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 资源ID:61058       资源大小:218.80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1、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

    2、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

    3、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 宋史 范纯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 /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答案

    4、D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荫”指的是祖先恩荫, “知”的意思是主持、担任。两个动作是并列的,应断开,故排除 B、C 两项; “永昭陵”指皇帝的陵墓, “京西转运使”为官职名,作“配”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因此排除 A 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 “株 ”,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

    5、 “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令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的最高官衔,明清时对县长官的称呼, “京兆尹”指首都一带的官员,它们都不是知府的简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

    6、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错,原文是王诜宴请辽使,纯礼主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5 分)译文: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5 分)译文: 答案 (1)(我)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2)愚人粗野无知

    7、,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务,致力;去,去除;虑,担心;岂,表反问语气,哪里,哪有。(2)村野,粗鄙;蔽罪,判罪,定罪;辜,辜负;好生,爱惜生灵。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 ”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贡奉平时的

    8、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回到朝中,他被任命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身份)出任遂州知府。沪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冷静地对待,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百姓在家里悬挂他的画像,把他像神仙一样供奉,称为“范公庵” 。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诛杀。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大多判处死罪,纯礼说:“因为纷乱的丝杀人,我不忍心。 ”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朝廷又任命他为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即位,(纯礼) 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知府。前任府尹治政苛刻

    9、严酷,范纯礼说:“宽厚和刚猛相互结合,这是圣人的教诲。(我)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因此一概以宽大处理事务。皇帝直接下诰命令审讯享泽村村民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到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见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桶匠抓住。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野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 ”皇帝说:“(这样做)凭什么告诫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要外面的人通过此事知道陛下不滥用刑罚,足够作为典范了。 ”徽宗听从了他的

    10、话。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 ”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崇福宫提举。崇宁五年,纯礼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去世时,享年七十六岁。二、(2017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

    11、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

    12、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 后汉书 赵憙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 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

    13、降之/不肯云/ 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 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 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四个选项的前三处断句均一致,从第四处开始不同。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舞阴大姓李氏不肯投降,皇帝派人去招降,他仍不肯投降,故应断为“不肯” ;“云”在此处意为“说” , “云”字以下为不肯投降的理由,故其前后均需断开,故排除 B、C 两项。在“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中, “孤孙”表示辈分

    14、(南阳赵氏家族单传的孙子), “憙”是人名,“孤孙憙”一起做该句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D 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 “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 “京师” ,现代泛指首都。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 “收考”指拘捕拷问。 “考

    15、”是“拷问”的意思,而非“考察,取证” 。A 项的“下车”和 D 项的“京师”在高中必修教材张衡传中出现过,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

    16、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憙忠于职守,死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中“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可知,将盗贼余党迁往异地的不是赵憙,而是皇上。另“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属无中生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5 分)译文: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5 分)译文: 答案 (1)皇上说: “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

    17、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专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省略句等。(1)重点词语:“枉”指“违犯” , “更”指“更换” , “欲”指“要求” , “复”指“再” 。(2) 重点词语:“大蝗”是词类活用, “出现蝗灾”的意思;“辄”指“就” ;“岁屡”指“连年” ;“年”指“收成” 。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人。赵憙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留下儿子,赵憙当时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结纳宾客,后来就去复仇。但是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能抵抗。赵憙认

    18、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为,就暂且放过他们离开了。临走前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应远远避开我。 ”更始帝刘玄即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帝就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等到引见后,就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到舞阴去,而李氏终于投降。光武帝刘秀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友善,多次写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到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

    19、(写给邓奉)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德行的人。 ”后来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前担任琅邪相,他强横不守法度兼并侵吞别人财产,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而没有被揭发,就不断地追查他们的奸情,拘捕拷问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他最终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光武帝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还想要说什么。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希望能让他活命。 ”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任为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和各郡一起讨伐捕捉,杀

    20、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称:“惩罚坏人只应限于他自身,可以把其余同党全部迁徙到离京城近的郡中。 ”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建武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爵位关内侯。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光武帝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想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建初五年,赵憙病重,汉章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他去世的时候,汉章帝前去祭吊。时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三、(2016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

