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师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七大题,19 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记否,_,_? (沁园春 长沙 )(2)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3)真的猛士,_,_。 ( 记念刘和珍君 )(4)往事越千年,_,_。 ( 浪淘沙 北戴河 )(5)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发出革命号召的两句是: _,_。【答案】 (1). 到中流击水 (2). 浪遏飞舟 (3). 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以乱易整 (5).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2、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 魏武扬鞭 (8). 东临碣石有遗篇 (9). 不沉默中爆发 (10). 就在沉默中灭亡【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遏”“敝” “漓” “爆”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基础知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拓本(tu) 翌日(y) 漫溯(s) 殒身不恤(x)B. 包扎(z ) 忤视(w) 浸渍(z) 锲而不舍
3、(q)C. 褴褛(ln l) 尸骸(hi) 不惮(shn) 沆瀣一气(hng)D. 弄堂(lng) 攒射(cun) 莅临 (l) 封妻荫子(yn)【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 项,拓本(tu)t;B 项,锲而不舍(q)qi;C 项,不惮(shn)dn。故选 D。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作揖 惩戒 噩耗 冲上云宵B. 气概 桀骜 殴打 绿草如茵C. 嬉笑 喋血 谩骂 一踏糊涂D. 冷漠 荟粹 戍
4、守 万马齐喑【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 项,冲上云宵冲上云霄;C 项,一踏糊涂一塌糊涂;D 项,荟粹荟萃。故选 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比诸侯之列 并,列长歌当哭 当做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既祖,取道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以次进 凭借C. 樊将
5、军以穷困来归丹 贫穷微夫人之力 那人少假借之 原谅D.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 邀请旦暮渡易水 早上和晚上【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 项, “以” ,按照;C 项, “穷” ,走投无路;D 项, “旦暮” ,早晚,时间短。故选 A。【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
6、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5.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 欲呼张良与俱去B. 敢以烦执事 以其无礼于晋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D.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 项,“(于)函陵” “与(之)俱去”省略句。B 项, “以(之)
7、烦执事” ,省略句;“于晋” ,状语后置句。C 项, “见” “为”表示被动,被动句。D 项, “为” “也” ,判断句。故选 B。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巴金原名李尧棠。 小狗包弟选自他的一部重要著作随想录 。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杂文创作的“里程碑” 。B. 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六种方法。后人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C. 荆轲刺秦中“为变徵之声”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羽、变徵七音。D.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
8、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 “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 “叔”是老三, “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 ,有时也称“孟”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 “杂文创作”错误,应该是“散文创作” ;B 项, “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错误,应该是“前四种构字 后两种用字” ;C 项, “变羽”错误,应该是“变宫”。故选
9、 D。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金庸创作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系列故事,永远是成人世界里美丽的童话。B. 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我们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C. 教育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又影响着教育的发展。D. 山东省首套扬尘在线监控系统正式启用,现场视频、图像、数据通过 3G 网络就能传输到智能移动平台、桌面 PC 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访问。【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
10、、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这些故事永远是成人世界里美丽的童话” 。C 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序不当, “一方面”应放在“教育”的前面。D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进行访问” 。故选 B。8.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下面语段衔接的句子。“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 只要认真想一
