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卷)含答案

    • 资源ID:57524       资源大小:269.2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卷)含答案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2、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1957 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区,把被

    3、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2下表为 1927 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播种机 收割机 牲畜集体农主 2.2 台/100 俄亩 2.07 台/100 俄亩 13.8 头/100 俄亩个体小农 0.3 台/100 俄亩 0.6 台/100 俄亩 17 头/100 俄亩A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当时俄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C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D集体农庄经济中在农业中占优势3有学者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

    4、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 ”据此可知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翻译有误B “余粮”征集制伤害了农民的积极性C国家的做法受到人民的拥护D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41921 年俄共(布)十大召开,规定用少数民族母语发展国家建设,逐渐实现了列宁提出的民族平等政策。1935-1937 年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从拉丁字母转用了俄文字母,1938 年根据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俄语是苏联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必修的课程。这种变化反映了A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B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C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已基本丧失D列宁的民族平

    5、等政策被彻底破坏520 世纪 30 年代的苏联私人土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 3%-5%,却生产了 25%-30%的苏联农产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鼓励私人农场发展B集体农庄生产效率较低C忽视农业重视工业D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6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 ”对于让他产生“幸福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建立起集体农庄,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B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实行实物配给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允许私有制存在,使国家完成经济恢复工作7下图寓意是1933 年的苏联漫画A西方遭到经济危机的破坏B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C经

    6、济领域的冷战对峙状态D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81958 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D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91926 年苏联商业人民委员米高扬宣称:“应当说,农民自发势力、农民谷物市场完全为我们所控制,我们随时可以降低或提高粮食价格。 ”其实质是A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管理经济B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C采用行政命令解决经济问题D正式建立

    7、斯大林模式10苏联作家爱伦堡在解冻 (1954 年发行)里中写到:“窗外是一片激动人心的情景。寒冬终于站不住脚了。马路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到处在流水。到解冻的时节了。 ”“解冻文学”的出现反映了A对历史和现实弊端的批判B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反思C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D对新经济政策的无比怀念11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12有专家认为:“苏

    8、联经济增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1973 年中东战争以后石油价格提高了 15 倍)维持的,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 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 ”材料反映了苏联A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B逐渐转变为外向型的经济C仍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13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 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 83.4%,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A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B经

    9、济增长开始逐年下降C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D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14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 年 12 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行“凯恩斯计划”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16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价暴跌。1973年初美元再度贬值 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

    10、979 年 3 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A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C多极化趋势显现快速增长的局面D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17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

    11、建立D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9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就已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的“圈套”之中。为此战后美国A倡导建立世界经济体系B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C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1葡萄牙前总理苏亚雷斯谈及加入欧共体时说:“如果九国拒绝葡萄牙

    12、的请求,其后果将是严重的。我们只能孤立的全部依靠美国;要么就沦为某种形式的欧洲古巴。 ”1986 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这反映A多极化趋势进步加强B欧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C美苏冷战促进西欧联合D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心22如图是一幅时政漫画。对该漫画寓意的分析正确的是A欧洲联盟从此将走向分崩离析B欧洲一体化进程将面临新挑战C世界经济的复苏受到消极影响D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被遏制23下图为漫画“隔岸观火” ,反映了 1995 年,墨西哥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情况。该漫画意在主要说明A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美国B墨西哥是自由贸易区受害者C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引发危机D此时美国与墨西哥一体化有限24西方学者弗里

    13、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252001 年以来。在 WTO 框架下的多边自由贸易谈判越来越向纵深发展,谈判处理的问题越来越敏感,各成员方之间的利益冲实日渐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参与和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战略安排。这反映出A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为区域贸易体制取代B区域集团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阶段产物C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4、的合作程度比 WTO 高D区域经济一体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四 大 题 , 共 计 5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迁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

    15、,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论释及其命运材料二 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列宁选集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 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

    16、。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 20 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4 分)(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4 分)(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 20 世纪 20 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 (4 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经

    17、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一一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结合材料和中外历史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1929 年,

    18、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1941 年 12 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1942 年初, 联合国家宣言 ,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1944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 。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1944 年 7 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 年 1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7 年 10 月,美、中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

    19、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12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材料一 1930 年 5 月,美国约有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 50%的重税。1932 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的关税。1931 年 9 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 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 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

    20、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

    21、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8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历 史 卷 ( A)第十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 案1 【解析】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 “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 C 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根本上突破”不符合史实,排除 A;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排

    22、除 B;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D。【答案】C2 【解析】从表格可知,1927 年前后集体农庄在播种机和收割机的拥有数量方面具有优势,说明集体农庄生产水平更高,从而为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故 D 正确;A 项是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确立的,排除;B 项错在“实现” ;农业集体化刚刚开始,从数据不能看出“效果显著” ,排除 C。【答案】D3 【解析】材料是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翻译有误,排除 A;本题的关键词句“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可知由于战时需要,政策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排除 C,选 B;1921 年,俄共十大召

    23、开,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排除 D。【答案】B4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信息,排除 A;材料反映 1935-1937 年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影响到语言的学习,故选 B;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的丧失,排除 C;D 中“彻底”太绝对,排除。【答案】B5 【解析】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正逐步建立苏联模式,在农业方面是建立集体农庄,但是由于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让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所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打击了,与此同时,还没有加入集体农庄的私人土地上,其产量却远远高于集体农庄,故可以证明当时的集体农庄生产效率远远低

