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赠 乘”等 7 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2.过程与方法:在讨论、朗读、交流中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珍惜纯洁高尚友情及亲情的思想意识。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并会写“赠 乘 潭”这 3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吟诵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
2、的意思。背诵古诗。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1.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赠汪伦)2.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
3、,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师:有谁了解李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李白的材料。教师补充: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4、。二、初读古诗,读通读懂。1.(课件 2: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画出生字词,通过拼音认读。(2)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2.孩子们,请你们根据提示,捧起书,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读准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也可以做上记号待会儿和大家共同解决。(生自由地读诗)3.师:好,现在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课件 3:带拼音的生字词)zn chn tn 赠 汪伦 乘 舟 桃花潭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注意读准平舌音“赠”,翘舌音“乘”,前鼻音“潭”。4.(课件 4:去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读5.(课件 5:全诗附带注释。将:马上。欲:就。忽闻:忽然听见
5、。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千尺:很深。不及:比不上。情:情谊。)6.指名读全诗,及时表扬鼓励(你读得很通顺;你读得真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棒了。)7.你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注释把这首诗大概的意思说一说吗?(请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其他的同学也可及时补充)8.全班带着节奏齐读全诗。三、故事引趣,激发情感。1.师: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课件 6:李白送汪伦情景动画图)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
6、,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那里一看,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高兴时吟诗一首赠汪伦。2.(再出示课件 5)师生合作深情吟诵全诗。3.你从哪句
7、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呢?(课件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理解深千尺:虚指,夸张的写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师引导:孩子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8:三首诗中的三个夸张写法的诗句)(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的,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然
8、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是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用水深来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生答:李白和汪伦的情意像桃花潭水一样深)(4)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板书:更)(5)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就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意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送进你的朗读中读出来。(再次出示课件 7)个别动情朗读(6)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厚意表达出来吧!(齐读)4.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
9、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情景对话)“李白,李白,你在想些什么呢?”(学生变换成李白的角色)5.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答:不舍或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6.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惊喜。你们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平常我们是怎么
10、送别客人的?(生联系生活说一说)7.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和李白的情谊特别深)8.(课件 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把这份惊喜和深情厚意送进你的朗读中。(生个别试读、全班齐读)9.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李白、汪伦,你们想说些什么,就快说吧!(请一生演李白,一生演汪伦,表演此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四、创设情境,配乐三读。(再次出示课件 5)1.一读: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请一男生读全诗)2.二读:是啊,相聚须尽
11、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请一女生读全诗)3.三读: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就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全诗)五、扩展延伸,读背感悟1.同学们,这番离情别意是那样的熟悉,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我们似乎又看见了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又听见了他那深情的吟唱(课件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生齐读2.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男女生合作读)3.我们又仿佛看见了李白送友人一直来
12、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课件11:送友人)师范读、请生个别读4.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再次诵读送友人)5.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课件 12:推荐阅读)(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海
13、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 5)(生齐读)7.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生背诵)六、课外积累,个性飞扬1.搜集一些有关离别的诗或文章去读一读,摘抄下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一背。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信同学们也曾经与老师、同学、亲戚、好友分别,心中不免依依不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从这些送别诗中摘录你最喜欢的名句或
14、自己仿写一首送别诗送给他们。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展示的内容。2. 解词:将: 欲: 忽闻: 千尺: 不及: 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示例: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啊!2.将:马上。欲:就。忽闻:忽然听见。千尺:很深。不及:比不上。情:情谊。3.表现了作者李白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厚意。【板书设计】 赠汪伦李白 汪伦将欲行 踏歌声水深 情更深【课后反思】 赠汪伦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先自读诗歌,懂得诗歌的大意;第二步进行解词析句再品读;第三步感情
15、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教学中,教师努力的创设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除了读还是读,教师通过指名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由难过转为惊喜,再由惊喜转为感动不已,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不断努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上教师还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16、、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结合课前收集到的离别诗进行交流,最后教师设计了“课外积累,个性飞扬”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吟 慈”等 4 个生字,正确读写“慈母”“春晖”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介绍作者1.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
17、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揭题:游子吟,识记“吟”并理解(出示全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配乐朗读,学生读。)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生:(在音乐声中读、看、写)2.介绍作者:播放“孟郊的简介”资料。唐代诗人,汉族。现存诗歌 500 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二、初读古诗,
18、整体感知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2)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3)听范读(4)个人自由朗读。(5)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 三、解字词,悟诗意。(1) 回忆学习方法。(拆、释、理、补连)(2) 自学一四行诗句。A 学生用“拆、释、理、补连”的方法进行自学。B 小组自学讨论、交流。C 质疑。(3) 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并在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画面。(4) 感情诵读,小组读、赛读、
19、评读。(5) 迁移学法,自学五、六行诗句。A 小组交流自学。B 学生汇报。理解两行诗句的含义,再说说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C 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母亲关爱你们的一幕幕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品读五、六行诗句。(赛读、评度、小组读)3.连句意、明诗意。(1)边诵读,边把诗句意思串联起来。(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意。4.想诗境、悟诗情。反复吟诵,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5.诵诗文、入意境。四、欣赏交流,心灵体验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情景,并说说从哪感受到的,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理解诗句,朗读体会诗句。师小结:同学们都描写得十分的感人,用来形容诗人行前的此时此刻,慈母把一
20、片爱子的深笃之情化作密密的针线,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假如你是那孩子,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呢?想像母亲送孟郊时会说些什么?孟郊呢?结合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朗读诗句加深体会。五、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1.师: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美德陶冶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伟大无私的母爱?2.听、唱烛光里的妈妈体验母爱。3.课后阅读、交流有关“母爱”的文章、诗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六、课外拓展,举三反一。1.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唱)2.练笔:师生合作,共同创作一首赞美
21、母亲的诗歌。母爱是什么?是衣服上密密的针脚,是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母爱是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第一句,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随笔本上仿写几句,写出自己对母爱的感悟,然后汇报。有写得好的,让他写上黑板。组合成一首诗,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加上结尾。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颂母爱,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最后再深情地把游子吟背诵(不会背的朗诵)一遍。(轻音乐伴奏)【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游子吟。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3.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伟大无私的母爱?【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22、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夜已深,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服。老人已上了岁数,眼也有些花,她借着微弱的光线,努力地穿针引线。她边缝边嘱咐着孩子,要他一路上多加小心,注意身体,早日回家。3.(1)世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2)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滋养,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培育。(3)母爱是春天温暖的阳光,母爱是夏天习习的凉风,母爱是秋天累累的果实,母爱是冬天熊熊的火焰。【板书设计】 母爱 游子吟母爱是什么?是衣服上密密的针脚,是失败时鼓励的一个眼神。【课后反思】 游子吟教学反思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
23、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
24、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二、开发学生资源,培养学生想象练笔。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创作一首赞美母亲的诗歌。在这个环节里,我也关注了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写作的差异,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们的练笔落得更实。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字词”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练笔”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没能完成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笔后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