    21、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

    22、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 宋史 曾公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23、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 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 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盗悉窜他境”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 “至夜户不闭”是

    24、曾公亮“为政有能声”的表现,C、D 两项均为“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显然不合适;“(使客)移书诘盗”是省略主语的连动结构,A 项断为“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显然语意和结构都不通。据此可得出答案。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

    25、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 “有司”应该指朝廷中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主管某部门的官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

    26、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曲解原文,原文“使(之)谕以指意”的意思是:朝廷派赵滋前去告谕皇上的旨意。是只派赵滋前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 分)译文: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 分)译文: 答案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

    27、苏轼曾私下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锡:通“赐” ,赐予。是:代词,这。虔:恭敬。安:心安。(2)从容:私下。救正:纠正弊病。持禄:保持禄位。固宠:加固宠幸。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县知县。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曾公亮设置闸门,将水排到曹娥江,百姓在这件事情上得到益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以至于晚上不用关大门。曾经有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上报:“我们境内没有窝藏盗贼,

    28、大概随从之人偷藏而已。 ”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公文法令,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储君,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盗取民田产银,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论处。曾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却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 ”为这件事坚持争论,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官员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说:“(事情)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29、”(朝廷)派赵滋前去告谕(皇上的) 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加封曾公亮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任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意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道:“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被任命为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兼管永兴军。过了一年,返回京城。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皇帝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正直厚道庄重,深沉周密,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当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知

    30、道皇上正偏向他,暗中为子孙考虑,凡是改革各事,一概听从,而表面上装作不同意。曾经派儿子曾孝宽参与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没有异议,这样皇帝更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谢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私下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专题内容考查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内容概括分析和句子翻译,同时要注意对实词的考查。考查形式单项选择,每题 3 分;主观题两个句子,每句 5 分。趋势分析2020 年,题型保持相对稳定。文章以人物传记类为主,但也不排除古代散文,如游记类、自序类、说理类等文章。题组 1 文言文断句对话断句法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杨

    31、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 韩非子 说林上)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解析 “曰”是对话标志词,可作为断句依据,其后一般断开。 “答曰”“弟子曰” ,两个“曰”字后可停顿。 “其故”是“问”的宾语, “问其故”后可停顿。参考译文杨朱路过宋国东

    32、面的旅社。旅社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宠,美丽的被冷落。杨朱问他是什么缘故,旅社中的老年男子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但是我并不觉得她美丽;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是我不觉得她丑陋。 ”杨朱对他的弟子说:“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哪里会不受喜爱呢!”语法断句法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季札)去齐, 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 之 执 政 侈 难 将 至 矣 政 必 及 子 子 为 政 慎 以 礼 不 然 郑 国 将 败。 ”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答案 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

    33、/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 郑国将败解析 这段文字中, “难” “政” “子” “然” “郑”等名词、代词, “至” “及”“为”等动词,都是重要的断句标志。名词、代词一般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一般断开。动词一般是句子的中心,找到动词,会更容易判断主语或宾语,从而判断断句位置。参考译文(季札)离开齐国 ,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穷奢极侈,大难将临,政权定落于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非常欣赏蘧瑗、史狗、史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无患。”虚词断句法用斜线(/)给下

    34、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 故 礼 之 若 此 其 甚 也 善 绻 得 道 之 士 也 得 道 之 人 不 可 骄 也 尧 论 其 德 行 达 智 而 弗 若 故 北 面 而 问 焉 此 之 谓 至 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答案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 “”为可断可不断处)解析 边读边译,然后根据句末语气词“也” “焉”断开一部分句子,再根据常用于句首的词“故” “此”断开一部分。参考译文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

    35、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绻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作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句式断句法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 礼 义 捐 廉 耻 非 一 朝 一 夕 之 故 然 而 松 柏 后 凋 于 岁 寒 鸡 鸣 不 已 于 风 雨 彼 昏 之 日 固 未 尝 无 独 醒 之 人 也!(节选自顾炎武廉耻)答案 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解析 这段文字中, “弃礼义”与“捐廉耻”皆为

