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安市吴起县二校联考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基础卷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
2、格特点。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 ,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 ,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
3、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 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 “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 “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 ,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
4、“前途渐就窄” ,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是很中肯的评论。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语出文心雕龙 )的时髦
5、作品所能比拟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B.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C. 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D.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B. 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C. 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
6、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D. 文章按“总分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B. 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C. 陶诗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 )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D. 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答案】1. C 2. B 3. A【解
7、析】【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曲解文意,原文中“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B 项“全都平白如话”以偏概全, 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 ,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所有的诗歌;D项“受到时人的推崇”于文无据。故选 C。【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B 项, “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不合文意,根据第五段第一句可知,文
8、中举例是为了说明“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 ,意在指出陶渊明作诗技艺高超。故选 B。【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 “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不合语境,与文中所说的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 “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故选 A。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微笑的鸭子包利民当家家户户的炊烟依次消散,太阳便已爬到了东边树林的梢上。这个时候,丫崽便赶着一大群鸭子去村西的小河边了。十二岁的丫崽跟在那些蹒跚的鸭子后面,笑容满面。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丫崽本是孤儿,后被村里的李家夫妇领养,那一年
9、,她才三岁。这个女孩的到来,并没有给这对不育的夫妇带来什么欢乐,不过李家夫妇对她尚好。丫崽五岁的时候,她终于为这个家里带来了天大的惊喜,李家媳妇忽然便怀孕了!当弟弟出生以后,家里便充满了欢乐,可丫崽的艰难生活便开始了。六岁的她就要干家务,七岁开始做饭带弟弟,连学都上不了。弟弟上学后,她除了每天干活做饭,就是放鸭子。即便如此,养父母也不待见她,常打骂她。可这个孩子却极少哭,而且只要和鸭子在一起,就会笑个不停。弟弟上学以后,便回到家给姐姐当老师,丫崽起初只是抱着哄弟弟玩儿的心思,乖乖地当学生。可是学着学着,竟是入了迷。弟弟也越发有兴趣,为了回家能给姐姐好好地讲课,每天都极认真地上课听讲。如此一来,
10、学习成绩竟稳稳地保持住了第一名。本来养父母很讨厌丫崽跟弟弟学习,可见到这个效果,也就默认了。有一天,弟弟给丫崽上课的时候,忽然问:“姐,你咋每天都那么爱笑呢?你看爸妈对你那样,你怎么还能笑出来呢?”弟弟心里对父母如此对待姐姐很是生气,不过却也无能为力。丫崽却说:“和那些鸭子学的,你看,鸭子的眼睛都是弯弯的,就像一直在笑着,你听它们叫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呢!其实爸妈对我挺好的,哪家的爸妈不打骂孩子?”弟弟上初中后,在镇里住校。每周回来的时候,依然会给姐姐讲课。可是两年后,丫崽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挣扎。因为这个时候,养母开始张罗着给她找婆家。那个时候,嫁出一个女儿,可以得到不少彩礼钱。丫崽一露出不乐意的
11、神情,养母就骂:“我把你养了十五六年得花多少钱?”丫崽即使不高兴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养母看着她的笑就来气:“赶明儿把你许配给一个爆脾气男人,一天打你八遍,看你还笑不笑?”终于有一天,说妥了一门亲事,丫崽根本反抗不得。那天家里很热闹,杀了好几只鸭子待客。丫崽注意到,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于是心里有了更大的悲哀,可她依然笑迎客人。就在那个晚上,丫崽失踪了。养父母带着好多亲戚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好几个月后,丫崽寄回了五百元钱,并写来一封信,说:“爸,妈,我会把那些彩礼钱都挣回来!你们别找我,我没事。让弟弟好好上学。 ”养父母就真的没有再去找,虽然知道了她在哪里。就这样,每个月
12、丫崽都要寄钱回来,养父母有时望着满院的鸭子,心里就会忽然很不是滋味。一晃四年过去,丫崽依然往家里寄钱,而弟弟也快高考了。这个时候,养父去山上拉石头的时候,被滚下来的石头砸到了头部,去世了。丫崽回来了,大哭,这次她没有笑,可是看着她哭,养母的心里更是难过。临走时,丫崽对弟弟说:“你好好学习,要是考上大学,姐就一直供你!”果然,弟弟考上了大学,而丫崽一直在供他上学。养母独自一人在家,每当喂鸭子的时候,就会念叨丫崽。在养母年年的念叨中,丫崽终于又回来了,那天她说:“妈,我要结婚了。你别担心,那个男人脾气一点儿也不爆,不能一天打我八遍。你放心,我会把弟弟供完大学!”养母笑了,然后又哭了。丫崽在城里结的
13、婚,养母和弟弟都去参加了婚礼。养母仔细地看着新姑爷,的确是那种很安生的男人,便也放了心。三天回门的时候,丫崽带着丈夫回到家,养母要杀鸭子,丫崽没让。晚饭的时候,养母拉着丫崽的手,说不出话来,丫崽笑着说:“妈,你可要高兴啊!你把我养大不容易,可惜爸没享着福!幸好当初弟弟教我那么多知识,要不去城里打工,会更难。 ”丫崽走的时候,带走了两只鸭子,她说她要一直养着它们,看着它们!(选自天池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 ,既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由此引出丫崽不幸的身世,更可见她乐
14、观坚强性格的难能可贵。B. “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 ,借写鸭子被伤害来表现丫崽的情感被伤害,更表现出丫崽的乐观坚强,为下文她离家出走的故事情节做铺垫。C.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所写故事情节也贴近生活,令人感到真实亲切。D. 小说虽然短小,但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塑造了主人公丫崽的形象,其他人物如养父母、弟弟也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5. 小说中丫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为什么以“微笑的鸭子”为标题?【答案】4. D 5. 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打工赚钱,供养弟弟,感恩养父母的养育,看重姐弟之间的情谊;乐观坚强,心胸宽广。虽然身世不
15、幸,但不管生活给予她怎样的磨难,甚至养父母的打骂,始终微笑着面对;勤劳能干,努力上进。自幼做家务,靠弟弟教学到许多知识,不甘命运,到城里努力工作。 6. “微笑的鸭子”作为全文的线索,起到结构全文、渲染气氛、点明主旨的作用。文章以其开头,又以其结尾,首尾呼应。 “微笑的鸭子”实际是“微笑的丫崽” ,这个题目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丫崽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磨难的形象特点,从而点明了小说的主旨。【解析】【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多个考点,其中 A 项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B 项考查对文中情节的分析,C 项考查对小说语言风格的鉴赏,D 项考查对小说表达方式的分析,此项的错误在于,文中没有
