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59243       资源大小:42.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1、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武德七年(624 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 “命博士徐旷讲孝经 ,沙门慧乘讲心经 ,道士刘进喜讲老子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C )A思想一统 B佛道主导C三教并存 D儒学式微解析 孝经 心经 老子分别代表的是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说明统治者奉行的是三教并行政策,故 C 项正确。2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代表程颢、程颐两人观点的是( D )A无为而治B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 “心即理也”

    2、“心外无物”D “格物致知”解析 “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选 D 项。3 “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理C心即理也 D知行合一解析 程朱理学在认识论方面主张“格物致知” ,也就是要亲身实践,探究外物,才能获得真知,这与西方强调实践的科学精神很相近;心学反对格物致知,强调内心反省,则无法与西方科学联系起来。故选 A 项。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

    3、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B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朱熹所强调的“天理”是指封建社会纲常伦理,即材料“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 。而“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说明“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 项正确;依据“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可知朱熹并不反对人欲,反对的是不正确的、不正当的、违背常理的人欲,A、C、D 三项错误。5南宋淳熙

    4、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 B )A世界本原之争 B求理途径之争C “理”的内涵之争 D理气关系之争解析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理之源在于天理,陆九渊把 “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 ,二者对于世界的本原认识是相同的,A 项错误;朱熹认为世界本原的“理”在心外,陆九渊认为“理”在心中,穷理的途径不一样,B 项正确;“理”的内涵是一样的,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理”与 “气”的关系

    5、,D 项错误。6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 C )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 B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 D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解析 根据材料“成贤成圣” “齐家平天下”可知,理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格物 ”“格心” “存理去欲”可知,理学注重探寻“理” 、 “存理”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存理去欲 ”“格物” “格心”可知,理学使儒学走向哲学的高度,趋向成熟,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理学的基本理念,不能反映统治者的态度,故

    6、 D 项错误。7(2019长沙高二期末)王阳明提出 “致良知” ,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以下关于“致良知”的评述准确的是( B )A实现途径是格物致知 B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C适应明初的社会稳定 D是对二程理学的完全否定解析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途径是内心的自我反省,A 项错误;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这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B 项正确;王阳明生活在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C 项错误;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 D 项错误。8(2019金华高二检测)朱熹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主张“破心中

    7、贼” ,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D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C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解析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们克服私欲, “破心中贼 ”主张规范个人行为,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选 D 项。A 、B、C 三项均不是其本质意图,排除。9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A )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致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材料中程朱理学到心学的发展,符合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思想,故 A 项符合

    8、题意。B、C、D 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10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A仁 B “心外无物”C理 D “格物致知”解析 B 项是王阳明的思想观点, C、D 两项为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B、C、D 三项均不属于孔子、孟子的思想主张。题干中的五人均是儒学的代表人物,都强调“仁”的思想。答案为 A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摘编

    9、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材料二 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朱熹发展孔子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摘编自束景南朱子大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12 分)解析 作者对朱熹观点的态度问题,关键是正确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

    10、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观点的态度。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影响来分析。答案 高度赞扬并神化。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18 分)解析 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 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 ,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

    11、料中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答案 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缺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2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 “乡约” ,并亲自撰写了

    12、约规,即南赣乡约 。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材料三 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12 分)解析 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是非之心

    13、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 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心存良知皆可为圣贤”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答案 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贤的途径。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12 分)解析 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从社会矛盾、社会秩序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三信息从对专制、偶像崇拜和对理学的冲击角度分析。答案 价值: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贡献:含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6 分)解析 据材料一、材料二关键信息,注意从思想及实践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 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