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59262       资源大小:42.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1、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 B )A受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引 B受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 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解析 当时朝野大都存在浓厚的华夷观念,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时期”可知,林则徐、魏源受到西方先进技术的刺激,故 B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 C 项错误;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 D 项错

    2、误。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C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B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越感D引发了 19 世纪 40 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潮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魏源思想的两面性,即开明和保守两者兼具,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越感,故 C 项符合题意。3 洋务运动史话的作者丁贤俊认为洋务运动的纲领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主要在于二者( C )A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救国纲领B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的差距C都沿着“师

    3、夷长技”的方向探索救国真理D都通过西方的政治体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解析 洋务运动的纲领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这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相比,二者共同之处在于“师夷长技” ,而且洋务派的主张更加深刻,故 C 项正确。4(2019河南濮阳高二期末)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 19 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 A )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 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 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解析 “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 A 项正确;“盛

    4、行”一词与当时史实不符,该种“文化选择模式”只是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故 B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文化选择模式 ”不符,故 C 项错误;“中体西用”不是批判儒学落后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侮之道,故 D 项错误。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早期维新派( C )A已经与儒家学说占主导的传统文化决裂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郑观应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A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

    5、时期的思想,B 项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 D 项属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但由材料可知,他们已经注意到西方的“体”即政治制度的先进性,故答案为 C 项。619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C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解析 从 19 世纪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背景分析,变革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才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课题,故选 C 项。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已经实践证明

    6、是失败的,排除 A、B、D 三项。7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 。其主要用意在于( C )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解析 康有为将孔子塑造为改革先师是为维新变法服务,并不是要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故 A 项错误;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其为了减少变法阻力而采用的手段,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维新变法,并不是为了肯定孔子对于建制的贡献,故 D 项错误。8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

    7、 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B )类别 篇数 比例列强在中国 215 47.4%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解析 从表格信息看, “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这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 B 项。9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在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政治习惯不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 ”在此,梁启超的“育人才”主旨在( C

    8、 )A提高国民的参政意识 B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C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 D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解析 据关键信息“政治习惯不养成” “政治道德不确立 ”和“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可知,C 项符合题意。10(2019苏锡常镇高二检测)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 ”这说明维新思想( C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解析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未能进行“全面

    9、的否定” ,故 A 项错误;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而非“民族意识”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表明维新思想的客观作用,故 C 项正确;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而非“维新思想” ,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卷 47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

    10、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卷 25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6 分)答案 观点:不主张学习西方。理由:中国有人才;学习西方会丧失

    11、独立。(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9 分)答案 变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评价:学习西方是对的,但只学习技术而不改变制度,不够彻底。(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7 分)答案 早期维新派。新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改革政治。(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8 分)答案 从不主张学习西方到学习西方的变化趋势;学习西方的层次从器物到制度逐步加深。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

    12、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今之聚书,务使海内学者知中国自古有穷理之学,而讲求要用之意,亦未遽逊,正不必惊望而无极,更不宜画界以自封。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会通中西的贡献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有力的刺激”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做完整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说明康有为该观点的本质意图。(12 分)解析 据材料一中“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

    13、” “讲求要用之意” “更不宜画界以自封”等信息,可以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本质意图是考查其主要目的,结合所学概括即可。答案 观点: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主张中国应借鉴西方思想文化。本质意图:为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寻找理论依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18 分)解析 据材料二“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形成了近代中国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 原因:形成了近代中国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思;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