    36、动宾结构,呈并列形式,要断开;“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松柏后凋于岁寒”与“鸡鸣不已于风雨”两句结构相同,都是介词结构后置,两句呈并列形式,应断开。参考译文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廉耻被抛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修辞断句法用斜线(/)为下面文言文断句。叶 廷 珪 云 余 幼 嗜 书 自 肄 业 郡 庠 牵 丝 入 仕 四 十 余 年 未 尝 释 卷 食 以 饴 口 怠 以 为 枕 士 大 夫 家 有 异 书 无 不 借 借 无 不 读 读 无 不 终 篇 而 后

    37、 止 长 恨 无 资 不 能 尽 传 写 间 作 数 十 大 册 择 其 可 用 者 手 抄 之 名 曰 海录 。(取材于初潭集)答案 叶廷珪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牵丝入仕/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 /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解析 先将此段通读几遍,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对称句式“食以饴口” “怠以为枕”和顶真修辞“有异书无不借” “借无不读” “读无不终篇而后止”断开几处,余下再仔细翻译、推断。参考译文叶廷珪说:“我从小酷爱读书,从在郡学修业,一直到步入仕途做官,四十多年不曾放下书卷。吃饭的时

    38、候读书觉得嘴里香甜,疲倦的时候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没有不借来的,借来没有不读的,读没有不读完全篇才终止的。常常遗憾(自己)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完。在那么多书里,挑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 ”题组 2 文化常识判断对错。错误的,说出错误原因。类型一:人的称谓 (含名、字、号)、年龄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答案 2字,又称“表字” ,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答案 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是出生后取的。3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答案 称

    39、自己往往称名,称他人名为不尊;称别人往往称字。4 “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答案 5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 18 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 16 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答案 “冠礼”为 20 岁, “笄礼”为 15 岁。6 “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 ,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答案 7 “自号” ,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

    40、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具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答案 8 “甫冠”指刚刚 2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 “豆蔻” “耄耋”等。( )答案 类型二:古代官职 (含官职的任免升降)、部门1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答案 2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答案 3比部,三国魏始设,为尚书列曹之一,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尚书、门下、内史(中书) 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答案 4国子监

    41、,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答案 5 “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答案 礼部主管“科举取士” 。6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即主试者。一般以朝廷名望大臣担任。( )答案 7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答案 8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答案 9 “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答案 10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

    42、。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答案 11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答案 “户籍”应由户部掌管。12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 “署”表代理、暂任官职。( )答案 13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答案 14擢,一般表示升官, “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 “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答案 类型三:天文历法1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 60 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答案 2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 “晦”指农历每月三十。( )答案

    43、“晦”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3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答案 4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 6 点前后, “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 点前后。( )答案 “辰时”指上午 7 点到 9 点,即上午 8 点前后。类型四:古代地理1燕,周朝诸侯国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 )答案 2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答案 3 “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答案

    44、4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答案 5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答案 6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答案 7京兆:指京师所在地区,也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京兆尹,即管理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 )答案 8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 ,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 ,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 。( )答案 “河汉”指的是“银河” ,人们

    45、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称为“河” 。类型五:科举制度1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答案 2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答案 3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答案 4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答案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5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 6太学,是

    46、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答案 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7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答案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 “魏明帝太和年间始”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8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答案 类型六:风俗礼仪1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答案 2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姬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故以姬为姓。( )答案 3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死亡

    47、有不同的称谓,称皇帝死为“崩” ,诸侯或大官死为“薨” 。( )答案 4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答案 5 “昆弟”指兄弟。成语“义结金兰” “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答案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6请老,告老,指官吏因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 ,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 “致政” “休政”等。( )答案 7 “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答案 “自发地”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是谄媚者或慑于其势者所为;奉祀

    48、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8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答案 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类型七:年号、庙号、谥号等1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答案 2 杜工部集(杜甫) 以官爵命名,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 贾谊) 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答案 3世祖章皇帝:“世祖”是皇帝的庙号, “章”是谥号。( )答案 4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起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将其即位的这一年称建元元年。( )答案 5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答案 题组 3 内容概括分析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