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训练:第10讲生物的进化(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57898       资源大小:27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训练:第10讲生物的进化(含答案解析)

    1、第 10 讲 生物的进化专题跟踪训练( 十)一、单选题1(2018武汉市测试)十字花科植物可产生芥子油苷及相关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 )A进化过程中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异B借助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属于生物防治C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解析 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在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共同进化,产生了适应性变异,A 正确;利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控制菜粉蝶的性别比例,干扰雌雄交配,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生物防治,B 正确;芥子油苷及其

    2、代谢产物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 正确;从题干中不能推断芥子油苷能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D 错误。答案 D2(2018山东省烟台市检测)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 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 5.67%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新

    3、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解析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 A 的频率为 p,基因 a 的频率为 q,则 Aapq1,AAAaaap 22pqq 21,A 正确;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 5%,假设该校共有 200 名学生,则男女生各 100 名,其中 XbY2003.5%7 人、X BXb2005%10 人,所以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710)(1002100)5.67%,B 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

    4、的原因、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可见,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 错误。答案 D3(2018山东省烟台市测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B共同进化是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

    5、生的变异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A 正确;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只要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B 错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 错误。答案 A4(2018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联考)某一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场所被两条交叉的高速公路分割成 4

    6、 块,由此形成 4 个完全独立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 4 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彼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B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C高速公路的开通会诱导 4 个种群发生不同的变异及进化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 不同种群形成不同的基因库,4 个独立的、互不干扰的种群各自因突变和重组导致的基因频率改变是互不相关的,A 错误;基因频率是种群内某种基因占该基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如果某种群的个体数因各种原因而改变,则必然影响种群基因库中某些基因的个数和其全部等位基因的个数,所以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

    7、率有影响,B 错误;4 个种群发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且高速公路的开通与否也不是诱导种群发生变异的因素,C 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正确。答案 D5(2018广东省模拟)假设某一地区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b,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c。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 2a/(1a)B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b2C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 2D该地区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

    8、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2cc 2)解析 已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a,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a,因此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2(1a)a2(1a)a(1a)(1a)2a/(1a),A 正确;已知红绿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b,则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b,B 错误;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c,则正常基因的频率为1c,因此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 2,C 正确;该地区女性个体中,患有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b2,患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概率为

    9、 1(1c)22cc 2,因此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b2(2cc 2),D 正确。答案 B6(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 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B正确;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

    10、样性,C 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答案 C7(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冲刺模拟)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 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 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 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渐变式和爆发式形成新物种,都需要 d 环节解析 由题意“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

    11、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 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 正确;b 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错误;c 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 正确;d 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形成新物种,都需要 d 环节,D 正确。答案 B8(2018山东省名校联盟模拟)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

    12、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仅仅 20 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 20 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 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 项错误;环境改变只是对绿色蜥蜴产生的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突变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作用,B 项错误;护趾的

    13、变化只能说明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能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护趾的变化不能表明绿色蜥蜴经过 20 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C 项错误;引入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也改变了绿色蜥蜴的生活方式,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绿色蜥蜴长出了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故 D 项正确。答案 D9(2018陕西省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

    14、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解析 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 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 错误;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可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 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 错误。答案 C10(2018陕西省宝鸡市质量检测)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

    15、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D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A 正确;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都会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 错误;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 X 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患色盲,女性只有两条 X 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时才患色盲,因此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并不是大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C 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

    16、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影响到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环境的改变不能起选择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可见,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 错误。答案 A11(2018上海市崇明区二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环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环境的蝴蝶。通过“假蝴蝶实验” ,发现封闭环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C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 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环境较开阔环境暗,封闭环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

    17、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B 正确,A、C、D 均错误。答案 B12(2018江苏省徐州市质量检测)下图表示 3 种可能的物种形成机制,对机制 13诱发因素的合理解释依次是( )A生殖隔离、种内斗争、出现突变体B地理隔离、种群迁出、出现突变体C自然选择、种间斗争、种群迁入D种内斗争、繁殖过剩、环境改变解析 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以及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由图分析,机制 1 属于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别演化为不同的物种。机制 2 属于一个小族群由于某种原因和原来的大族群隔离,

    18、隔离时,小族群的基因经历剧烈变化,当小族群再跟大族群相遇时,已经形成不同物种。机制 3 属于同一物种在相同的环境,由于行为改变或基因突变等原因而演化为不同的物种。即机制 1 属于地理隔离,机制 2 属于种群迁出,机制 3 属于出现突变体。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2018北京市海淀区二模)草本植物报春花多数为二型花柱,少数为同型花柱(如图 1 所示)。花药的位置明显低于柱头的为长柱型花;柱头位置明显低于花药的为短柱型花。同型花柱的花中,花药与柱头高度相近。(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它们的喙细而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_的结果。(

    19、2)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传粉昆虫减少,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为研究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 2 所示。本实验中,套袋处理可以防止_,模拟了高山上_的条件。据图可知,套袋处理后_,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_(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3)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_,这种传粉方式虽然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_多样性,但_,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解析 分析图 1 可知,报春花中长型花柱由于花药位置低于花柱高度,所以该种花型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能异花授粉结实;同型花柱既可以自花授粉结实,也可异花授

    20、粉结实;短柱型花既可以自花授粉结实,也可以异花授粉结实。分析图 2 的实验结果同型花柱的结实率几乎不受是否套袋处理的影响,说明同型花柱可以不需要外来昆虫传粉而通过自花传粉结实;长柱型花套袋处理无结实现象,只有不套袋才有较高的结实率,说明该花型需要外来昆虫传粉才能结实;短柱型花套袋处理后结实率也明显降低,说明该类型花柱也主要需要外来昆虫传粉。(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都直接捕食植食性食物,所以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的喙细而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或者共同进化)的结果。(2)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套袋处理,模拟高

    21、山上无昆虫传粉或传粉昆虫减少的环境条件,探究外来昆虫传粉对结实率(因变量)的影响,所以套袋处理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模拟高山上无传粉者的环境条件。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套袋处理后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较高,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明显低或不结实,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自花传粉。(3)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即有性杂交,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但同型花柱报春花主要为自花传粉,在传粉昆虫减少条件下结实率更高,有利于繁殖,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答案 (1)消费者 自然选择(或“协同进化”)(2)外来花粉的干扰 无传粉者(或“

    22、传粉昆虫减少”) 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较高,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明显低或不结实 自花传粉(3)异花传粉 遗传(或“基因”) 同型花柱报春花主要为自花传粉,在传粉昆虫减少条件下结实率更高,有利于繁殖14(2018福建省三明市检测)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 10000 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 5000 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 30 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23、:(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多样性。(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_。(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1997 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为_。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涉及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甲区域内山鸡是同一种群,所以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

    24、。(2)乙区域内出现的短尾山鸡是一个新物种,因为甲区域的两种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杂交,但受精卵不能发育,说明短尾山鸡与其他山鸡间存在了生殖隔离。乙区域短尾山鸡出现的原因是突变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使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分析表格中长尾山鸡的 B 基因频率变化很大,所以明显进化的山鸡是中长尾山鸡。在 1997 年时,A 基因频率为 40%,所以基因型为 AA 的占 40%40%16%,那么长尾山鸡数量为 600016%960。答案 (1)基因(2)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3)中长尾鸡 960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训练:第10讲生物的进化(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