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66850       资源大小:202.1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1、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

    2、不息的大系统, “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3、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 ,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提出“政者,正也” ,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 , “有道” ,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 ,亦即“中道” ,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三是“时中” 。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

    4、道。“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 “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 。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 。 “时”是流变不居, “中”是持守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 “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 “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 ,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随时世而变易” , “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 。由

    5、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摘编自余荣根中道:传统良法善治之道 ,见 2017 年 7 月 17 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B. “中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中和” 、 “中正” 、 “时中”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所以说, “中道”就是“和”之道。C. “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所以说, “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D. “中道”的另一

    6、基本涵义是“中正” , “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说, “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 “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透彻,结构谨严。B.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C. 文章从“中和” “中正” “时中”三个方面论述“中道” ,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道”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D. 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 “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3. 根据原文

    7、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B. “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言论及主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中道”精神,所以,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C. “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之道, “中道”是现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D.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道”思想。【答案】1. C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

    8、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为无中生有,对“时中”理解有偏差。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

    9、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说法不准确,其实,三方面平均用墨。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D“孔子思想最好的思想”说法太绝对。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诗几男子(节选)余秋雨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因

    10、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

    11、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 、 “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

    12、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及的常态存在。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

    13、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4. 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B. 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C. 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

    14、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D. 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投生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5. 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6. 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4. A 5. 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 6. 巧引诗句说唐诗。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巧比妙喻。把唐诗比作“玉

    15、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项,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说法错误,本文并无对比手法,且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故选 C。5. 试题分

    16、析:本题题目是“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能力。通读文章,可根据文章中“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唐诗对中国人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 、 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 “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 “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

    17、,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等信息,从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是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先指出运用了那种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在说唐诗时巧妙引用了诗句,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先指出这

    18、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文中具体例子进行分析。比如作者在说唐诗时巧妙引了“独钓寒江” “黄河白云间” “空山新雨后” “浔阳秋瑟” “月落乌啼” “羌笛孤城”等诗句,把唐诗说的既有画面感,而又不显得堆砌,同时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文章巧妙设喻,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文章十到十二段的段首运用“这个自己”构成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点睛: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文章运用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例句分析文章运用

    19、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第三步,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 年 1 月开始,黄海浅滩区开始出现了零星漂浮的绿藻,这已是黄海浒苔绿潮连续11 年爆发了;进入 6 月,同时又出现了马尾藻金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黄海“三潮”齐发。其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从大的方向来说有两方面:一是海水富营养化,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哪种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人类活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责任不可推卸。除了“彩潮”来袭, “海洋 PM2.5”也是海洋环保的一大劲敌。微塑料和海漂垃圾被称为“海洋里的 PM2.5”。据统计,全世界每

    20、年有超过 800 万吨塑料被遗弃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 80%,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预计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类总和。(摘编自半月谈2017 年第 18 期)材料二:(摘编自2016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016 年,全国近岸海域平均富营养化指数(E)为0.98。材料三:当前,我国海洋治理体系构建正处于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上看,2015年 9 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

    21、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将海洋和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列为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海洋秩序体系原则上明确各国可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利益冲突和矛盾,但海上溢油、跨界污染、新型污染物、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成为挑战海洋秩序发展的难点。从国内来看,海洋经济发展面临转型与结构性调整,正进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深化阶段。资源能源约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技革命、海洋权益维护,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等对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治理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中国海洋报2017 年 10 月)材料四: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发布全国科技兴海规划(_7_)年) ,该规划为实现目

    22、标提出了“新引擎” “新动力” “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端化,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系列化,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工程化,推动海洋新材料适用化。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力: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应用,强化海洋环境保障技术应用,强化极地、大洋和海洋维权执法技术应用示范。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形成海洋科技服务新能力:构建创新成果源头供给网络,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创新平台,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兴海服务能力。“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最佳窗口期,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

    23、加强海洋调查观测,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紧密融合,引领形成海洋强国建设新局面。(摘编自中国海洋在线2016 年 12 月,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海水富营养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但哪个因素更大日前尚无定论。B. 较之 2015 年,2016 年大部分大海洋的富营养化指数有所降低,但 2017 年黄海依然“三潮”齐发,有待治理。C. 构建海洋治理体系,各国可以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而国内正进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深化阶段。D.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主要提出了“新引擎” “新动力” “新能力”三方面的目

