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地热供暖 B干冰升华 C钢铁生锈 D风力发电2开封灌汤小笼包是享誉国内外的传统名吃。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面粉 B麻油 C葱花 D瘦肉3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区兴建了一批水果和蔬菜生态园,它们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 )A淀粉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铁丝燃烧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pH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应该经过处理后
2、再排放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纯净物:煤、石油、冰水的混合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7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B正常雨水 pH5.6雨水能溶解空气中的 CO2,生成 H2CO3C50 mL 水与 5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
3、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7:229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 2+2NaOHNaClO+NaCl+H 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A+2 B+1 C0 D110氯化铵(NH 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11能在 pH1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AlCl 3、CuS
4、O 4、NaCl BBaCl 2、NaCl、NaOHCCaCl 2、Na 2CO3、AgNO 3 DK 2SO4、NaNO 3、NH 4Cl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 2时,将 13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入水 70g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1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 向混有 NaOH 的 NaHCO3 溶液滴入稀盐酸B 向 NaOH 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C 向饱和石灰
5、水中加入生石灰D 向 MnO2 固体上滴加过氧化氢溶液14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75g,使之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 82.7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15(2 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6(3 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名称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等质量的钠和铝,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 。
6、17(3 分)粗盐水中含有 MgCl2、CaCl 2、Na 2SO4 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 BaCl2、NaOH、Na 2CO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加入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 ,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最后进行蒸发结晶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18(3 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2)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过程中碳酸氢钙Ca(HCO 3) 2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确山打
7、铁花原理是融化的铁水在空气中燃烧,而将铁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铁丝不燃烧,将融化的铁水抛向空气中,却发现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请解释原因 。19(2 分)一定条件下,4.8gCH 4 与 16.0g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8gH2O、4.4gCO 2 和物质 X则 X 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 O2 与 X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3 分)已知 A、B、C、 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B、C 都是氧化物,D是一种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A 、B、D、E 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 “”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8、(1)若 A 属于盐,则 E 属于 ,C 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2)若 A 属于酸,则 D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0 分)21(2 分)请分析下列实验,并根据示例回答问题。示例:在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前者反应较慢,后者反应较快。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1)常温下,CuO 与稀 H2SO4 反应较慢,加热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2)将锌粒放入 10%的稀硫酸中,放出气泡较慢,如果将锌粒放入 20%的稀硫酸中,则放出气泡较快。22(2 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
9、装修工人用石灰乳刷墙,开始时墙面变得潮湿,过几天墙面变得又硬又白,请解释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请简述如何检验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23(3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装置 A、B、C 都可用来制取 O2,写出用装置 A 来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可用装置 B 或 C 来制取 CO2,装置 C 和 B 相比的优点是什么?(3)NO 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 O2 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 气体实验室中制取 NO 应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24(3 分)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
10、了白色粉末。甲同学和乙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a)可能是氢氧化钠 (b)可能是碳酸钠 (c)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1)甲同学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一种溶液后,排除了(a)的可能性。请你推测他所加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一种方案进行鉴定,确定其成分,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25(10 分)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B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
11、硬度小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利用图 1 装置探究 Cu、Ag、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该装置中金属片和溶液中的溶质应分别选择什么物质?(写出一组即可)向 AgNO3、 Al(NO 3) 3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4)利用图 2 装置可做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 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
12、为一氧化碳。B 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 D 装置内溶液的溶质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5)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 1.6kg 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理论上消耗铁粉的质量。2019 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
13、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热供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临高空心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文
14、昌鸡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桥头地瓜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嘉积鸭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5、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铁丝在 O2 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
