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5 课 蜀道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李太白如酒般耿直刚烈、俊朗飘逸的性情体验出的人生格言,哪怕宦海沉浮,仕途艰险。虽然他也曾小心地驾驶着梦想的船帆,可依旧未能躲过奸人谗言。不过,正是因为体验了怀才不遇,体验了生不逢时,他才成就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仙”之名。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 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 。美字体赏美文在西域读李白( 节选)夏立君公元 762 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
2、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的独特与纯粹?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
3、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 ,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 “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
4、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取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选自散文 ,有改动)1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
5、山川景色,既体现了蜀道的难行,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然而再难,亦不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他用仰天的长叹,呼出人生的艰难与对国事的担忧。面对如此多的苦恼和艰难,他却依然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抛弃,却又不断地重拾希望,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不愧为“诗仙” ,却又是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他的人生境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写作运用 适用于 “正确面对逆境” “乐观”等话题。2李白是一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个诗人,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李白的不凡来灌溉茫茫无边的诗歌之土。时势造“
6、英雄” ,也只有唐代,这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诗香,土地里也耕耘着自由的时代,缔造了超然的李白,缔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着我走近李白。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李白则是峰顶的一块坚石,伟岸而不可动摇。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与黄河,李白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凶猛而不可阻挠。失去了巨峰奠基的坚石,拥有不了自身的伟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劲流,拥有不了自身的凶猛。于是我们了然失去了时势后盾的“英雄”拥有不了自身的不凡。写作运用 适用于 “英雄” “诗香” “自由” “时势”等话题。示例一:“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研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
7、举,多么荒谬之行。而正是他与浊世的格格不入,他的人生之路,便如“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面对痛苦与挫折,他依然从容面对,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态度决定人生)示例二:唐代的历史环境缔造了超然的李白。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自认为是老子李耳后裔的李世民来了,骑着那昭陵六骏,如一阵风,兴盛了“站在九天绝顶看人间”的老庄道家,兴盛了自魏晋至南北朝便勃兴的佛教。没有过往的思想芥蒂,没有过往的言论束缚。于是,李白也插上了梦想的羽翼在自由的天空飞翔。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他是“双睛曜宿,六翮垂云”的大鹗,昂首观宇宙把视野拓宽到最大限度。他是云,
8、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须奔向大海去扬起海上的狂涛。于是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哀苦。生活的超然使他耐得住身为百姓的凡,受得住皇帝召见的喜,挺得住无情流放的悲。诗格的超然使他写得出岑参、高适大气磅礴的边塞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使他写得出王维恬静优美的山水诗“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成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使他写得出孟浩然写意田园的田园诗“跪进雕胡饭,月光明专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更使他写得出独绝古今、无人匹敌的将进酒等等。宋代诗歌评论家严羽,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句写下来,李白则只要把心里那股气一张
9、口喷出来就行了。我想这就是我看到的时代造出的超然李白吧!(时势造英雄)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鱼凫(f) 嗟叹(ji)巉岩(chn) 飞湍(tun)B喧豗 (hu) 砯崖(pn)吮吸(shn) 黄鹄(h)C崔嵬 (wi) 峥嵘(zhn)栈桥(zhn) 万壑(h)D猿猱(no) 秦塞(s)扪参(mn) 趑趄(z)解析:D 项, “塞”读“si” 。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越过、横穿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到C危乎高哉 危:高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回:使回转解析:B 项,去:距离。答案:B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
10、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危 乎 高 哉危 言 危 行 )B.尔 来 四 万 八 千 岁尔 来 二 十 有 一 年 矣 )C.剑 阁 峥 嵘 而 崔 嵬青 , 取 之 于 蓝 , 而 青 于 蓝 )D.蜀 道 之 难 , 难 于 上 青 天此 非 孟 德 之 困 于 周 郎 者 乎 )解析:B 项,都是“从那时以来”的意思。A 项, “危”都为形容词,分别是“高”和“正直”的意思。C 项, “而”分别表示并列和转折,分别为“并且”和“但、却”的意思。D 项, “于”分别表比较和被动,分别为 “比”和“被”的意思。答案:B4下列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
11、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B这首诗贯串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解析:“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答案:D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1)蜀道难 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_,_。(2)蜀道难 中写出水石相激、
12、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3)蜀道难 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答案:(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二、迁移发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6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
13、阳习俗。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C “捣练 ”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D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熔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解析:B 项非“白描” “不事雕琢” ,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答案:B7诗人的情感经
14、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_答案: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首联“凄凄” “秋凉”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 “客思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颔联写景, “寒浪”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早鸿”寄托着思乡之情。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菊花三笑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古风五十九首( 其三十九)李 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
15、掩徂晖 ,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 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 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 “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解析:鉴赏本诗,要把握情感基调及蕴蓄的
16、思想感情。由“霜” “秋” “大荒”等意象即可探知作者的情感是深沉而又抑郁的;后两句则直抒个人的不满情绪。故 A 项, “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与全诗题旨不符。答案:A9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本诗思想情感是深沉而又抑郁的,由诗句“荣华东流水”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即可探知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三、创新语用10下面两段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二者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唐诗
17、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答:_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诗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向顶峰。解析:横线处为过渡性句子,说明所写语句要承前启后,横线前的一段是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 ,第一句即为中心句。横线后的一段是说“盛唐时期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向
18、顶峰” 。根据前后段的段意去斟酌过渡句。答案:(示例一)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示例二)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11下列文字中有两处空缺,请参照提供的相关信息,补写出这两处内容。情 景 推 论 前 提示例:一个警察紧跟你的车,开了很远的路大前提他要让我停车小前提(情景)警察追踪别人时,一定是想让他们停车结论(1)一个人坐在轮椅上_每个坐在轮椅上的人生活都很悲惨(2)一个优秀的学生最近总是迟到他不再是优秀的学生_解析:解答此题,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注意考查“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所给例句是典型的三段论形式:大前提,小前提(情景),结论。按照所给的信息提示可形成这样的逻辑关系:警察追踪是让人停年,警察追踪我,因此是让我停车。因此,要填“这个人的生活很悲惨”才符合大前提的要求。填“优秀的学生都不会总是迟到”才是推导出的结论。答案:这个人的生活很悲惨 优秀的学生不会总是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