    24、标,并逐步细化科技兴海的每项要求。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 800 万吨塑料被遗弃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 80%,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类总和。B. 东海尤其是上海海域的富营养化、跨界污染、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是目前国内及国际方面海洋治理的难点。C.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海洋发展事业,强化海洋生态方面的环境保护,是“十三五”科技兴海规划的核心之处。D. 海洋强国建设的新局面,必须要依靠科技兴海战略,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紧密融合。E. 科技兴海战略的强化程度,国际国内海洋治理整体体系的构建程度,决定了海水富

    25、营养化指数的降低程度。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们在海洋环保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7. A 8. BD 9. 国家:与国际联合,共同治理海洋跨界污染问题,尽可能地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配合“十三五”规划,制定相关制度规划;科技兴海,海洋环保治理向深层拓展。【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错误, “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说法错误,材料一中的原文是“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方面” 。B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显示及对材料一内容的概括,可知分析正确。C 项正确,根据对材料三内容的概括,可知分析正确。D 项正确,根据材料四,可知分析正

    26、确。故答案为A 项。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A 项断章取义, “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将超过鱼类总和”说法有误,没有将材料一中“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考虑进去;B 项,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现象和原因,可知正确;C 项, “核心之处”于文无据;D 项,依据材料四最后一段可知分析正确;E 项,说法过于绝对,海洋的治理,需要科技兴海,需要与国际合作,但这两者不一定起到决定性作用。故答案为 B、D 项。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做这类题时,首先要搜索答题区域,筛选相应的句子进行概括。本题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三、材料四,可以依据“从国际上

    27、看” “从国内来看” ,以及国家的“兴海战略”这几方面来概括。另外,从材料三提到的“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也可看出,海洋治理问题,也需要个人意识的提升。把这些概括成点即可得出答案。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

    28、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赀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至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

    29、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彷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 )姁姁(x):和蔼亲切的样子。 缉纑:制作麻纱 洒然:整齐貌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B.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

    30、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C.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D.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有光(15061571) ,字煕甫,号震川,昆山人。明代散文家, “唐宋派”代表人物。B. 弘治:弘治是明孝宗的庙号。称呼皇帝可用谥号,如汉武帝;也可用年号,如乾隆;也可用庙号。C. 讳:名。封建时代不应直称的尊长的名字称讳。D.

    31、太学生:太学的学生。太学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在明代就是国子监。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先妣事略是明代作者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作者拾取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B. 归有光的外祖父凭财产而在当地有势力,为人注重简易朴实。外祖父常常和谐亲切跟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C. 归有光的母亲对归有光要求严格,经常半夜醒来时叫归有光高声背诵孝经 ,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D. 归有光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母亲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

    32、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13.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翻译: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B.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翻译: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间的通道架在半空,没有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C.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翻译: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最后铿的一声停下来,曾皙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为政才能不一样。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家人延

    33、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2)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答案】10. C 11. B 12. C 13. D 14. (1)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 (2) (先母)对待佣人有恩惠, (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解析】10. 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正确断句)的能力。先判断四个选项的相异处,再分析相异处的前后内容,判断哪个选项更合理。判断时,要注意句子主语、谓语、宾语之间的关系。解答该题先理解句意“过一

    34、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 ”所以“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中“女” “子”之间应断开, “殇”是谓语,“一人”作宾语,因此不能断开, “又逾年” “逾年”表示时间的词单独成句,因此可排除其它几项。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题干要求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实际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解题时要借助语境理解,B 项“弘治是明孝宗的庙号。 ”表述错误,弘治是明孝宗的年号。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寻找细微差别,C 项

    35、高声背诵孝经错,原文是“促有光暗诵孝经 ”应是低声背诵。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D 项正确翻译为: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话中得分点:“延” ,邀请;“以” ,因为;“肖”:像。第二句得分点:“遇” ,对待;“棰楚” ,被责打。参考译文:亡母周孺人,在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

    36、嫁到夫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时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口气喝完,失声变哑,不能说话。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

    37、:“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往南一直到桥,沿着小港向东。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凭财产而在当地有势力,为人注重简易朴实。外祖父常常和谐亲切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象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

