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1. 下列在厨房中的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切黄瓜 C. 酿米酒 D. 磨豆浆2. 下列物质中,性质稳定,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是( )A. He B. C. D. O2 N2 H23.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A. 钙 B. 铁 C. 碘 D. 硒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生铁 B. 液态氧 C. 水泥砂浆 D. 洁净的空气5.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A. 牙膏 : B. 鸡蛋清 :(pH8 9) (pH7 8)C. 肥皂
2、 : D. 炉具清洁剂 :(pH10 11) (pH12 13)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生成二氧化碳 B. 镁条:生成黑色固体C. 磷粉:产生白烟 D. 硫粉:产生淡蓝色火焰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闻气体C. 检查气密性 D. 蒸发食盐水8.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A. B. C. D. 9.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B垃圾处理aCO 2增多-酸雨bSO 2排放-温室效应a焚烧秸秆-减轻
3、雾霾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C爱护水资源 D能源利用a活性炭-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b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a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b发现可燃冰-无能源危机A. A B. B C. C D. D10. 下列关于反应 C+2H2SO4(浓) CO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 SO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和 X 的质量比为 11:16CO2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 0 价变为 价+411. 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 区分 溶液和MnO2 5%H2O2 H2O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和N2 CO2C.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
4、浓硫酸有腐蚀性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12.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提纯中,所选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方法和所加试剂选项 实验目的方法一 方法二A 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铵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B 鉴别棉线与羊毛线 点燃,闻气味,观灰烬 观察颜色C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 加适量盐酸 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D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加足量的水,过滤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A. A B. B C. C D. D13. 现有 wg 含有 CuO 和 ZnO 的固体粉末,欲测定 CuO 的质量分数。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已知 ZnO 在进行下述化学
5、反应时,原理与 CuO 相似)( )A. 将混合物与足量 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 agH2B. 将混合物与足量 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测出 NaOH 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 bgC.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 cgD.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 dg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4. 物质 X 与 Ba(OH) 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 2=Y+Cu(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6、可能是酸 B. X 可能是 Cu(NO3)2C. X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Y 和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7315.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常温下,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放热反应B. 乙和丙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 、 、 都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6. 现有石油、金刚石、氮气、硫酸、碳酸氢钠、熟石灰等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2)
7、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_。(3)可作金属焊接保护气的是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5)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6)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17. 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试管 b 中的气体是_,a 和 b 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_。(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18.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组成。(2)生活中:铁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铁的_性。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方法
8、是_。(3)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4)活动性:现有 X、Y、Z 三种金属,已知:X+YSO 4=XSO4+YY+H 2SO4不反应Y+2ZNO 3=Y(NO 3)+2Z,则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 分别是_(填序号)。AZn、Mg、Ag BMg、Fe、Ag CZn、Cu、Ag DFe、Zn、Ag(5)工业上:用 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 6%的生铁质量为_t(结果精确到 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锌与稀硫酸反应_。(2)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_。
9、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 1 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表示的是阳离子 (填序号,下同)_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ABCD 表示的是_种不同元素。(2)如图 2 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1.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填序号)A乙醇 B香油 C面粉 D淀粉(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_(填序号)。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3)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固体 M 是这 2 种物质中的一种。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t 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烧杯 I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固体 M 是_。下列关于图二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中溶液的质量是 160gbI、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c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d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4)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 100g 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2. 如图中的 AF 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2)若实
11、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把生成的气体从_(填“b”或“c”)通入 F 装置,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4)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顿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_(“上部”、“中部”或“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23.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 NaOH 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操作如下:(1)呈蓝色的溶液为 CuSO4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CuSO4溶液,可鉴别
12、出 NaOH 溶液和 BaCl2溶液。鉴别出 NaOH 溶液的现象是_。(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 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A,Ba(OH) 2溶液 BAgNO 3溶液 CMg D酚酞溶液24. 有一包固体粉末样品 M,可能含氧化铜、氧化铝、铜、铝、碳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样品 M 的组成,某化学兴趣
13、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气体是_。(2)向固体 B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样品 M 中可确定的物质为_(填化学式,下同)。(4)蓝色溶液 G 中一定含有大量的阴离子为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5. 菠萝能发散出特殊的香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戊酸乙酯(C 7H14O2)。根据戊酸乙酯的化学式计算(1)一个戊酸乙酯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2)戊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戊酸乙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最简比);(4)13g 戊酸乙酯中含有_g 碳元素的质量。26. 现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取 26g 该混合物加入足量水
