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戊戌政变,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目标导航 1.了解百日维新期间新旧势力交锋的表现。(重点) 2.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认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近代道路的曲折性。(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原因: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 2.交锋举措 (1)旧势力:以 为首。 解除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 地区。 大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对新政抵制。 荣
2、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慈禧太后,京津,思维点拨,(2)新势力:以 为首。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任命 等 “军机四卿”。 拉拢 ,却不识其真面目,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光绪帝,谭嗣同,袁世凯,1.新旧势力各自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双方的交锋点是人事安排和军事力量的控制,交锋中新势力处在弱势。 2.维新派变法措施严重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导火线 (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商议对策
3、,授以密谕。 (2)谭嗣同拜访袁世凯,但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支持。 (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2.过程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 ”,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 (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 ”被杀害。 (3)政变后除了 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历史认识,临朝听政,戊戌六君子,京师大学堂,戊戌政变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三、变
4、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 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2)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对 抱有幻想。 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 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维新派,帝国主义列强,改良主义,3.历史意义 (1)是一场 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 制,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 的潮流,
5、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思维点拨,易错提醒,史论要旨,政治改革,君主立宪,思想解放,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不是袁世凯的告密。袁世凯告密加快了戊戌政变的进程及斗争的激烈程度。,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1.戊戌变法要在近代中国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2.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 戊戌
6、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史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主题 戊
7、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和意义,史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史料解读 说明变法者急于求成,没有正确认识到变法的困难。 说明维新派的维新活动和流血牺牲没有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 指出戊戌变法是一场近代化性质的改革。 肯定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答案,问题思考,提示 强求变法的“速度”“全变”,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1)据史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
8、原因是什么。,提示 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 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答案,提示 评价: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史论总结,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9、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2)具体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戊戌变法的性质 (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 (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
10、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3.戊戌变法的意义 (1)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 (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维新,这些使民众
11、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变法法令 B.游说外国人支持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1,2,3,4,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应重视题干中的“人事上”的限定,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D两项。题干中明确点明是为了贯彻新政,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项。,1,2,3,4,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
12、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答案,解析,解析 A项说的是清军入关; B项说的是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禁烟; C项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 D项指的是戊戌政变时在菜市口“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1,2,3,4,3.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 A.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的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答案,解析,解析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一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1,2,3,4,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
14、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2,3,4,答案 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看待: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3,4,解析 材料一涉及御史杨崇伊、慈禧太后、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维新派等力量,从他们的关系去分析第(1)问的因素及原因。,答案,解析,(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你如
15、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答案 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 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1,2,3,4,解析 结合材料一对此展开论述。,答案,解析,(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引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答案 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史料真实性。 注意: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1,2,3,4,解析 从材料二中著作的作者明确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文献资料,带有主观性。,答案,解析,(3)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