    38、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间间房里整齐清洁。待佣人很好,即使到了非要棍打条抽的地步,也不忍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在半夜醒来,就叫我低声背诵孝经 ,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聘定的。一年以后我

    39、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淇上送赵仙舟王 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5. 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王维善于用绚丽的语言表达幽深的意蕴和深挚的感情,这首送别诗尤是。B.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写短暂的相逢后不得不面对分别,一笑一泣之中,写出诗人与友人刚刚相逢又要匆匆别离的伤感和痛苦。C. “祖帐已伤离

    40、,荒城复愁入”也是在叙别,写诗人面对友人离去时备感离伤的情景。D.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写日暮天寒、山凉水急,以此表现诗人开阔的心境。E.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两句中连用两个“君”字,似在与友人亲切地对话,实际上友人的船已经走远,这只是诗人的默默自语。16. 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效果。【答案】15. AD 16. 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 “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解析】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1、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 项, “绚丽的语言”错。王维的诗用语简单自然,常用白描的手法,无须浓墨重彩,即创造出空旷幽远、凄凉寂寥的意境,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这首诗即体现了王维诗歌的显著特点。D 项, “表现诗人开阔的心境”错。这两句景物描写体现了一种苍凉凄冷的意境,诗人伫立江边,眼中充满哀伤,面目肃然,心境是凄凉的,而非开阔。.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

    42、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杜牧阿房宫赋中总结秦国灭亡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2) 黄鹤楼中,运用对偶手法写黄鹤楼远处环境之美的句子是“_,_” 。(3) 答谢中书书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写水流清澈的句子是“_”。【答案】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晴川历历汉阳树 (4). 芳草萋萋鹦鹉洲 (5). 清流见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43、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本题考查的几句默写都是理解性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意义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如:鉴、历、萋、洲等词容易写错。第卷 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18. (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中外宾客。游客一到西安,下车伊始就直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饱眼福。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对于美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

    44、忍卒读。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而已,何必凡事都要锱铢必较呢?处于豆蔻年华的当代高中生,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切不可辜负了大好时光。晋代石崇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家中亭台遍地,楼榭高耸。可惜,这种鼎铛玉石的生活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尘土了。A. B. C. D. 【答案】A19. (改编)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B.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C. 频繁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不仅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而且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

    45、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安全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D. 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间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B 项搭配不当, “脸上”不能是“晴雨表” ,应该改为“脸” 。C 项语序不当,应是“不仅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而且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 。D 项句式杂糅,删去“渗透其中”或“承载了”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

    46、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20. (原创)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碰到诗, ,诗没有找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诗在拯救我的同时, 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一千个自己) 。 ,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 ”这段话是牛汉对自己做人与写诗关系的真诚表述。诗人的一生是与苦难相伴的一生。苦难摧残了他的身体, 没能瓦解他的斗志,扭曲他的灵魂。这是 在苦难的日子里,有诗相伴。 A

    47、因为 或者说 / 于是 可 由于B 如果 或者说 也 于是 却 因为C 因为 比如说 也 因此 可 由于D / 或者说 也 因此 但 因为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关联词,需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熟读语段, “ 没有碰到诗, ,诗没有找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这句话是一种假设情况,因此应选“如果” ;第处“没有碰到诗, ,诗没有找寻到我”是两种并列情况,因此选“或者说” ;“诗在拯救我的同时, 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一千个自己) 。 ”是递进关系,因此选“也” ;“ ,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 ”表示结果;“

    48、苦难摧残了他的身体, 没能瓦解他的斗志,扭曲他的灵魂。 ” 处表示转折,用排除法可选出答案。2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听闻舍弟高考成绩优异,被北京大学录取,可喜可贺,一点薄礼,不成敬意,切勿推辞。B. 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可惜鄙人公务缠身,不能赏光,还望海涵,来日再登门道喜。C. 教师节期间,校长一行人前去看望老教师王某,王老师说:“老朽退休多年,不曾见弃,感谢诸君厚爱。 ”D. 李某带着自己的新作拜访当年的老师,说道:“奉上拙作一部,敬请拜读,专候恩师宝贵意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A 项, “舍弟”错。B 项, “赏光”错。D 项, “拜读”是敬辞,用于自己读别人的文章。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思考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_。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引发自己的思考。能通过接受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通过分析思考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