣大,愣肥! 那身皮毛像搽了青油,明光光的!那狐子像成了精!他天天在山里转,就是打不住。那天碰上了,狐子盯着他看了几眼,还咧嘴笑了笑!怪模
8、怪样的。这要是头几年,他非气个倒仰不可。他打狐子也残,哪个倒运的狐子让他算计上了,就别想活过一个集日。不咬炸子儿?还有枪!砰!没个跑脱 !他没放枪,跟那狐子一起笑了。噫,你个精灵,还晓得逗老汉开心哩!他好像喜欢跟那狐子耍。这怪性情是咋变的?解不开!“老汉,愣什么? 掏钱给娃娃买个玩意儿吧 !六毛,便宜 !”以前庄里人说他残,也是怀疑他有钱太精,连洋火都不常使。他没有钱,真没有。这阵子有了,他倒不精了。六毛真不贵,炸药还一块二呢。那炸药性子烈。玻璃碴子调在药里,成山杏大小的圆蛋蛋儿,这就是炸子儿。放在狐子常走的地方,轰的一声,再大的狐子也是个死。可那身皮毛纹丝儿不伤。那天他刚回,轰的一声,炸子儿
9、响了。噫,那只狐子笑不成了!他还有些为那狐子抱屈。他本来算计过了腊月就不再下炸子儿了。唉,你个精灵,咋没交好运?该不是又把谁家的狗炸了吧?他错炸过大贵儿的一只狗。这狗是全庄的祸害。癞狗。癞人养癞狗,大贵儿打小就不是个正经庄稼人。秋里,家家都拴狗,独独大贵儿让它寻野食,侵害别人的庄稼。报应。他没有这么说。他理亏。有理他也不残了。二十块钱赔一条癞狗,庄里人都说他变成个憨憨了。总比说他残听着入耳。他来到了沟里,可狐子呢?地上有血,还有几撮狐子毛,狐子的脚印有来没去。还有人的脚印儿,有来有去。偷?不能老把人想得那么坏,八成是过路的不晓得规矩。他没有寻那人的脚印儿,弯转身就回庄了。咦,那不是大贵儿吗?
10、今天该不是来卖那死狗皮的吧?只见大贵儿两手揣在皮筒子里,眼皮也不抬。把他牛气的!不就是一张癞狗皮吗?噫是张好狐子皮,毛又茸又长又光亮 ,像搽了青油他的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他忽然来了气,横着身子往里挤。前面两人硬顶着不动,还在讨价钱。“我出三十二块!”这位一急,把摸指头暗说价的规矩也忘了。大贵儿还是一股劲儿地拨弄脑壳。“你这是做买卖的,孬好不让一分钱,也太残了吧?”咦残 ?这是说谁?他慢慢地把挡在头前的两个人分开,走到大贵儿跟前。“大贵儿!卖狐子皮呐? ”“啊,啊”大贵儿惊得像见了鬼。“这张皮子,咱们爷儿俩讲讲价!”他把手褪回皮袄袖子里,递过去。大贵儿的手却一股劲儿地往后缩,两只眼睛眨巴眨巴的。他
11、硬把大贵儿的手抓住了,拉进自己的袖筒。那手抖得厉害!大贵儿强笑了。怪模怪样的。嘿嘿,狐子的笑。老汉我到底把狐子打着了。俩儿。他在袖筒里攥住了大贵儿的指头。 “不能出高了。 ”“能 能咧 ,您老,咋都能咧 ”他掏出十二块,塞在大贵儿手里,抓起那张狐子皮,只一抡,狐子皮就端端地趴在了膀子上。茸茸的皮毛蹭着脖颈子,暖洋洋的。他弯转身子,走了。只听见后面一哇声地吵叫起来。“咋?三十二块不卖 ,十二块倒宽宽地送了 ,你这是耍我们哪? 也太残了!”嘿嘿,残。这可不是说他。他像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上了路,哼起信天游来了:说起这个事事儿真格奇怪,自个儿打了狐子自个儿掏钱买。老汉我今天情愿当憨憨图个啥嘿嘿,解不
12、开!真格解不开!(选自北京文学 1983 年第 4 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一连串短句和词语,描绘出农村集市上热闹的场景 ,迅速将读者拉进小说情境中,也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逛集市时兴奋、得意的心情。B.老汉会顺情说好话了,觉得老婆子的名字也好听了,甚至看到狐子笑也觉得开心,说明人物性格较之以前发生了鲜明的转变,这与老汉的生活变化以及时代背景息息相关。C.老汉遇到大贵儿的情节写得妙趣横生。一句“老汉我到底把狐子打着了。俩儿”,表现了老汉对大贵儿的鄙视和找到狐子的得意。D.小说善于运用多线索叙事手法,以老汉猎狐的故事为主线 ,
13、以闲逛集市的过程为辅线,不断插叙老汉今昔生活的对比,容纳了大量的人物生活信息,散而不乱。5.请结合作品,谈谈庄里人为什么说老汉“残” 。(6 分)答:6.小说为什么以老汉哼起的信天游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答:答案精解精析1.B B 项,强调 “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2.B 引用 汉书沟洫志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3.B A 项,以偏概全,“其中缘由”还有“空心村” 现象等,不止两个原因。C 项,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D 项,曲解文意 ,“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与文意不符。4.D
14、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小说第 1 段,先连用六个词语描绘集市的热闹,再用三个短语写他去逛集很不容易,但他心情愉快,没事儿就想逛逛。B.小说第 2 段是对文章时代背景的交代,结合文末选文发表的时间来看,选文所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发家致富的农民的故事。致富的农民个个喜气洋洋,心情愉快。C.这句话前用“狐子的笑”形容大贵儿的“强笑”,再说是“俩儿”,老汉把大贵儿比作了偷拿他人成果的狐子,可见对他的鄙视,同时也写出了他找到了自己猎到的狐子的得意之情。D. “以老汉猎狐的故事为主线,以闲逛集市的过程为辅线”错,老汉猎狐的故事属于插叙内容,是辅线。5.答案 待人刻
15、薄,争强斗狠;捕猎凶狠,用尽各种手段 ;庄里人觉得他生活上抠门,过分节省,舍不得花钱。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中“听见好话也得恶声恶气地呛回去” “他老婆没少挨他的鞋底子”说明他待人刻薄,争强斗狠;“他打狐子也残,哪个倒运的狐子让他算计上了 ,就别想活过一个集日”说明他捕猎凶狠,用尽各种手段;“以前庄里人说他残 ,也是怀疑他有钱太精,连洋火都不常使”说明庄里人觉得他生活上抠门,过分节省,舍不得花钱。6.答案 以歌谣结尾,有利于促使读者思考老汉变化的原因,余韵悠长;歌谣表现了老汉的豁达逍遥、得意畅快之情,更鲜明地突出人物性格的转变;歌谣表现出脱贫后不再被物质生活的拮据所逼迫的农民在心态上的积极变化,作品中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本文以老汉哼起的信天游为结尾,有利于表现老汉的豁达逍遥、得意畅快之情。这也能表现他性格的变化,由以前的“残”变得豁达。以歌谣结尾,还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思考老汉变化的原因。这个结尾还深化了作品的主旨:老汉的日子好过了 ,生活上不那么紧巴了,心情也和以前不同,唱歌谣就表现出脱贫后的农民心态上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