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0 年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几十年来,它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 40 岁提高到了 65 岁。青霉素的“功绩”可谓抗生素为人类社会所做贡献的缩影。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 60 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
2、,如 20 世纪 50 年代在欧美就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 5000 万人被感染,50 多万人死亡。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个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 30%,而我国却占 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 75使用抗生素,大大超
3、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造成了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 20 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 60%70%。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 的耐药性。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几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全球各国采取紧
4、急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多的是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我国已再次将抗生素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同时,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 ,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 ,以此来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选自大众科技报)1. 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能用来杀死感冒病毒,但是不能滥用。B. 抗生素通过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干扰蛋白质或核酸合成来抑制感染。C. 抗生素在抑制细菌感染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菌的进化,使所有细菌的破坏性更强。D.
5、在后抗生素时代,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人们难以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性感染。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占 80 % 90,而国际上的正常水平约为 30。B. 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人类不得不继续与这些细菌做斗争。C. 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极为突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D. 耐药细菌毒力极强,人体受到它的感染后,无药可治,连医生也束手无策。3.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彻底解决耐药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将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新型的更高效的抗生素。B. 抗
6、生素多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感染。C. 在畜牧业中,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出现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D. 如果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在我国越来越严重,那么我国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不是不可能的。【答案】1. D 2. B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关于抗生素的说法,A 项, “杀死病毒”错,原文无依据。B 项,结合文本内容“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
7、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分析可知, “进而”错,是并列关系。C 项,结合文本内容“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 60 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分析可知, “所有”错,以偏概全。故选 D。【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 “正常水平”错,原文“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个中心调查显示,住院
8、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 30%”。C 项,偷换概念。原句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D 项, “无药可治”不合文意,原文为“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 。故选 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9、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 “集中主要精力”原文中没有推出此观点的充分依据。B 项,结合文本内容“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分析可知, “所以”错,强加因果。C 项,结合文本内容“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
10、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分析可知, “不会出现”太绝对。故选 D。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潜,范阳涿人也。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王思政见获于颍川,世宗重其才识。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世宗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
11、遗,还不奏闻。显祖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大树风绩,甚为陈人所惮。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
12、。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流涕送之。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至邺未几,陈将吴明彻渡江侵掠,复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五年,与王琳等同陷。寻死建业,年五十七,其家购尸归葬。 (节选自北齐书第四十二卷列传第三十四 ,有删节)4.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坐讥议魏书 坐:因犯罪 &nb
13、sp;B. 王琳锐意图南 图:谋划C. 逮天统、武平中 逮:捉拿 D. 领行台尚书 领:兼任5. 对文章处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B.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C.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
14、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D.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潜精明能干。他被世宗信任,被认为能够担当重任,成就一番事业。他在淮南任职十三年,总揽军政大权,政绩卓著。B. 卢潜仕途坎坷。他曾因为奏事触犯皇上被免官,还曾被郑子墨告发而遭受杖刑、降职等处分。C. 卢潜长于治边。在扬州任上,曾多次打退陈国的进攻。陈国人对他非常忌
15、惮,陈国的君主在信中明确表明他是陈国的大患。D. 卢潜深受百姓爱戴。淮南刚平定时,卢潜免除十年的租税和徭役,十年后针对苛捐杂税及高元海的苛政,安抚百姓,地方宁靖。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 (2) 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 (3) 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 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答案】4. C 5. B 6. D 7. (1)卢潜曾劝说世宗:“王思政不能以死殉节,有什么值得看重呢!”(2)卢潜都击退他们,因战功加授散骑常侍。(3)卢潜
16、仍驻守在寿阳,要打探他什么时候回朝,这个家伙一日不死,就是国家的祸患,你要对他加强戒备。【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 项,“逮” ,结合“天统、武平”分析可知,译为等到。句意:到了天统、武平年间。故选 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
17、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道行台左丞”是官职名,不能断开,排除 A 项、C 项。结合动词“拥” “归”等, “多”修饰“在扬州” ,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D 项。句意:肃宗任丞相时,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早先梁将王琳被陈兵打败,拥戴皇帝萧庄归顺寿阳(北齐) ,朝廷任命王琳为扬州刺史,令卢潜和王琳为南讨经略。王琳部下的亲朋故旧很多都在扬州,和陈