11、想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续句要注意双提双承的语言规则的使用。所谓双提双承,就是前文是从两个方面提出问题的,后文必须从两个方面对问题做出回答。如果是单提双承或双提单承,都违背了这一语言规则。在这类句子里,常用“是不是”或“是否”表示双提,与之呼应的词语大都是表示两种可能的表推测的词语,例如:可能、也许等。这些词语往往表示结论的不确定性。只有不确定的结论,才能与前文的两个方面的发问衔接;如果是确定的结论,就变成了双提单承的病句。题干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否可以
12、忽视” “要不要学好” 。在逻辑上它们是不相容的。也就是说,回答问题时不能用单一的“是”(肯定)或“不是”(否定)。A 项、D 项做了否定的回答,否定了“不可忽视”也错误地否定了“要学好” ;C 项肯定了二者,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只能是 B 项,它没有回答是非,唯其如此,既回避了矛盾又引人思考,照应周全。故选 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迁为太尉
13、。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责之:“趣为我语。 ”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共诛诸吕。遂迎立代王,是为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邑万户。居十余月,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则祸及身矣。 ”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
14、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 ”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选自汉书周勃传 ,有删改)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高帝以为可属大事 属:委托B. 东乡坐责之
15、责:要求C. 趣为我语 趣:赶快D. 勃太子胜之尚之 尚:尊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B.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C.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D.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
16、以公主为证/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B. 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世代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C. 周勃质朴倔强,不喜文辞。他召见儒士和说客时不行主宾之礼,说话直白。D. 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皇帝倚重。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2)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答案】9. D 10. D 11. B 12. (1)周勃跟随(高祖)
17、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回师平定三秦,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 (从、定、食邑、被动句)(2)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 (就国、或颇、所重、其、之、句意)【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 项,“尚” ,结合前面内容“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分析可知,译为娶公主为妻。故选 D。【10 题详解】试
18、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告”的宾语是“勃欲反” , “下”的主语应该是诏令等,排除 A 项、B 项。 “书”的地点是“牍背” ,木简背后,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C 项。句意: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周勃恐惧,不知道怎么回答。狱吏渐渐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狱吏才在木简背后写字提示他:“让公主为你作证。 ”故选D。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
19、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 “世代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分析,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徙到沛县。周勃靠编织养蚕的用具维持生活,常给办丧事的
20、人家吹箫。故选 B。【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从” ,跟随、跟从;“拜” ,被授官;“拜为将军” (被动句) ;“定” ,平定;“赐” ,赏赐;“赐食邑怀德” (省略句) 。(2) “召” ,下诏;“就国” ,前往自己的封地;“或” ,有的人;“重” ,器重;“其” ,一定;“率” ,率领;“之” ,回、到。【点睛】参考译文:周勃,是沛县人。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徙到沛县。周勃靠编织养
21、蚕的用具维持生活,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高祖作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以中涓的身份随从高祖攻打胡陵。周勃跟随(高祖)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回师平定三秦,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攻打燕王臧荼,在易城下打败他。赐列侯的爵位,赐绛县八千二百八十户作为食邑,号称绛侯。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在代地攻打韩王信,升任太尉。周勃为人质朴倔强、老实敦厚,高祖认为可以委任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辞学问,每次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要求他们, “赶快对我说吧。 ”他朴实无文就是这个样子。周勃平定了燕地后回朝,高祖已经去世,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惠帝六年,设太尉一职,任命周勃为太