16、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已有的水资源保护、水的性质以及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工业废水应该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正确;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故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D、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17、2:1,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种类可以判断化肥的种类C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常见的合成材料来分析【解答】解;A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C冰水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错误;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但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化肥的种类以及合成材料的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分析】A、根据金的性质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
18、化合生成碳酸分析;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结构分析判断。【解答】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由于金的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也不反应,故 A 解释不正确;B、正常雨水 pH5.6,是由于雨水能溶解空气中的 CO2,生成 H2CO3,故 B 正确;C、50 mL 水与 5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故 C 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性质不同,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可分析解答。8【分
19、析】反应前的四个分子为两种分子,其一为 1 个 C 原子和 1 个 O 原子构成的 CO分子,另一分子为 1 个 N 原子和 1 个 O 原子构成的 NO 分子;反应后生成三个分子也为两种分子,一是 2 个 N 原子构成的 N2 分子,另一为 1 个 C 原子和 2 个 O 原子构成的CO2 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 2+2C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列出的四种说法的正误。【解答】解:由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 2+2CO2;A、由方程式可知,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故 A 正确;B、反应前的 CO、NO 都是污染
20、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 N2 和 CO2 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故 B 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C 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 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28:(442)7:22,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决思路: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9【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故 Cl2
21、 中 Cl 的化合价为 0;NaCl 中 Cl 的化合价为1 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1 )+x+(2)0,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10【分析】A、根据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C、根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
22、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盐的特征、氮肥与复合肥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pH 为 11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23、;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pH 为 11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 。A、AlCl 3、CuSO 4 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分别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故选项错误。B、三种物质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CaCl 2 与 Na2CO3、AgNO 3 能结合成碳酸钙、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H 4Cl 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
24、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溶液是无色时,不能有带色的离子12【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C、有关的计算要准确;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正确;【解答】解: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25、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t 2时,将 13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入水 70g 错误,因为加入水70g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5%,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分析】A、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
26、盐酸,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B、根据随着稀盐酸的增多,溶液碱性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时,溶液就显酸性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分析【解答】解:A、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先发生盐酸与烧碱的中和反应,所以开始时没有气体生成,烧碱反应完后,滴入的盐酸与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纯碱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也是一定的,故正确;B、随着稀盐酸的增多,溶液碱性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时,溶液就显酸性,故错误;C、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
27、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D、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到纵横坐标轴的说明文字,这是对曲线所反应规律判断的依据,不可仅凭经验去解答14【分析】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75g,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盐酸可能有剩余,蒸发时剩余的盐酸挥发掉,故不能用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K 2C
28、O3+2HCl2KCl+H 2O+CO2 ,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K 2CO3+2HCl2KCl+H 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 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 60,差是 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1 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82.7g75
29、g7.7g,设原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 x,则 60:11x:7.7g,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 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4% 。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质量不变、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1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两者所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 CaO。故答案
30、为:氮气(或 N2); Ca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6【分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12 号元素是镁元素,根据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2,表示原子序数为 1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 12,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第三层上有 2 个电子,镁
31、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等质量的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所含的原子个数越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则等质量的钠和铝,所含原子数较多的是钠;答案:镁; ;钠(或 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加入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硫酸钠,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过量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钙和过量
32、氯化钡;过滤后,应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解答】解:加入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以上方案还需完善,原因: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补充: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最后进行蒸发结晶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故填: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原因: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补充: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