18、接壤。故选 B。【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 “卢潜免除十年的租税和徭役”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分析可知,是显祖刚平定淮南时,免除了十年的租税和徭役。故选 D。【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19、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白” ,劝说;“死” ,为而死;“足” ,值得;“重” ,看重。 (2) “之” ,代词,他;“以” ,介词,因为;“加” ,加授。 (3) “犹” ,仍;“其” ,代词,他;“此” ,代词,这;“患” ,祸患;“备” ,戒备、防备;“之” ,代词,他。【点睛】参考译文:卢潜,范阳涿县人。卢潜长得魁梧俊美,擅长言辞,小时候就有大人的志向。世宗引荐他为大将军西阁祭酒,改任中外府中兵参军,精明干练非常得力,深得世宗信任,认为他终究可以担当大任。王思政在颍川被捉
20、获,世宗很看重他的才能。卢潜曾劝说世宗:“王思政不能以死殉节,有什么值得看重呢!”世宗对左右说:“我有了卢潜,等于又得了一个王思政。 ”天保初年,任中书舍人,因为奏事触犯了皇上的旨意被免官。不久又任左民郎中,由于议论指责魏书 ,和王松年、李庶等人一起被拘禁。当时清河王高岳准备救援江陵,特地赦免了卢潜并任命为高岳行台郎。回来后,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又改任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向皇上告发说,卢潜跟着清河王高岳讨伐南方时,命他去游说梁将侯瑱,收受了梁的贿赂,回来时也不向皇上报告。显祖将卢潜杖责一百,截断胡须,贬为魏尹丞。肃宗任丞相时,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早先梁将王琳被陈兵打败,拥戴皇帝萧庄归顺寿阳
21、(北齐) ,朝廷任命王琳为扬州刺史,令卢潜和王琳为南讨经略。王琳部下的亲朋故旧很多都在扬州,和陈接壤。卢潜安抚内外,实现了边境风俗的和谐。陈朝秦州、谯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后入侵,卢潜都击退他们,因战功加授散骑常侍。王琳决心进攻南方,卢潜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陈朝派人到寿阳送信,请求和北齐通好。卢潜替他奏明朝廷,说对方愿意休兵罢战,皇上答应了这一请求。因此和王琳产生了矛盾,互相上表攻击。世祖令王琳入京,任卢潜为扬州刺史,兼任行台尚书。卢潜在淮南任职十三年,总揽军政大权,非常有成绩,陈朝对他很害怕。陈主在写给边关守将的信中说:“卢潜仍驻守在寿阳,要打探他什么时候回朝,这个家伙一日不死,就是国
22、家的祸患,你要对他加强戒备。 ”显祖刚平定淮南时,免除了十年的租税和徭役。十年之后,到了天统、武平年间,各种税收非常繁杂。再加上高元海执政时,禁止百姓捕鱼打猎,百姓没有了生活来源。由此百姓骚动,怨恨之极,卢潜逐事安抚民众,并利用计谋加以调和,江淮地区才得以平安无事。武平三年,入朝任五兵尚书。扬州的官员百姓因为卢潜信奉佛教,戒了酒肉,就举办了大规模的僧会,用香花装饰在道路两旁,痛哭流涕地为他送行。卢潜叹惜说:“恐怕时间不长我就又回来了。 ”到达邺都不久,陈将吴明彻渡过长江侵掠,朝廷又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五年,和王琳等人同时被俘。不久死在建业,时年五十七岁,他的家人买出他的尸体运回北方安葬。
23、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小题。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9. 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8. 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 9.
24、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具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3 分)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2 分)【解析】【8 题详解】试题分析:淡紫的花心、嫩黄的花瓣,鲜明而和谐的色彩对比,活化出菊花的佳色神韵。诗人又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高人联系起来,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易错警示】概括描绘的情景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景象” ,这里就要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有些同学可能对景物的特征概括的不够准确,要重点区分是“喜”还是“哀” 。本题只要抓住诗歌前 4 句对梅花形象描写的诗句,淡
25、紫的花心、嫩黄的花瓣,而“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则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高人联系起来,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此诗为典型的托物寄意之作,借菊花抒发人生的感慨及不为世用的苦闷。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逐联分析,此题注意抓住诗中对梅花描写的诗句,重点抓诗歌尾联带有强烈主观感受的句子来分析。【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
26、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诗歌的梅花形象,及诗歌尾联来分析。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 :_。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陈情表中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归去来兮辞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
27、居室狭小)对比的句子是 :_。【答案】 (1).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翳”“潦” “暮” “奄” “傲”要理解字
28、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 “唐先生,您还画
29、画不?”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老范
30、笑眯眯地, “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 “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 “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 “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
31、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 “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
32、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 “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 “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 “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 “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
33、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1. 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好处:_12. 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13.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14. 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15.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34、,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B. 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 ,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的形象。C. 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D. 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E. 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
35、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答案】11. 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 再次落魄,重识真情。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12. 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13.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
36、、憨厚的性格特点。“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 ,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14. 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贯穿情节。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 15. AE【解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考查小说三素之一的情节。概括主要情节,可