22、尉。十年,高后(吕后)去世。周勃与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一起诛灭了吕姓诸人。于是迎立代王,即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十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姓诸人,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而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对此感到满足,那么灾祸将会降到您的身上。 ”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谢罪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起用周勃担任丞相。过了十多个月,皇上说:“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 ”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回到封地)一年多
23、,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行所主之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披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周勃恐惧,不知道怎么回答。狱吏渐渐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狱吏才在木简背后写字提示他:“让公主为你作证。 ”公主,就是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她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让她出来作证。当初,周勃把加封所受的赏赐,都送给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案子到了紧要关头,薄昭为周勃向薄太后说情,太后也认为不会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
24、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好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 ”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周勃出狱以后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周勃重新回到封地。在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武侯。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错 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注】跫(qing)音:脚步声。13.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
25、一项是A. 本诗运用江南、东风、柳絮、青石、春帷、窗扉等充满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B.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暗示内心的宁静,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暗示内心的封闭。这是将内心以画面、情景来外化呈现的方式。C. 诗歌很好地运用了对照手法,前文以“跫音不响” 进行不经意的铺垫,而后面的 “达达的马蹄”就对照了“跫音” 。D. 诗歌虽然写的是思妇和游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更突出了时空感。比如诗句中“等”和“季节”就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14. 本诗以“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来比喻女子,这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以“容颜如花”来比喻女子,有什么不同?请
26、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答案】13. B 14. (1 )传统的“容颜如花”的比喻是静止的。 (2)本诗“莲花的开落”表现等待者孤寂等待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欣喜(莲花开) ,以为她的归人到来,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莲花落) ,因为是过客。 (3)本诗中,诗人把花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使意象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 (4)叙事象征化,用意象表现了情节,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解析】【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
27、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 项,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暗示内心的宁静”错误。“东风不来”暗示静寂, “柳絮不飞”是一幅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情状,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暗示内心的封闭和寂寥。这是以画面、情景来外化内心的方式。故选 B。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4 题详解
2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 “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莲花”这个意象本有纯洁、美好之意。莲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确实能表现女子等待时间之长,但是此处把女子比作“莲花” ,更为重要的是表现痴情女子长期的等待而变得心灰意冷,也就是说借莲花的开落衬托痴情女子的凄凉心境。开、落,使意象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传统的“容颜如花”的比喻是静止的。修辞的使用可以让所写的事物活起来,因此在分析作用时要注意从效果上体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坟墓中的旅行威廉伯克米勒【新闻背景】1925 年 1 月,肯塔基州一
29、个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山地青年在其父亲的农场上探寻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大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在那个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脚,动弹不得。人们想尽办法施以援手,还是未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 天后,饱受折磨的柯林斯惨死在洞穴中。在此期间,美国报界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正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担任记者的米勒曾冒着生命危险 5 次进入洞穴,试图帮助柯林斯脱险。以下摘编的便是米勒系列报道中的一部分,它写于柯林斯被困的第5 天,并获得 1926 年“普利策新闻奖” 。弗洛伊德柯林斯正在经受着几乎难以描述的折磨,但他对被活着救出去仍然满怀着希望,今晚 6 点 20 分我最后一次看他时他