16、用到“抒情”的手法。【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找出有关“丫崽”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丫崽是被收养的孩子,她对养父母恭敬孝顺,全心全意供弟弟读书,养父去世她悲痛伤心,都表明她重情义,知恩图报。养父母对丫崽不好,她却认为他们对她很好,不仅不记仇,反而对他们充满感激,每天都微笑面对生活,表现出丫崽乐观坚强的性格。丫崽从小就放鸭子,长大进城打工,孝顺养父母,供弟弟读书,从无怨言,表现出她勤劳的特点。跟弟弟学知识,不甘心早早嫁人,又表现出丫崽不屈从于命运、上进的特点。【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解答时要从标题含义、结构、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
17、。从含义来看,表层含义是指鸭子的眼睛是弯的,像是在微笑,深层含义则指小说主人公,鸭子是农村非常普通的家禽,主人公丫崽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农村女孩,而且曾是一个弃婴,这一标题暗示了主人公丫崽的坚强乐观精神。从结构上来看, “微笑的鸭子”贯穿了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倾向非常明显,作者对像丫崽一样饱受磨难但坚强乐观的人是赞美的,小说的这一标题有暗示主题的作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此箭发射升空, “天舟一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18、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功能。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 “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4 月 21 日)材料二“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
19、础。2016 年 9 月 15 日,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拖阶段。为了对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 3 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
20、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 3.35 米直径的货物舱和 2.8 米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倒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共三板) ,后部安装了 4 台变轨用主发动机。此外飞船还安装了 24 台姿控发动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全长 10.6 米,最大直径 3.35 米,质量 13 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约 6.5 吨。无论是直径、质量还是运载能力, “天舟一号”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 6.5 吨,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 M 型(2.5 吨)以
21、及日本航空研究亓发机构的 H -运载飞船(6.0 吨) ,低于欧洲空间局的自动运载飞船(7.6 吨) 。下行运载能力约为 6.0 吨。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选 48%,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 )材料四2017 年 7 月 2 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消息一经披露,人们不禁扼腕痛惜。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 。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
22、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周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的实施阶段。B.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官一号”的技术研发,足中国首个货运飞船。C.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用于装载货物的货物舱和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的推进舱两部分组成。D.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因为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航
23、天足高风险事业,航天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甚至献卅宝贵的生命。在失败中砥砺前行,方可登顶世界科技之巅。B. 运载“天舟一号”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今年 4 月 20 日发射成功,长征五号遥二火箭今年 7 月 2 日发射失利。C.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介于日本 H-运载飞船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进步号 M 型运载飞船之间。D. 推进剂补加技术等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需要突破并验证的关键技术。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及现实意义。【答案】7. D 8. C 9. 主要任务: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
24、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现实意义: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解析】【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强加因果,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的用途属性,与货运系统是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没有因果逻辑关系。故选 D。【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5、,题中 C 项, “天舟一号”的运载能力高于俄罗斯以及日本的运载飞船。故 选 C。【9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题目要求概括说明“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及现实意义,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概括答题要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
26、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
27、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
28、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B.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C. 不如因善遇之 遇:相逢,会面。D.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11. 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9、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终被刘邦拉拢。B. 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C. 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项伯与刘邦相见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D. 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答案】1
30、0. D 11. D 12. B 13. (1 )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将怎么办呢 ?”(2)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入关呢?现在人家有大功,您却要攻打他,这是不仁义的行为啊。【解析】【10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D 项,遇:对待。故选 D。【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
31、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此题要求选出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分别是刘邦和张良说的话,和项伯“重义气 ,少谋略”无关。故选 D。【1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B 项, “处变不惊 “错
32、误,这四问也显示出刘邦有些慌乱。故选 B。【13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固:本来;且:将;为之奈何:怎么办呢;岂:怎么;而:却;第二句判断句。【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
33、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
34、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项伯答应了,告