37、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意。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 。按照文章的行文思路,在唐先生和老范在花房相识后,接着便是写他二人的交往经历,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便可以概括;再接下来,便是唐先生被落实政策,又成了名画家,然后便开始冷落老范;最后,是唐先生再次落魄,老范让儿子送来凤尾花,唐先生重新感受到了真情,这段可以概括为“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好处分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好处便在于制造波澜,丰富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而且加入对比,突出人物个性,增强冲突,有利于表现出人性的美丽和缺陷,引发人们深思。【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
38、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文中的唐先生擅长画画,从老范的叙述中可以得知。此外,唐先生还会雕刻精致的烟斗,这说明唐先生是一个有才华,热爱艺术的人。他对老范很客气,没有因为老范的身份而疏远他,并且还赠送老范烟斗,这说明他还是有善良、温和的一面的,懂得感恩。但是唐先生东山再起时,对于送花到他家的老范,他生了嫌恶之意,后悔自己认识这么一个怪老头,这也说明他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就漠视曾经真挚的情意。【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及作用的理
39、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进行概括分析。如(1)处:从“大吊灯” “玻璃片片”等可以看出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吊灯被人打碎掉落地上来比喻唐先生从红极一时到被打击冷落的境遇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唐先生内心的酸楚和凄凉,进而反衬出唐先生从老范赞美的话语中感受到的温暖。 (2)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并把老范的眼睛比作一对灰色的小灯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范收到烟斗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表现出他喜悦、激动的心情,而老范“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感谢唐先生,也表现出老范的纯朴、憨厚。 (3)处:“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运
4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后,内心的沉重和复杂,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烟斗送给老范,往更深一层次考虑,这也反映出唐先生的善良。【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得出答案。需要结合文本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文章的情节主要是围绕着凤尾菊展开的,凤尾菊是文章的线索;唐先生初识老范,以及与老范的交往,都是由凤尾菊连接的,凤尾菊是小说中这两个主要人物情感联系的纽带;凤尾菊是美丽的,就好像老范淳朴、善良的心,因而凤尾菊是老范美好心灵的象征,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这种美好情感的歌颂。
41、所以,文章中才会多次提到凤尾菊。【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 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有误, “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的形象”表述错误。C 项, “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说法不够确切。D 项, “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 AE。【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
42、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6.下面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蓬蒿 盘桓 晦溯 遥襟甫畅 B. 缠裹 玷辱 熟稔 粹而不杂C
43、. 国阼 杜撰 稽查 哀声叹气 D. 仓廒 辖制 矜持 望风披糜【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 项,晦溯晦朔;C 项,国阼国祚,哀声叹气唉声叹气;D 项,望风披糜望风披靡。故选 B。17.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n
44、bsp;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而刘夙婴疾病 之二虫又何知 复驾言兮焉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乐夫天命复奚疑 齐谐者,志怪者也 李斯,相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也” ,“也” ,“也” ,都为判断句;“为所” ,“婴” ,被缠绕,都
45、为被动句;“何知” ,“焉求” ,“奚疑” ,都为宾语前置句;为一般陈述句。故选 B。18.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 ,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 “教授”的称谓。B. 作为大运会指定的唯一通信营运商,移动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独吞“大运会”短信之利,而无缘介入的联通只能望洋兴叹了。C.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熠熠生辉。D. 如果说,卡扎菲政权已经日薄西山, “倒卡”无论如何都只是利比亚人的短痛,那
46、么这种因内战而强化的地域、部族裂痕,就将注定是利比亚人的长痛。【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 项,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使用正确。B 项,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使用正确。C 项,率尔成章:不假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结合“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分析,不合语境。D 项,日薄西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使用正确。故选 C。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47、、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孔子一生积极求索,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B. 与较高的预期相比,利马气候大会最后的成果缺乏雄心和力度,可能无法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2内的目标的希望渺茫。C. 我国刚刚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被抢红包挤去了。D. 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政府要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
48、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语序不当,主客颠倒,改为“他的奋斗的一生是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 项,结构混乱, “可能无法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2内的目标的希望渺茫”句式杂糅;D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改为“对房产征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 。故选 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49、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面的文字是从哪五个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 (每点不超过 6 个字)4G 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 3G 与 WLAN 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屏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 系统能够以 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 2000 倍,上传的速度也能够到达 20Mbps,并能够满足
50、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 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 可以在没有 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答案】传输质量高、速度极快、价格合理、计费灵活、覆盖面广。【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这种题型和普通的压缩语段有所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答题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而这些涵盖主要信息的关键词有无或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分析可知,说明“4G”优越性应抓住材料中关键句去概括,即“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 “能够以 100Mbps 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0Mbps”“4G 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 “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 “4G 可以在没有 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