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通讯的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讲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 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15舰载机
2、成功着舰的风采!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品简介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则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澎湃(png) 桅杆(wi) 凛冽(li)浩瀚(hn) 娴熟(xin) 默契(q)咆哮(po) 镌
3、刻(jun) 殚精竭虑(dn)4记住重点词语的 词义。【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快速浏览 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交流点拨】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
4、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交流点拨】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精读课文第3、4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 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2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
5、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交流点拨】表现人们对我国 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 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阅读课文第19段,试着赏析本 段文字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 ,“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
6、“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2本文作者能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你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儿?【交流点拨】很有价值感:舰载战斗机着舰是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并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不言而喻;很有层次感:.叙事完整,铺排有序;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文风平实,脉络直观;很有美感:.动态美 ,对海天环境的全 景描写,具有宏观上的壮美;对着舰细微动作的描写具备了微观上的细节之美;b.情感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 里行间 展现出了官兵的家国情怀;c.语言美,
7、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本文 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2拓展延伸:课外搜集其他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本节课趁着学生读后的高昂情绪,进 一步把问题交给学生:这篇文章属于新闻中的哪种体裁?学生很快给出“通讯”的答案。肯定他们的答案之后,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辨别一下新闻中“消息”“特写”“通讯”的异同。让大家简单讨论,然后选出优秀作品,本来觉得有些棘手的课文讲解,在学生的帮助下变得简单,连知识梳理也变得轻松。课堂,本就是属于学生的,把讲解、小结交给学生,师生反而收获了更多。以后,课堂还要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