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下能力提升(九) 劝学(时间:45 分钟 分值:55 分)一、基础巩固(21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 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B声非加疾也 疾:用力C而绝江河 绝:横渡D锲而舍之 锲: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B 以为轮 无以至千里C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D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学不可以已
2、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 下列句子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对 应 链 接 高 考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论语中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 “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2)荀子劝学 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_” ,而螃蟹“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3)荀子劝学 中强调学习与省察自己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二、阅读鉴赏(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完成 710 题。劝学(节选)荀 子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 诗 书之博也, 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4、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 。傲,非也; ,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 乐法而不说, 诗 书故而不切, 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注 数:术,即方法、途径。没:同“殁” ,死亡。 大分:大的原则、界限。箸(zh):通“著” ,明。 蝡(r) :微动。傲:浮躁。 :形容言语繁碎。向:通“响” ,回音。方:通“仿” ,仿效。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恶乎始?恶乎终 恶:哪里B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舍:放弃C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曷:怎么D 诗 书故而不切 切:恳切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5、 )A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B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C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D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9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 诗 书 礼 乐 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能够养成崇高的品德并
6、获得广博的知识,也就能通晓世事了。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3 分)译文: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4 分)译文: (3)学莫便乎近其人。(3 分)译文: 三、语言运用(15 分)11把下面五句话,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 分)任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只学而不“习” ,即使学到了一些知识,也是不牢靠的。但是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和拥有这些知识。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 。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性,学得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
7、,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答: 1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下联,请根据劝学的内容拟写出上联。(4 分)上联: 下联: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5 个字。(6 分)按理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 ,_。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_;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大摇大摆,我行我素。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对路权的争夺,_,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
8、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目的。课下能力提升(九)1解析:选 C A 项, “ ”通“煣” ,使弯曲;B 项, “有”通“又” ;D 项, “生”通“性” ,资质、禀赋。2解析:选 B 疾:强,指声音宏大。3解析:选 C 都是连词,表顺承; A 项,介词,从/介词,比;B 项,介词,把/“以”与前面“无”连用,构成 “无以” ,解释为“ 没有用来的方法” ;D 项,兼词,相当于“于此” , “在这里”/语气词,不译。4解析:选 C A 项, “爪牙” ,(古) 爪子和牙齿;(今) 坏人的党羽、帮凶。B 项, “江河” ,(古 )长江和黄河;( 今)一般大江大河。D 项, “寄托” ,( 古)安身;(今
9、) 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个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5解析:选 C 定语后置句,用 “之”将“爪牙”的定语“利” 、 “筋骨”的定语“强”后置。6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解析:选 D 切:贴近,切合。8解析:选 D “曰”后断开,排除 A、B;“则”前应断开,排除 C。9解析:选 C “礼是基础 ”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 。10答案:(1)所以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2)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
10、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3)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参考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从诵读书 诗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所以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所以学到礼就到头了。这可以说是达到了道德的顶点。 礼敬重礼仪, 乐中正而又和谐, 诗 书内容渊博
11、, 春秋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听入耳中,明白于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作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作唠叨。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音和原声是一样的。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 礼 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解说, 诗 书记载旧事而不切合现实, 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理解。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够通晓世事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11解析:通读五句话,理解语段大意。本语段谈的是“学”和“习”的关系,句谈“学” ,句谈“习” ,句是总结。答案:12答案: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13答案: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路权)机动车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