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试题历史部分(满分 50 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20 分。1.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2. 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 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 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3. 中华民族是尚英、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邓世昌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血战黄海A.
2、 抗击沙俄 B. 虎门销烟 C. 收复新疆 D. 武昌起义4.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 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 积极发展对外交往C. 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 屈从于列强的侵路5. 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6. 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侧漫画反映的事件A. 践行“实业救国”政策B. 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C. 进行制度变革尝试D. 传播民主科学思想7.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A. 侵略与反
3、抗 B. 近代化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8.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抗美援朝的推动C. 三大改造的进行D. 一五计划的实施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深圳是对外开放的 “窗口” 盐城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南 1988 年被设为自贸区 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 B. C. D. 10. 杰出人物引领历史发展。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A. 马克思一一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世
4、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孙中山一一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 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1. 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A. 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 B.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 中美签署建交公报12.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居民 C. 全体希腊人 D. 外邦人13.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 ”材
5、料所反映的思想最早产生于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C.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14.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 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D. 加强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15. “他对法国的 15 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 ”材料中的“他”应该是A. 克伦威尔 B. 罗伯斯庇尔 C. 拿破仓 D. 伏尔秦16.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小刚制作了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事件的时空简表。请找出有错误的选项选项 时间 空间 史实A 1914 年
6、 6 月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事件,标志一战爆发B 1919 年 1 月 巴黎 巴黎和会,形成凡尔赛体系C 1939 年 9 月 波兰 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D 1942 年 1 月 华盛顿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A. A B. B C. C D. D17. 1929 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A. 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18. “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1
7、933 年罗斯福开始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 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 全盘推行国有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9. 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A. A B. B C. C D. D20. 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A. 北约 B. 华约 C. 世贸组织 D. 联合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 题 11 分,第 23 题 11 分,计 30 分。21.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 司马迁史
8、记仲尼弟子传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 战国策秦策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2.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
9、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二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题知识结构(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2)材料二为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据材
10、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3)在材料三“知知识结构图”上 A、B 且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23.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材料三 据统计,在 20 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1、,有 5%10%是依靠采用新技术获得的,到了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比例已上升到 60%80%。90 年代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0%80%。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四 科技革命的双重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是如何演进的? (2)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什么时代?据材料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3)材料三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4)参考材料四,就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与挑战再各举一例。据此说说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2018 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试题历史部分(满分 50 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12、合题意。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20 分。1.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 “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 ”的“亲亲”,正是分封建国的基本法则。故材料涉及的制度是分封制,故 B 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首领位置的办法,故 A 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制度,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CD 不符合题
13、意。故选B。2. 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 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 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的“赤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战役是 208 年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 C 符合题意;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的战役是长平之战,故 A 不符合题意;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故 B 不符合题意;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与赤壁之战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图,根据图片信息“赤壁”判断是赤壁之
14、战,结合赤壁之战的影响即可解答。3. 中华民族是尚英、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邓世昌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血战黄海A. 抗击沙俄 B. 虎门销烟 C. 收复新疆 D. 武昌起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击沙俄的是康熙帝,故 A 不符合题意;1839 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 B 符合题意;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故 C 不符合题意;发动武昌起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4.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 严格管
15、制对外贸易 B. 积极发展对外交往C. 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 屈从于列强的侵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题干“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就是清政府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体现。故 A 符合题意;积极发展对外交往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矛盾,故 B 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C 说法错误;屈从于列强的侵路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5. 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
16、2 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开放厦门为通商口岸,这是 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 ”的主要原因。故 B 符合题意;尼布楚条约是 1689 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故 A 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 是 1895 年签订, 辛丑条约是 1901 年签订。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6. 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侧漫画反映的事件A. 践行“实业救国”政策B. 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C. 进行制度变革尝试D. 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漫画信息“有了洋枪洋炮就可以自强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17、,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 B 符合题意;践行“ 实业救国”政策的是张謇,故 A 不符合题意;进行制度变革尝试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 C 不符合题意;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7.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
18、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给本单元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故 C 符合题意 ;侵略与反抗主要指的是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故 A 不符合题意; 近代化探索主要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涉及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8.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抗美援朝的推动C. 三大改造的进行D. 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的时间“1952 年
19、和 1957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是 1952 年,故 A 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是 1950 年开始,1953 年结束。故 B 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在 1956 年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 C 不符合题意; 19531957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深圳是对外开放的 “窗口” 盐城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南 1988 年被设为自贸区 全国形成全方
20、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 B. C. D.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故表述正确,符合题意;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故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故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我国现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由此可知,符合题意,故选 C。10. 杰出人物引领历
21、史发展。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A. 马克思一一与恩格斯合著 共产党宣言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孙中山一一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 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A 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1917 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 B 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推翻封建制
