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案 8 诗经两首(2)本练案共 2 页,满分 44 分,时间 40 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1 分) 导 学 号 30994232秋风(其二)杜 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CE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 “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
2、,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解析】 C “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 ”理解有误, “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E.“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理解有误,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 “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
3、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 “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导 学 号 30994046楚江怀古(其一) 注马 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 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
4、,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龙阳( 今湖南汉寿)尉。这首诗为其南渡湘江洞庭时所作。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D )A诗题“怀古” ,实际并未怀古,而是借泛游楚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B诗中“微阳” “猿啼” “乱流 ”等萧瑟清冷的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C尾联写诗人想起了屈原 九歌中的“云中君” ,于是感慨丛生。D尾联中“竟夕”写自己在傍晚时分竟然产生了悲秋之情,有出乎意料的意味。E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解析】 A 项, “实际并未怀古 ”不正确,诗人凭吊屈原,照应了诗题的“怀古” 。D 项,对“竟夕”的理解不正确, “竟夕”的意思是“
5、整个晚上” ,也并没有“出乎意料的意味” 。答 D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其它选项不给分。4颈联被认为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联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 分)答: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2 分) “广泽生明月 ”,广阔的洞庭湖是静的, “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写出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该句以动写静,表现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1 分 )“苍山夹乱流” , “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的苍茫,江流的喧闹。(1 分) 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广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
6、分)( 意思对即可,答白描亦可酌情给分)【解析】 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渲染” “衬托”“白描”等方面。结合题干提问角度,先答出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导 学 号 30994047重 阳高 适节物惊心两鬓华 ,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 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 ,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注】 华:白发。已:停止。就:接近,将要。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7、BC )A首联“两鬓华”表达了诗人对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B颔联“百年将半”抒发了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C颈联将“白衣”和“乌帽 ”突出表现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D尾联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E全诗风格清微婉约,感情细腻低回,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解析】 通读全诗,从中品味出诗人的情感。BC 两项表达的的感情应该互换一下。6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 分)答:用典。 “东篱”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深化了诗歌主题。借景抒情。借菊花未开,表达心情的寥落,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闷,抒
8、发诗人的悲戚之绪。对比。将诗人门前的冷清与达官显宦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窘困。【解析】 这首诗首联“东篱空绕未开花”中的“东篱”应是运用典故, “未开花”“噪暮鸦”这些景物描写中又暗含着诗人的情感,而“独坐”则主要运用了对比。作答时,要注意分析表达效果。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 分) 导 学 号 30994048贼平注 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 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7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CE )A首联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
9、,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 ,形成鲜明对比。B诗人先写和友人的遭遇,后面则写想象中友人北还的情景,这是典型的虚实结合的手法。C颔联首句虚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实写“旧国”青山如故。D尾联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看到景物侧面表现心中的寂寞、艰辛,同时也有直接写愁容满面。E全诗风格清新婉约,感情细腻低回,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情怀,别具特色。【解析】 C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E语言含蓄蕴藉,不是直抒胸臆。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其它选项不给分。8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答:(1)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 战争)的痛恨之情。(2)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3) 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4)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5)对岁月易逝,人生多舛的感慨。【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较为复杂的,由于安史之乱,诗人客居他乡,既有对国破的忧虑,又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