14、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 2.33g。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若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2%的硫酸钠溶液配制成 28.4%硫酸钠溶液,需要蒸发水的质量。答案和解析1.C【解析】解:A、拉面条只是将其拉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切黄瓜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酿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磨豆浆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C。本题
15、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A【解析】解:稀有气体性质稳定、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He 属于稀有气体,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故选: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可以根据每种物质的具体性质去选择物质的用途。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3.C【解析】解:碘是合
16、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B【解析】解:A、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水泥砂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生铁、水泥砂浆、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
17、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B【解析】解:A、牙膏的 pH 为 89,大于 7,显碱性。 B、鸡蛋清的 pH 为 78,显中性或碱性。 C、肥皂的 pH 为 1011,大于 7,显碱性。 D、炉具清洁剂的 pH 为 1213,大于 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小,碱性越弱,鸡蛋清的 pH 最小,碱性最弱。 故选:B。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
18、,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C【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
19、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A【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20、,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D【解析】解:本题涉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原
21、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但是,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要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故选:D。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9.C【解析】解:A、二氧化硫增多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故 A 错误; B、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引起雾霾,焚烧秸秆-减轻雾霾说法错误;回收废电池有利于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土
22、壤,故 B 错误; C、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故 C 正确; D、乙醇汽油可减少污染,不是无尾气污染;发现可燃冰可缓解能源危机,不是无能源危机;故 D 错误; 故选:C。A、二氧化硫增多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 B、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引起雾霾;回收废电池有利于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土壤; C、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 D、车用乙醇汽油减少尾气污染;可燃冰可缓解能源危机。本题考查多个知识点,但难度不大,细心分析解答即可。10.D【解析】解:A、由 C+2H2SO4(浓) CO2+2X+2H 2O
23、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 1 个,氢原子都是 4 个,反应前硫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 8 个,反应后应该是 8 个,其中 4个包含在 2X 中,X 的化学式是 S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CO 2和 X 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是 0,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化合价是+4,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 0 价变为+4 价,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
24、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A【解析】解:A、取样品,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选项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
25、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C【解析】解:A、加熟石灰粉末,研磨,两种物质都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不能鉴别两种物质; 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铵,可以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B、点燃,缩成小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
26、是羊毛线,形成散灰、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棉线,可以用点燃,闻气味,观灰烬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棉线和羊毛线都是白色固体,因此不能用观察颜色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C、加适量盐酸,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该方法可以除去碳酸钾;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得到氯化钾溶液,该方法可以除去碳酸钾; D、氧化铜和碳粉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加入水、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碳粉; 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方法不能除去碳粉。 故选:C。氨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羊毛线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
27、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3.D【解析】解:A、设 CuO 和 Fe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ymol,则有 80x+72y=wg,64x+65y=ag,可以计算出 CuO 质量分数,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混合物在高温下通入足量 CO 气体,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测出 NaOH 溶液质量的增加值(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 CuO 和 Fe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ymol,则有 80x+72
28、y=wg,( +)mol44g/mol=bg,可以计算出 CuO 质量分数,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氧化铜、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铜、硫酸锌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分别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锌沉淀,与 A、B 选项同理,可以计算出 CuO 质量分数,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氧化铜、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铜、硫酸锌溶液,加入足量铁粉,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但铁粉足量,反应后有剩余,无法确定生成铜的质量,不能计算出 CuO 质量分数,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高温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
29、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BD【解析】解:A、X 不可能是酸,这是因为如果是酸,不能产生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X 可能是 Cu(NO 3) 2,这是因为硝酸铜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钡,该选项说法正确;C、X 不可能是单质,这是因为单质不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Y 和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71-98=73,该
30、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5.CD【解析】解:A、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B、乙和丙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一氧化碳不能;故选项错误; C、固体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
31、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都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CD。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常温下,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因此乙是一氧化碳;固体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因此甲是碳,丙是二氧化碳。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