30、这样对我说。在亲自进到里面之后,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能迅速行动起来,但我琢磨出了其中的原因。我屈着双膝进入洞口,通道的直径大约为 5 英尺。走完 80 英尺远的陡坡后不久,前面就是相当平坦的地面。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地面上每寸地方都是水,没爬几尺远,周身就湿透了。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愈来愈凉。似乎要这样无休止地爬下去,但是,爬了大约 90 英尺后,我到达一个非常小的隔间,比隧道剩余的空间稍微大一点点。片刻的喘息之后,我再度开始爬向那个被困者。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但我不能停下来。最后,我下滑到一个 8 英尺远的陡坡上。少顷,我看见柯林斯,于是喊
31、他,他咕哝着应了一声。手电光照到了一张脸,那张脸上分明写着长时间的痛苦,因为自从周五上午 l0 点钟陷入这里后,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柯林斯都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的嘴唇发紫,脸泛白。我意识到,要使他能活下去,必须采取某种行动。 在我看清他的脸之前,无论如何,我不得不将盖在他脸上的一块油布掀开。“放回去, ”他说, “放回去水!”这时,我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上面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小时他不曾介意,但持续不断地滴水几乎使他要疯狂起来。这天的早些时候,他的兄弟将这块油布带给他。这使我想到了旧时的水牢,我战栗了。在这趟行程的尽头,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工匠们曾经钻洞穿道到我已到达的地
32、方,但仍然够不着的原因。像他们曾经经历的那样,我精疲力竭,从头到脚感到麻木,寒气刺骨,空气污浊。在短暂的这段时间,我逐渐体会到柯林斯经受的痛苦是什么滋味,但我还是不能彻底地理解。我确信我将出得去,但柯林斯除了希望之外别无他法。我没有肉体上的痛苦,而柯林斯的一只脚夹在一块 6 吨重的岩石的天然裂缝里,无时无刻都经受着痛苦。我试图爬过柯林斯的身体到岩石那儿,但他的身体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我挤进去设法帮他,直到他恳求我下来。“疼太疼了!”他说。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至于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旁的石头缝隙里,仿佛真的被套上了自然界的贴身衣。我跟在路易斯维尔消防署的罗伯特伯顿
33、上尉的后边,柯林斯的弟弟霍默柯林斯以及盖伊特纳跟在我后面。霍默柯林斯带来了全套衣帽,我们终于给他兄长穿上了。被困者尽可能地挪转,以最大限度地配合我们,最后,我们在柯林斯身上系根绳子准备拖他离开。我们尽力拉,看上去好像前进了许多,实际上只将他挪动了 5 英寸远。也许我们做过这种事,但我几乎回想不起它。我们中的所有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片刻之后,我们的力气使完了,再不能做了。我们看见,柯林斯的弟弟带给他的垫子和盖的东西还在原来的地方,他正在休息(我们尽可能地让他觉得舒服)。随后,我们在他脑袋附近放了一盏装满了油的灯。它的光线不强,但这微弱的光在那冷酷的陷阱中有很多的寓意,它或许能给这个勇敢但生存希望
34、渺茫的地下探险者带来一些安慰。我们道了再见,最后一个人开始后退。不久我发现出去的路比进来时更糟糕。开始一段时间我简直向后爬不了,但爬过一阵后,我也能爬快了。每爬一步,脏水似乎就溅在我的脸上。我不再在意它,因为我已经麻木了。我常常被堵在斜坡上,水就顺着脖子向下流,但如我所说的,我感觉冷到了极点。最大的安慰是,我们来到了离出口处还有大约一半路程的那个小隔间,对救援者来说,这是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发现,低头、向后挪动双脚,使我可以环顾四周。这一下可帮了大忙,不到 20 分钟后,我便已经置身于从出口处射进来的光亮之中。但是,在到达出口之前,我发现同行的两位再也不能前行了,我用尽所剩无几的气力才把他们
35、弄出来。(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 ,有删改)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章用了倒叙的手法,谈到柯林斯经受的难以描述的折磨,让读者产生阅读期待,希望了解具体的情况。B. 文章列出许多关于距离的数据,比如“走完 80 英尺远的陡坡后” “爬了大约 90 英尺后,”“只将他挪动了 5 英寸远”等是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性。C. 题目“在坟墓中旅行” ,既表现了救援非常艰难,柯林斯获救的希望非常渺茫;也表现出记者的采访行程中也时刻经受死亡的威胁。D. 文中“所有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感觉冷到了极点”等处,作者通过救援人员的真切感受传达给读者柯林斯的艰难的处境和所
36、受的痛苦。16. 作者通过进出洞穴过程的叙写来报道抢救被困者,有什么好处?17. 在大量报道中,米勒的这篇报道脱颖而出,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谈谈你对这篇新闻社会价值的理解。【答案】15. B 16. (1 )以记者进出洞穴的艰难险阻,突出施救的困难。 (2)以记者的切身感受,传达被困者的艰难处境和所受的痛苦。 (3)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深化了作品的人道主义主题。 17. (1)记者不顾艰难危险,多次深入洞穴进行采访,并与被困者直接沟通,力图帮助他脱险。文章不仅报道了施救的艰难,更反映了社会对被困者的积极施救,体现了社会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2)客观、真实,是新闻的
37、生命。本新闻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实地、以亲见亲闻采写的真实报道,它体现了记者对职业操守的恪守。【解析】【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 项, “是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不全面,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救援的艰难。故选 B。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
38、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作者通过进出洞穴过程的叙写来报道抢救被困者的好处,首先要找出叙写记者进出洞穴过程的文字,概括这些文字,再分析这内容与抢救被困者的关系,分析与主旨的关联。从文中内容来看,作者在叙写记者进出洞穴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出进出洞穴的艰难险阻,如“我屈着双膝进入洞口” “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这就给施救带来了困难;这一过程中还写了记者的切身感受,如“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 “每时每刻