35、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刘邦说:“好。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项王答应了。现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古风碧荷生幽泉李 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 、 “鲜” ,然后分写“花” “叶” “色” “香” ,并
36、用“幽泉” “朝日” “绿水” “青烟”加以衬托。B. 三四两句中“冒” “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 诗中“秋花”对“密叶” , “绿水”对“青烟” ,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D.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15. 这首咏物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
37、。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 ,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解析】【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 “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错
38、误。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故选 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
39、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举荐给皇上。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综以“艳” “鲜” ;分以“花”“叶” “色” “香” ;陪以“朝日” “绿水” “青烟” 。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之不遇,曰“空”曰“凋” 。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华池,芳华之池。末二句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意愿。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淇则有岸,隰则有
40、伴。_,_。 诗经氓(2) 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 _。(3) 短歌行中“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譬如朝露 (6). 去日苦多【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宴” “晏” “掩”“譬” ,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
41、思。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 ,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B. 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C. 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D. 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好的前景。【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 项,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
42、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结合“你们”分析,使用不当。B项,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C 项,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结合“本来还不错的文章”分析,适用对象不当。D 项,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结合“如果能有名师指点”分析可知,语境主要讲缺少名师指点,此处望文生义。故选 B。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
43、心情所致。B. 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 30张养老床位。C. 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D.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 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A 项结构混乱,导致
44、所致”属句式杂糅;B 项成分残缺, “实现”后缺宾语;D 项“近3.6%左右”不合逻辑。故选 C。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科学能力,就要克服一些弊端。如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 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缺少竞争力。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有东方文化的影响。真正的现代教育 靠背书本,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 而 但 还 不但 而且 B. 却 却 还 不仅 而且C. 而 但 也 不是 而是 D. 却 不过 也 不光 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 4、5 两个空中应该选的是 “不是而是 ”,就可以将 A
45、BD 排除掉。因为 4、5 两个空需要选填的是表 “肯否并列”的关联词语,而 “不仅(不但、不光、不单)而且(也、更)”表明的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递进”关系。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虚词中的关联词语,注意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20.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三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
46、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意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答案】示例: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 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 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 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这就要求考生要分析划线句,把握其句式和内容,然后再仿照句式进行仿写,仿写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性。 “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由这些句子可以确定句
47、式,应为“一(量词)的是一朵花” ,需要填写的是人的行为,如“无偿的献血” “关切的问候” “善意的批评” “适时的看望”等,还要注意这些行为应是能体现“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的理念。考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仿写即可。21.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恰当之处,请指出并修改。亲爱的同学们:生命重于天,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防溺水已成当务之急的大事。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家人亲朋远离危险水域,大家可以以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答案】“当务之急的大事”应改为“当务之急” ;“率先垂范”应改为“从
48、我做起”或“从自身做起”或“自我约束” ;“号召”应改为“建议”或“呼吁”或“倡议” ;“家人亲朋”应改为“亲朋”或“亲友”或“家人朋友”或“亲人朋友” ;“必须”应改为“可以”或“应该” ;“避免不再发生”应改为“避免发生”或“使不再发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修改语段类试题,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所给文段的特点,例如本题就是学习的倡议书,同时考生要注意文段中的用词不当、成分赘余、语词色彩等问题,考生只要细心,这类试题一般是可以解决的。丽人本题中用词不当的如:“率先垂范”应改为“从我做起”或“从自身做起”或“自我约束” ; “号召”应改为“建议”或“呼吁”或“倡议” ;重复赘余:
49、“家人亲朋”应改为“亲朋”或“亲友”或“家人朋友” ;“避免不再发生”应改为“避免发生” 。四、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后,偶见一棵树苗倚石而长,生机盎然。 “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材料二:一位书法爱好者总是用废旧的报纸练字,虽然很用功,却没有什么长进,于是他就去向著名的书法大师请教。大师了解情况后,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最好的纸来写呢?那样,你就会写得更好。 ”书法爱好者很奇怪地问原因,大师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字:“逼” 。书法爱好者明白了这个字的奥妙,就按照大师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