32、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6. 【解析】解:(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故填:; (2)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故填:;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填:; (4)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 (5)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硫酸,故填:; (6)碳酸氢钠可以与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填:; 答案:(1);(2);(3);(4);(5);(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33、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17.H2O 氧气 2:1 硬水【解析】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表示为:H 2O; (2)图中试管 b 连接的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少,故为氧气;a 和 b 中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3)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故答案为:(1)H 2O;(2)氧气;2:1;(3)硬水。(1)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析; (2)根据水电解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
34、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18.铁元素 铁原子 延展 隔绝氧气和水 3Fe+2O 2 Fe3O4 C 595.7点燃 -【解析】解:(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铁元素组成;从微观看,铁由铁原子组成。故填:铁元素;铁原子。(2)生活中:铁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铁的延展性;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方法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延展;隔绝氧气和水。(3)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 2 Fe3O4。故填:3Fe+2O 2 Fe3O4。(4)X+YSO 4=XSO4+Y,说明 X
35、比 Y 活泼,Y+H 2SO4不反应,说明 Y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Y+2ZNO3=Y(NO 3)+2Z,说明 Y 比 Z 活泼,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 分别是 Zn、Cu、Ag。故填:C。(5)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 6%的生铁质量为:(1000t80% )(1-6%)=595.7t,故填:595.7。铁由铁元素组成;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铁生锈条件: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Zn+H2SO4=ZnSO4+H2 4P+5O 2 2P2O5
36、HCl+NaOH=NaCl+H2O点燃 -【解析】解:(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SO4ZnSO 4+H2。(2)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 2P2O5。(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 2O。故答案为:(1)Zn+H 2SO4ZnSO 4+H2;(2)4P+5O 2 2P2O5;(3)HCl+NaOHNaCl+H 2O。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
37、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0.B AB 3 2H2S+3O2 2SO2+2H2O一定条件 -【解析】解:(1)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 B 属于阳离子;故填: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 AB 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 ABCD 表示的是 3 种不同元素;故填:3;(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故填:2H2S+3O2 2SO2+2H2O。(1)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
38、信息、元素的概念来分析;(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21.A B 40g 30% 氯化铵 ac 92g【解析】解:(1)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乙醇,故选:A;(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物质是硝酸铵,故选:B;(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40g;烧杯 I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0%;t 2时的溶液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所以固体 M 是氯化铵;a、140g 的水加入 60g 溶质,蒸发 40g
39、 的水,所以中溶液的质量是 160g,故正确;b、I、中,II、中上层清液都是饱和溶液,故错误;c、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故正确;d、容器底部的固体质量不能确定,所以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误;故选:ac;(4)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 100g 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依据氢元素守恒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 =1.8g,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 100g-9.8g+1.8g=92g。故答案为:(1)A;(2)B;(3)40g;30%;氯化铵;ac;(4)92g。根据固体的
40、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长颈漏斗 A 2KMnO 4 K2MnO4+MnO2+O2 BC CaCO 3+2HCl=CaCl2+H2O+CO2 b 底部-【解析】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
41、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A;2KMnO 4 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并且长进短出;故答案为:BC;CaCO 3+2HCl=CaCl2+H2O+CO2;b;(4)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顿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防止药品粘在管口和管壁上;故答案为:底部;(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
42、药品;(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顿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药品的取用等,综
43、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3.产生蓝色沉淀 H 2SO4+BaCl2=BaSO4+2HCl NaCl C【解析】解:(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 (2)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填:H 2SO4+BaCl2BaSO 4+2HCl; (3)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说明不含有铜离子,即氢氧化铜全部被过滤出去,即滤液中不含有酸,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 N
44、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钡离子,溶液中不含有盐酸,故不能与镁或是氧化铜反应,没有现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硫酸根离子不确定是否过量,加氢氧化钡现象不确定。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NaCl;C。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不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的物质加入到其他试剂中,根据现象的不同逐步进行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首先鉴别出有颜色的物质,再用该物质鉴别出其他的物质,然后再用鉴别出来的物质进行鉴别,依次进行。24.氢气 Cu+2AgNO 3=Cu(NO 3) 2+2Ag
45、 Al、Cu、C NO 3-【解析】解:(1)样品 M 加过量的盐酸,有气体 A 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因此 A 是氢气;故答案为:氢气; (2)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蓝色溶液和银,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2AgNO 3=Cu(NO 3) 2+2Ag; (3)样品 M 加过量的盐酸,有气体 A 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蓝色溶液和银,因此固体 B 中一定有铜,E 中有硝酸铜溶液;固体 D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因此固体 D 是碳,属于样品 M 中有铜、碳;样品 M 中可确定的物质为:铝、铜、碳;故答案为:Al、
46、Cu、C; (4)蓝色溶液 G 中一定含有大量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故答案为:NO 3-;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样品 M 加过量的盐酸,有气体 A 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因此 A 是氢气;过滤得到固体 B 和无色滤液 C,因此样品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固体B 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得到固体 D 和蓝色溶液 E,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蓝色溶液和银,因此固体 B 中一定有铜,E 中有硝酸铜溶液;固体 D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因此固体 D 是碳,属于样品 M 中有铜、碳;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 F 是氯化银
47、,G 中一定含有大量的硝酸根离子。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25.23 130 6:1 8.4【解析】解:(1)一个戊酸乙酯(C 7H14O2)分子中含有 7+14+2=23 个原子;(2)戊酸乙酯(C 7H1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7+114+162=130;(3)戊酸乙酯(C 7H14O2)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6:1;(4)13g 戊酸乙酯(C 7H14O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有 13g =8.4g故答案为:(1)23;(2)130;(3)6:1;(4)8.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26.解:设加入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x,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y。BaCl2+Na2SO4=BaSO4+2NaCl208 142 23326g(1-y) 14.2%x 2.33g= =20826g(1-x)14214.2%x2332.33gx=10g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