39、我都感到愈来愈凉” “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 “我逐渐体会到柯林斯经受的痛苦是什么滋味,但我还是不能彻底地理解。我确信我将出得去,但柯林斯除了希望之外别无他法。我没有肉体上的痛苦,而柯林斯的一只脚夹在一块 6 吨重的岩石的天然裂缝里,无时无刻都经受着痛苦” ,记者的这些感受反映出被困者所经受的痛苦,能够激起读者对被困者不能得救的同情心;记者进出洞穴的过程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深化了作品的人道主义主题。考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答题即可。【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及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本文为事件
40、特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记者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解题时应抓住这几个片段深入分析,概括出文本的主要新闻内容,透过记者的记叙与渗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观点,把握文本中所要反映的时代精神,从而深入挖掘出新闻的社会价值。六、语言运用18.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答案】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联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对联的要求,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
41、,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依据对联特点及修辞功用。第二句“问”应对上联的“看” , “箫声”对上联的“云影” , “何处”置后。上联前两句为平声,最后为仄声,相应下联应为仄仄平,由此推断下联的前两句均需调整,第一句动词对仗成立,它前后的两个句词颠倒对仗就合理了。七、作文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刘心武说:“错过是人生常态。 ”生活中充满错过,错过一顿美食、一场旅行、一件衣服、一朵花、一个机会、一段友情有的错过我们没发现,有的错过让我们成长,有的错过见证我们多彩的生活,有的错过就真的错过了请根据自己的体验,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不得
42、抄袭,不得套作。【答案】错过成长中务必会有遗憾,有很多,是能够弥补的,但,有些事,错过了就再也不能实现了。那是一个晴朗的冬天下午,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阳光驱走了我身上的寒冷,只觉得温暖。姥姥走到椅子旁,宠爱的摸着我的头说:“孙女儿,在家看门,我去买菜,晚上回来做红烧排骨给你吃!” “哦,好呀!我就明白姥姥最疼我了!”我搂着姥姥憨笑着撒娇。 “姥姥,这天是您的生日,既然爸爸妈妈都很忙来不了您这儿,我也没带什么礼物送给您,不如我来做一碗福寿面给您祝寿吧!让您尝尝我的手艺,您正好也别去买菜了,在家歇歇吧!”我心血来潮的说道。 “那可不行,委屈我孙女儿的肚子怎样行啊!”姥姥嗔怪道,我拗但是她老
43、人家,便让她去了,临走之前我不放心的大喊一声:“姥姥,路上留意点!”“好,我明白了!”说着,姥姥就走了。说实话,我哪会做什么福寿面啊,其实就是为了哄姥姥开心。所以,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做好一碗面后,厨房被我折腾的乱七八糟不说,还把自我弄得极其狼狈。等从厨房出来的时候,我狼狈的模样竟让镜子前的自我都忍俊不禁。我幸福的看着自我的劳动成果,把它留意翼翼的放在保温箱里,心里的激动无法形容。“从小到大都是姥姥照顾我,此刻最后找到机会为姥姥做点什么了!”我自言自语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这份爱因为我的懒惰而被一向搁浅在心里。如今,我最后为此付出行动了。想到这,我不由得哼起了小调,等待着买菜的姥姥回家。外面
44、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姥姥却一向没有回来,我有些急了,开始担心起来。但是,我最害怕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妈妈打来电话让我去医院,说姥姥出事了。我记得当时脑袋“嗡”的一声,然后我就飞奔出去了。我不明白我是怎样到医院的,只记得到了医院,姥姥已经被医生宣布出抢救无效!泪水奔涌而出,只因自责:为什么我当时不极力拦住姥姥去买菜又为什么不跟着姥姥?很长一段时光,我都沉浸在深深的自责当中。之后妈妈给我说,是一位卡车司机撞了姥姥,但至今肇事司机也下落不明。至于那碗面,我放在了姥姥的灵柩前,虽然明白姥姥已经不可能尝到,但我还是期望姥姥能收下我的一片心意。有些时候,有些事,想到了,就赶快行动。一旦错过,可能就会终身
45、抱憾,所以,不要让爱搁浅在心灵的沙滩上。【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以错过为题,题目“错过”是一个词语。1、搞清“错过”的内涵。 “错过”的字典释义为“失去了时机和对象” ,这种“时机和对象”一般指主观上可以抓住而未能抓住的。 “错过”是人生的教训,在心理上常常出现后悔的情绪反应。对题目“错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准,会导致立意出现明显偏差。2、立意与角度,由于作文常可有多种立意和切入角度,认真审读导语可提炼出这样一些立意和角
46、度:(1)以豁达的态度对待“错过” ,一般的“错过”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只要关键时不错过,如有同学说“错过的仅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要追求与拥有的是满园的春色” ;(2)人生的关键处千万不能“错过” ,一定要小心在意。可以说“人生短短如白驹过隙,我们不能总是“错过” ,得学会珍惜,其实不是每次“错过”都是无法避免的无奈,不要轻易沉醉在自欺欺人的超然物外的洒脱,因为有些“错过” ,我们一生都无法承受” ;(3) “错过”以后要细细咀嚼错过的苦果,从“错过”中获取人生的教训,心灵或许能走向成熟。如可以说:如果错过了,也请不要绝望, “错过”的毕竟只是淡了,远了的暮霭,希望才是亮了。当然文章不必都从这
47、几个角度切入,比如也可写为什么“错过” , “错过”了些什么, “错过”后有哪些思考, “错过”后又该怎样等等,只要能体现“错过” ,言之成理,写成记叙文即可。写成记叙文,要有细腻的心理过程穿插于故事的叙述中,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加以剖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点睛】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其审题思路:A、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富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则需要虚实结合。如必须跨过这道坎: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坎”实指时,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C、把握内涵,梳理关系。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