22、度。故 C 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符合题意;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D 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11. 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A. 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 B.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 中美签署建交公报【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C 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是在 1953 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在197
23、3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1972 年,故 AB 不符合题意;中美签署建交公报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2.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 政府形式 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的“ 人民” 应该指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居民 C. 全体希腊人 D. 外邦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雅典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力。由此可见,材料中的“人民” 应该指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 A 符
24、合题意;雅典居民不是全部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故 B 不符合题意;希腊有两个奴隶制城邦,除了雅典之外,还有斯巴达。故 C 不符合题意;外邦人没有权力参加公民大会。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需要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可以通过公民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广大的妇女、奴隶、外邦人都被排斥在外。13.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 ”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最早产生于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C.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答案】A【解析】题干的“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在于强调
25、人的价值,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结合所学可知, 14 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由此可见,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故 A 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时期产生于 18 世纪,故 B 不符合题意;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业革命都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后,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是人文主义的体现,识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即可解答。14.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 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D. 加强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结
26、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三角贸易示意图”。三角贸易是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B 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 A 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 C 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5. “他对法国的 15 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 ”材料中的“他” 应该是A. 克伦威尔 B. 罗伯斯庇尔 C. 拿破仓 D. 伏尔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故
27、A 与题干“他对法国的 15 年统治”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雅各宾派的专政时间是 1793 到 1794 年。故 B 不符合题意;拿破仓在 1799 年发动雾月政变,登上法国历史舞台。181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拿破仑垮台。拿破仑对内实行改革,颁布法典巩固统治,对外发动战争,最后兵败滑铁卢。由此可知,材料中的“他”应该是拿破仑。C 符合题意;伏尔秦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题的第一步是根据“他对法国的 15 年统治”判断此人是法国人,然后根据“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判定是拿破仑。16
28、.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小刚制作了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事件的时空简表。请找出有错误的选项选项 时间 空间 史实A 1914 年 6 月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事件,标志一战爆发B 1919 年 1 月 巴黎 巴黎和会,形成凡尔赛体系C 1939 年 9 月 波兰 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D 1942 年 1 月 华盛顿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 年 6 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爆发的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故 A 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1919 年 1 月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
29、约 ,形成凡尔赛体系。故 B 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故 C 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942 年 1 月,参加华盛顿会议的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故 D 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17. 1929 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A. 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 1921 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斯大林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0、故 A 不符合题意;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 B 不符合题意;1929 年开始,斯大林实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 D 不符合题意;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故 C 符合题意。故选 C。18. “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 年罗斯福开始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 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 全盘推行国有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在 19291933
31、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失业人数剧增。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故 D 符合题意;放任经济自由发展、对外进行武力扩张、全盘推行国有化与罗斯福新政不符。故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19. 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 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 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年代标尺中的 C 段是 19551991
32、 年,故 C 符合题意;19191939 年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 A 不符合题意;19391945 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故 B 不符合题意;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0. 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A. 北约 B. 华约 C. 世贸组织 D. 联合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故 C 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是政治、军事集团,故 AB
33、不符合题意;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 题 11 分,第 23 题 11 分,计 30 分。21.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 战国策秦策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
34、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 (1)牛耕;百家争鸣;(2)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3)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4)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恰当的经济政策(治理) ;战乱;人口增长等(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
35、 可以看出人名中蕴含的丰富的时代信息是牛耕。据此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牛耕这一新现象。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2)据材料二的“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从材料三的“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可以看出西晋末年人口大量南迁。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4)综合分析牛耕、商鞅变法、人口南迁对经济的影响,
36、我们可以归纳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恰当的经济政策;战乱的发生;人口增长等。22.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二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
37、题知识结构(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2)材料二为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3)在材料三“知知识结构图”上 A、B 且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答案】 (1)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标志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38、路。(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3)根据材料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专题知识结构”图,可以看出挫折 A 发生在 19581966 年
39、之间,转折 B 发生在 1978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1960 年,我国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故 A 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故 B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40、会主义道路。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23.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材料三 据统计,在 20 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 5%10% 是依靠采用新技术获得的,到了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比例已上升到 60%80% 。90 年代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0%80
41、%。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四 科技革命的双重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是如何演进的? (2)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什么时代?据材料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3)材料三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4)参考材料四,就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与挑战再各举一例。据此说说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答案】 (1)从人力、水力、风力向蒸汽动力的发展;(或最初人们通过发明机器,使用人力、水力、风力进行工业生产,后来发展到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机,并在各行业中运用。 )(2)电气时代;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
42、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等。 (围绕生产和生活谈,有理即可)(3)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率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比重不断上升。(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大了网络诈骗的风险等;(开放性题,选取科学技术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回答,有理即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解析】 (1)据材料一的“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前的机器动力是人力、水力、风力,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动力是蒸汽动力。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的演进过程是:从人力、水力、风力向蒸汽动力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的“19 世纪 70 年代,
43、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可知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据材料二的“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等。(3)根据材料三的“在 20 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 5%10% 是依靠采用新技术获得的,到了 20世纪 70 年代,这个比例已上升到 60%80% 。90 年代
44、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0%80%。 ”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率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比重不断上升。(4)根据材料四的“科技革命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增大了网络诈骗的风险。总之,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总结出机器动力的演变趋势。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通过材料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