    24、于私人农场,故选 B 而排除 A;题干中根本就没有提到工业的问题,排除 C;当时虽然发生了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苏联不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排除 D。【答案】B6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2 年”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在 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根据这一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因此在 1922 年农民产生幸福感,故 D 正确。A 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取消义务交售制是二

    25、战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史实,故 B 项错误。C 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排除。【答案】D7 【解析】漫画表达的是美国起初认为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后来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重工业建设) ,给美国以冲击(下图美国人的沮丧) ,B 正确;漫画体现的是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不是经济危机的体现,A 错误;美苏经济领域对峙是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的对峙,C 错误;漫画显示美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由不相信到震惊,没有体现学习,D 错误。【答案】B8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没有破除经济发展的桎梏,排除 A;材料“把拖拉机卖给集

    26、体农庄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 ”说明赫鲁晓夫仍然受到传统公有制和计划体制观念的束缚,故 B 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也没有解决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的问题,排除 C;“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并不能体现强化国家对农业管理,排除 D。【答案】B9 【解析】材料“农民谷物市场完全为我们所控制,我们随时可以降低或提高粮食价格。 ”体现的是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控制,C 符合题意;AB 均与材料所述不符;D 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1936 年宪法的颁布。【答案】C10 【解析】 “解冻文学”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 “解冻文学”是对赫

    27、鲁晓夫时期一系列弊端的批判,故 A 正确;“解冻文学”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反思,排除 B;“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解冻文学”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而和新经济政策无关联,排除 D。【答案】A11 【解析】材料反映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实行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故 A 正确。小组包工奖励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这种方式是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排除 C;D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答案】A12 【解析】根据“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 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 ,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很大程度上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

    28、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来维持,故 A 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BD 不符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 C。【答案】A13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干部更新幅度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但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会演变为“僵化” ,故 D 正确。材料反映干部队伍更新幅度小,而不是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排除 A。材料涉及苏联干部队伍的信息,与经济建设的内容不符,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而是强调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排除C。【答案】D14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

    29、组织,时间不符,排除 A;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但是这与中国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B;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中国“得到世界银行贷款”的前提是中国必须是世界银行的成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世界银行中的成员国席位,为利用外资搞建设开辟了新途,故 C 正确;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不符,排除 D。【答案】C15 【解析】从图标中“word bank”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

    30、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故 B 正确。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 ,排除 A;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排除 C;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 D。【答案】B16 【解析】根据材料“美元汇价暴跌” “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 “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可知,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D 正确;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而非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 A;材料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

    31、,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B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快速增长” ,排除 C。【答案】D17 【解析】 “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说明世界银行是美国进行商品和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D 正确;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A 错误;B 中各国复兴错误;该组织不可能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C 错误。【答案】D18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建立起二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故 D 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 A;这三个组织都是世界性

    32、的经济组织,不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排除 B;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9 【解析】根据材料“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 “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得出美国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故答案选 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增强西欧遏止苏联的力量,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称霸世界,B 错误;C 中确立了说法错误;D 属于军事组织。【答案】A20 【解析】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这里涉及到的三个国家都是欧共体成员国,再结合时间信息“20 世纪 60

    33、70 年代”推断,应是欧共体国家间的合作促成了成员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故选 B;马歇尔计划发挥作用是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A 时间不符;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教育等问题,与农业生产力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时间不符,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到的是货币体系问题,排除 D。【答案】B21 【解析】材料“我们只能孤立的全部依靠美国;要么就沦为某种形式的欧洲古巴”意思是欧共体的部分战略目标是通过联合抵抗日益强大的美国势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否则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全依

    34、赖美国的保护。另一方面,若西欧国家的分散孤立,容易成为美苏冷战的战场,故选 C。材料没有体现多极化的信息,排除 A;欧盟成立于 1993 年,排除 B;D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答案】C22 【解析】漫画内容反映的是标有英国旗帜的剪刀正在剪断与欧洲的联系,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英国脱离欧盟,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故 B 正确;仅从英国脱离欧盟不能表明欧盟将走向分崩离析,排除 A;英国脱欧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还没有显现,排除 C;D 错在“遏制” 。【答案】B23 【解析】由漫画可知,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却隔岸观火,因此墨西哥感叹“我为他们感到遗憾” ,可见墨西哥金融危机并没有对

    35、美国产生多大消极影响,可见美墨的经济联系有限,即美国与墨西哥一体化有限,故 D 正确;A 项不是漫画主旨,排除;B 项从漫画中不能得出,排除;C 项与史实不符,且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答案】D24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 A 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 B 错误;C 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 D 错误。【答案】A25 【解析】根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参与和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发

    36、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战略安排” ,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化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产物,B 正确;区域贸易体制的发展对全球多边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 表述错误;C 表述太绝对,错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D 错误。【答案】B26 (12 分)【答案】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经济落后。 (2 分)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2 分)(2)实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自由贸易探索社会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结合。(2 分)意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有效巩固;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37、径。 (2 分)(3)原因:国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建设;新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2 分)意义:制定经济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配套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2 分)27 (12 分)【答案】论题:斯大林模式促进苏联经济高速发展,也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在当时受资本主义包围封锁的背景下,能集中全国有限的力量发展经济特别重工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

    38、实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期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既是苏联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内在弊端也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论题还可以“自由放任政策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等。 )28 (12 分)【答案】示例一: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

    39、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示例二: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阐述:

    40、二战以来,欧洲各国的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 ,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符合主题的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9 (14 分)【答案】 (1)措施: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倾销商品。 (3 分)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3分)(2)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 (3 分)作用: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 分)


    注意事项

    本文(【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