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创新讲义(含答案)

    • 资源ID:67198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创新讲义(含答案)

    1、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近代以来报刊业、影视业和互联网兴起、发展的主要史实。2分析报刊业、影视业和互联网等各传媒业的主要特点。3探究报刊业、影视业和互联网等各传媒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一、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 时期 表现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形成19 世纪 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 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 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发展新中国成立

    2、后人民日报 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 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繁荣 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3)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4)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5)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2电视事

    3、业(1)诞生: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3)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 20 世纪 60 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影响(1)互联网使

    4、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思考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刊?提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它也是近代西方文明和近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思考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 ”这说明当时报纸有何功能?提示:报纸具有传递信息、开阔民

    5、众视野的社会功能。思考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http:/。 “1905”有何寓意?提示: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的电影事业从此起步。思考 结合如图漫画,说说广大青少年应如何面对互联网“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诱惑。提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输送营养的同时也带来有毒物质。我们应当学会辨别,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避免或减少它的不利影响。小结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主题一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

    6、(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2特点(1)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和侵入由外国人创办的。(2)“报” “刊”不分。中国近代所谓报,实际上既指报,也包括各种期刊。(3)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报刊都是为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创办的。3影响(1)报刊是重要的新闻媒介,时效性较强,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7、。(2)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报刊对当时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史料印证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一反映出近代有识之士提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材料二 至 1905 年 5 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 共有报纸约 240 种,上海出过 119 种。在上海

    8、出过的报纸中,国人办报 72 种,外商报纸 34 种,教会报纸 5 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 31 种。据大公报(1905 年)材料二反映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化;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办下去。材料三 1912 年,孙中山感叹道:“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 ”思考:据材料三分析报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提示:报纸能够制造舆论,推动革命。对点巩固1安庆是安徽近代报刊的发源地和集中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后,安庆先后出现众多进步报刊,如安徽俗话报 安徽通俗公报 安庆日报 爱国新报 安徽白话报 共和急进报等。这些报刊对

    9、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减少文盲 传播新知A B C D解析:选 C 近代报刊主要起到传播新知、介绍时事、发表评论等作用,还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导向、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但报刊不能起到减少文盲的作用,不合题意。故选 C 项。主题二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1原因(1)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3)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影响(1)积极方面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

    10、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2)消极方面:互联网在产生便利的同时,也发生了形形色色

    11、的网络犯罪,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对人们的财产和安全造成隐患;对于自制力不强的部分人群,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危害家庭与社会;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有众多的垃圾、色清、反动言论等信息,并且侵权事件屡屡发生。网络的安全和成长还有待整合与提高。史料印证材料一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材料一反映了互联网发展迅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经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 巴雷特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地和最大限度地获取

    12、信息。材料二 思考: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提示:网上信息量大,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淫秽色情、诈骗等负面影响便会乘机而入,影响社会,特别是对好奇心强而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影响更大。对点巩固2互联网的发展和日趋普及,在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其“负面影响”不包括( )A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遨游天下的机会B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活动日趋严重C部分人沉迷于网络虚拟社会而不能自拔D垃圾信息、色情信息、反动言论泛滥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对互联网影响的认识,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网络犯罪、沉迷于网络虚拟社会、垃圾信息

    13、等都是负面影响,B 、C 、D 三项均排除,A 项是互联网对人类的积极影响。题组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11908 年 5 月 26 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 、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解析:选 C 题干反映了大公报 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社会和商业资讯,C项正确。A、B、D 三项无法直接从材料中得出。21919 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

    14、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解析:选 B 报刊的社会功能较多,可以传播时事新闻,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也可以通达民情。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专门报道反映的是传播时事新闻,B 项正确。A项错在“声像俱备” ,C、D 两项中的社会功能在本题中得不到体现。3近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报刊杂志 B电报电话C电影电视 D火车飞机解析:选 A 本题考查识记分

    15、析能力。 B、C、D 三项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均晚于 A 项,故 A 项正确。题组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41896 年 8 月 10 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 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 “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识能力。材料显示清末上海徐园的夜生活的娱乐活动其中有:猜灯谜、看电影和变戏法。与此对应的说法,只有 B 项是吻合的。5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标志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 )A 渔光

    16、曲 B 定军山C 姊妹花 D 风云儿女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61958 年 5 月 1 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 7 时 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北京电视台B上海电视台C江苏电视台D哈尔滨电视台解析:选 A 1958 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题组三 互联网的兴起7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微博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 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 1 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 1

    17、0 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 100 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 1 000 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价造势的主动性大解析:选 A “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受众, “粉丝”数量多说明受众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B、C、D 三项不是题干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8用 Email 发邮件、用博客写日记、用微信沟通,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反映( )A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B传统交流方式被完全抛弃C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人们的生活习惯完全西化解析:选 C “发邮件” “写日记 ”“沟通”是指生活与交往方式,互联网在改变着这一切。A、B、D 三项说法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创新讲义(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