33、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3)根据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解:(1)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含钙镁离子化合物多的水为硬水,不含或含少量钙镁离子化合物的水是软水,煮沸过程中碳酸氢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钙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应填:Ca(HCO 3)2 CO2+H 2O+CaCO3(3)空气中铁水燃烧而铁丝不燃烧,因为铁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故填:铁水与氧气接触面积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故答案为:(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Ca(HCO 3)2 CO2+H 2O+CaCO3;(3)铁水与氧气接
34、触面积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点评】本题体现出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化学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解题。19【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X 的质量为:4.8g+16.0g10.8g4.4g5.6g;X 中碳元素质量为:4.8g 4.4g 2.4g,氢元素质量为:4.8g 10.8g0,氧元素质量为:16.0g10.8g 4.4g 3.2g;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烷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
35、O2 CO2+6H2O+2CO,该反应方程式中 O2 与一氧化碳化学计量数之比是5:2。故填:5.6;5:2;3CH 4+5O2 CO2+6H2O+2CO。【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0【分析】根据 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B、C 都是氧化物,D 是一种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所以 D 是氢氧化钙,A 、B、D、E 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C 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 A 是碳酸钙或酸,B 是二氧化碳,C 是
36、氧化钙或水,E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E 是碳酸钠或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B、C 都是氧化物,D 是一种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所以 D 是氢氧化钙,A 、B、D、E 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C 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 A 是碳酸钙或酸,B 是二氧化碳,C 是氧化钙或水,E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E 是碳酸钠或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1)若 A 属于盐,A 是碳酸钙,E 是盐酸,C 是氧化钙,则 E 属于酸,C 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干燥剂;(2)若 A 属于酸,
37、所以 D 是氢氧化钙,E 是碳酸钠,则 D 与 E 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 )2+Na2CO3CaCO 3+2NaOH故答案为:(1)酸,干燥剂;(2)Ca(OH) 2+Na2CO3CaCO 3+2NaOH【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0 分)21【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的差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常温下,CuO 与稀 H2SO4 反应较慢,
38、加热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将锌粒放入 10%的稀硫酸中,放出气泡较慢,如果将锌粒放入 20%的稀硫酸中,则放出气泡较快,说明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22【分析】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1)装修工人用石灰乳刷墙,开始时墙面变
39、得潮湿,过几天墙面变得又硬又白,原因: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 3+H 2O。(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答案为:Ca(OH) 2+CO2CaCO 3+H 2O;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3【分析】(1)根据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
40、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3)根据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 O2 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 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1)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装置 C 和 B 相比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液态的滴加速度,以便控制反应的速率;(3)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 O2 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气体,所以实验室中制取 NO 应
41、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F故答案为:(1)2KMnO 4 K2MnO4+MnO2+O2;(2)可以控制液态的滴加速度,以便控制反应的速率;(3)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4【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1)他所加的试剂是氯化钙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即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氯化钙溶液;产生白
42、色沉淀。(2)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滴加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滴加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25【分析】(1)根据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分析回答;(2)根
43、据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 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时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回答;(5)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硫酸铜的质量可求出铁的质量。【解答】解:(1)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 A 法正确;B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故 B 法正确;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
44、铝,故 C 说法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故 D 说法正确。(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 2O;(3) 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常用“三取中”的方法,即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边的金属反应。所以溶液可以取硫酸铜的溶液,金属片分别取锌片和银片。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铁氢铜银,故锌、铁不能与 Al(NO 3) 3溶液反应,而锌能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和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溶液;
45、当锌完全反应,铁再先后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由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说明了锌完全参加了反应,一定含有Al(NO 3) 3、Zn(NO 3) 2、Fe(NO 3) 2,可能含有 AgNO3;(4) B 装置玻璃管里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时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ADB。由于碳酸钠显碱性,所以探究 D 装置内溶液的溶质成分时,应取少量 D 装置中的
46、溶液,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或 BaCl2 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 Na2CO3 和 NaOH;若溶液没有变红色,则溶质为Na2CO3。(5)设理论上消耗铁粉的质量为 x。Fe+CuSO4Cu+FeSO 456 160x 1.6 kgx0.56 kg答为:(1)C;(2)Cu+2H 2SO4(浓) CuSO4+SO2+2H 2O;(3) Al、Ag、CuSO 4或 CuCl2,或 Cu(NO 3) 2溶液;一定含有 Al(NO 3) 3、Zn(NO 3) 2、Fe(NO 3) 2;(4) Fe2O3+3CO 2Fe+3CO2; ADB C; 取少量 D 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或 BaCl2 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 Na2CO3 和 NaOH;若溶液没有变红色,则溶质为Na2CO3。(5)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 0.56 kg。【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较好的完成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