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泰州市 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0 分)1.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可知,晋、齐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齐,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故选:B。本题以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诸侯分封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 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诸侯分封的有关内容。2.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
2、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奖励军功。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故选:B。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
3、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修筑都江堰 B. 发明印刷术C. 改进造纸术 D. 编著天工开物【答案】C2【解析】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C 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以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为切入点,考查造纸术。本题以造纸术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4.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
4、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明朝【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指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故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的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5. “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岀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张骞 B. 鉴真 C. 戚继光 D. 郑
5、成功【答案】A【解析】据材料“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我们的先辈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与张骞有关。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故选:A。本题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演讲为依托,考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3“战略的相关知识。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南
6、北朝时期冶铸业中使用了先进的灌钢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清朝采取闭关政策禁止对外贸易A. B. C. D. 【答案】A【解析】清朝采取闭关政策禁止对外贸易,说法不正确。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设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都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考查识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的掌握。需熟知相关内容。7.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A. B. C. D. 【答案】D【解析】注意抓住题
7、干中的关键信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四幅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唐朝时中印友好交流的典型,是明朝时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交流的典型,与“民族团结”不符,所以选项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友好;选项属于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知识点。故选:D。本题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4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8. 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8、】D【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反映的是八个外国人乘船撬开龙的大嘴,结合所学可知,1900 年英、法、美、德、意、日等八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需要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 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它”是( )A.
9、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汉阳铁厂 D. 大生纱厂【答案】A【解析】据题干“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 故“它”是江南制造总局。故选:A。5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五四运动C. 国民革命运动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
10、】B【解析】“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反映了在学生、工人的斗争下,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所以材料对联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史实。故选:B。本题考查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11.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九一八事变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答 案】C【解析】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沦陷后的概况。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
11、战争,7 月底,平津相继失陷。故选:C。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本题实际考查卢沟桥事变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12. 如图所示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6A.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 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D.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1953 年-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故上述成就奠定社
12、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故选:C。本题考查一五计划;1953 年-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识记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一五计划的影响。13. 1970 年 4 月 25 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 “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答
13、案】C【解析】据“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可知,该电评论的是“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 4 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故选:C。本题以 1970 年 4 月 25 日新华社电为依托,考查两弹一星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两弹一星成就。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
14、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C. 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 军事力量强大【答案】B【解析】2000 年 3 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故“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一个中国的原则。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怎么统一都可以考虑,
15、但是这个前提不得改变,这个原则不得破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15. 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A. 10 岁雅典男童 B. 雅典贵妇C. 40 岁雅典男性公民 D. 来自波斯的商人【答案】C【解析】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入选陪审团,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妇女、儿童和外
16、邦人没有这种权利,选项中只有 40 岁雅典男性公民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16. 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 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 )8A. 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 提出了相对论C. 发明了电灯 D.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D【解析】“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领域创建微积分;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
17、牛顿三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故选:D。本题考查了牛顿。他是英国著名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17. 观察右图,导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蒸汽机的产生汽车的发明飞机的研制核能的利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汽车的发明飞机的研制。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 1885 年试制汽车成功。1903 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的飞
18、机试飞成功。故选:D。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18. 1932 年 12 月 24 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9A. 一战后美国的状况 B.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C. 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 D.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答案】D【解析】据“1932 年 12 月 24 日”“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
19、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可知,该日记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故选:D。本题以 1932 年 12 月 24 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为依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 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
20、斯福新政的背景、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和启示。19. 从 1948 年到 1950 年,美国向欧洲 16 个国家提供了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 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C. 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 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答案】D【解析】由材料“从 1948 年到 1950 年,美国向欧洲 16 个国家提供了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可知,这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 D 项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以从 1948 年到 1
21、950 年,美国向欧洲 16 个国家提供了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为切入点,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具体表现。1020.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 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C. 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答案】B【解析】“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
22、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故选:B。本题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
23、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21.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
24、失材料三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服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11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请回答:(1)写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官职名称。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哪一历 史事件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又是通过 颁布哪一法律文件,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4)纵观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答案】(1)结合所学可知,秦朝设置的
25、中央监察官员为御史大夫;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及地方官员,设立了司隶校尉和刺史。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刺史的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依据材料一“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可知,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其主要特点是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相互制约。(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是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我们可知他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间的区别体现在,从实行总
26、统制,转而实行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人民的权利规定,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因为要防止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限制袁世凯的权力。(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要求学生从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事实中得出认识,学生可以从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得出,要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性,同时又不断的创新监察制度,从中央官制的发展和近代政体的演变,可以得出,坚持制度创新,要完善法制建设的结论。从临时约法政府组织大纲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要提高人民的参政意识与能力的结论, 防止个人专制权力的复辟。故答案为:(1)秦朝监察官:御史大夫;汉武帝监督地方官:刺史;根本目的:维护皇权。(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27、(3)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与能力。【解析】(1)本集主要考察秦朝中央监察制度设置情况,及其目的,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以及它的特征,要求学生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准确把握。12(3)本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是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4)本题综合考查古今中外的监察制度对权力的制约表现,要求学生综合分析材料的,联系古今中外政体发展的史实来回答问题。材料时间跨度较大,考查知识点较多,要
28、求同学们了解从秦朝到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作答时,学生要准确回顾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理解材料。22.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新制度建
29、立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2)材料二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3)材料三中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978 年中共哪次会议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答案】(1)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新制度建立依据的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根据材料一,可知这种新
30、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或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政的环13境)。(2)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明治推新;根据材料二,可知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是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3)材料三中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道路);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故答案为:(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或营造出一种宽松
31、,自由和开政的环境)。(2)明治推新;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井冈山革命道路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 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3. 马克思主义能与各民族的特点相融合,能与时俱进、与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正在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
32、这些错误。-列宁材料二14材料三 1992 年,88 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 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材料四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苏俄政府在“尝试”失败后,于
33、 1921 年实行了哪一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政策的特点和意义。(2)从图一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3)图二中 1992-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答案】(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苏俄政府在“尝试”失败后,于 1921 年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921 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 1925 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
34、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观察材料二图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可知,从图一中能得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信息。据图一中的时间“1978 年、1983 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家庭15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35、产力,促进了农业生 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观察材 料二图二“中 1992-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可知,图二中 1992-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据材料三“1992 年,88 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可知,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4)综合以上材料可知,科学的理论需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
36、富创新。故答案为:(1)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3)持续增长;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符合题意即可)(4)科学的理论需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史实。24. 思想的发展影响了人
37、类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概念 历史解释百家争鸣西周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文艺复兴14-17 世纪,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发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被称为文艺复16兴( Renaissance)。它的先驱是伏尔泰。材料二 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柬
38、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摘编自西方文化史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 ChineseRenaissance 这个名词。 Renaissance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1958 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历史解释中的错误并改正。(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任务及运用的思想武器。并分析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起到怎样
39、的作用?(3)材料三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哪一运动?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再生”的涵义?【答案】(1)材料一中百家争鸣的时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西周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但丁,不是伏尔泰。(2)根据材料二“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柬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可知当时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任务是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运用的思想武器是理性主义;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起到的作用体现在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
40、面的准备。(3)材料三“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 ChineseRenaissance 这个名词。 Renaissance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材料中“再生”的涵义是指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答案为:(1)西周改为春秋战国;伏尔泰改为但丁。(2)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17备。(3)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