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69400       资源大小:227.8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1、新人教版_2018-2019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物体的长度记录为 cm。2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4夏天,有时剥开冰棒包装纸会看到冒“白气”,这是 现象;冰棒表面有一层霜,这是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

    2、5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 ”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6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二、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7-12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13-14 题为双选题,全部选对得 3 分,只选一个并且正确得 1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

    3、铅笔的长约为 17cm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 50C一瓶 500mL 的矿泉水质量为 5kg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50m/s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

    4、水凝固放热10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应戴凸透镜眼镜1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 120kg、密度为 6

    5、103kg/m3 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1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 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3C量杯质量为 40 gD60 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 g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三、作图题(共 2 题,每题 3 分,共 6 分)15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 S 所发出

    6、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 S 的位置。16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折射后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共 4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第 17 题 10 分,第 18 题 8 分,第 19 题 8 分,第 20 题 8 分)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 A、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7、(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C cm,v 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 (填“大、小”)。18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某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沸腾(填“正在”、“将要”)。(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8、100 100 100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l)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选填“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20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2)调节

    9、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 (填字母代号)。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五、综合应用(共 2 题,共 12 分,每题 6 分)2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 80m 处有障碍物。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紧急刹车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0.75s,这段时间内

    10、汽车保持原速前进了 15m,刹车后,汽车继续行驶 30m 才能停下来。请问:(1)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驾驶员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4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建议。22如图所示,一个容积 V0500cm 3、质量 m0.5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 m0.4kg 的水。求:(水的密度 水 1.010 3kg/m3,石块密度 石块 2.610 3kg/m3)(1)瓶中水的体积 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

    11、的总质量 m。新人教版_2018-2019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物体的长度记录为 2.60 cm。【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1.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 ;(2)始端示数为 1.00cm;末端示数为 3.60cm,物体长度为3.

    12、60cm1.00cm2.60cm。故答案为:0.1;2.6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跑步机的皮带 是运动的、相对于 地面 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就是静止的。【解答】解: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

    13、,皮带就会向后运动,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跑步机的皮带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跑步机的皮带;地面。【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平时认为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定是不动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定依据和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不能靠主观感觉。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减弱噪声的措施有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

    14、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2)听力考试期间,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以及噪声的控制,是一道基础题。4夏天,有时剥开冰棒包装纸会看到冒“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冰棒表面有一层霜,这是 凝华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升华 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

    15、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2)“白粉”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现象;(3)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衣服中的水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升华现象。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升华。【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5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

    16、发生了 反 (填 “反” 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凸透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实 (填 “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物距 (填“物距”或“像距”)。【分析】二维码会反射光线;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自拍杆可以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解答】解: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故答案为:反;凸透;实;物

    17、距。【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中档题。6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kg/m3 。【分析】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 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 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 2.5kg/m 3;故答案为:2.5kg/m 3。【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对于

    18、固体和液体来说,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二、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7-12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13-14 题为双选题,全部选对得 3 分,只选一个并且正确得 1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 17cm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 50C一瓶 500mL 的矿泉水质量为 5kg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50m/s【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新铅笔的

    19、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 17cm 左右。故 A 符合实际;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 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35故 B 不符合实际;C、一瓶 500mL500cm 3 的矿泉水的质量在mV1.0g/cm 3500cm3500g0.5kg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 350km/h。故 D 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 闻其声而知其

    20、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1、,而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声音可以用来击碎身体内的结石,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声音的特征和防治噪声的途径,是声学中的综合题目,要结合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难点。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物质直接

    22、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3)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4)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 A 正确;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 B 正确;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 C 错误;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 D 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凝华、升华、凝固定义的了

    23、解,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10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例如:海市蜃楼现象;(2)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3)根据我们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来作答;(4)影响蒸发快慢

    24、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如果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就会加快液体的蒸发。【解答】解: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A 错误;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 B 错误;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 C 错误;D、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手上水的蒸发,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1

    2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应戴凸透镜眼镜【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光污染主要是由镜面反射引起的;(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4)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

    26、说法不正确;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很厚的玻璃变薄了是由于光线通过玻璃射入空气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缘故,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因此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光现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 120kg、密度为 6103kg/m3 的高强度合金材

    27、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分析】知道合金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合金的体积,即气凝胶的体积;又知道气凝胶的密度,利用公式 mV 求气凝胶的质量。【解答】解:由 得:合金的体积 V 合金 0.02m 3,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 合金 0.02m 3,由 得:气凝胶的质量 m 气凝胶 V3kg/m 30.02m30.06kg60g。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是本题的关键。1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

    28、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 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3C量杯质量为 40 gD60 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 g【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 m 杯 ,液体的密度为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2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1;当液体体积为 V18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2)当液体的体积 V360cm 3,利用 mV 求液体质量。【解答】解:(1)设量杯的质量为 m 杯 ,液体的密度为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

    29、积为 V12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1m 1+m 杯40g可得:20cm 3+m 杯 40g,当液体体积为 V180cm 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2m 2+m 杯 100g可得:80cm 3+m 杯 100g,得:液体的密度 1g/cm 3,故 A 正确,B 错误;代入得 m 杯 20g,故 C 错误;(2)当液体的体积 V360cm 3,液体质量:m3V 31g/cm 360cm360g,故 D 正确。故选:AD。【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

    30、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解:图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 图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图中光线正好在视网膜上,

    31、是正常人的眼睛;图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所以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故选:B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三、作图题(共 2 题,每题 3 分,共 6 分)15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 S 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 S 的位置。【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因此,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由此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发光点 S 的像点 S。【解答】解:作出两条光线的反向

    32、延长线(虚线)、交点 S做出 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便为发光点 S。【点评】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作图。关键是要确定出像点的位置。16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折射后的光路图。【分析】利用下列知识作图:(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

    33、出。【解答】解:(1)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2)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记住折射现象中的角度关系是关键。四、实验探究(共 4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第 17 题 10 分,第 18 题 8 分,第 19 题 8 分,第 20 题 8 分)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 A、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

    34、公式 v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C 10 cm,v AC 0.03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 大 (填“大、小”)。【分析】(1)测平均速度原理平均速度公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斜面坡度小些;(3)由图示刻度尺求出路程,由图示秒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4)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解答】解:(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

    35、验原理平均速度公式:v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越慢,运动时间长短,越方便计时。(3)由图示刻度尺可知,s AC10cm 0.1m,由图示电子表可知,小车的运动时间t15:35:2315:35 :203s,v AC 0.03m/s。(4)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了,所测时间 t 偏小,由平均速度公式 v 可知,求出的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 ;(2)小;(3)10;0.03;(4)大。【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 v 算出平均速度。18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某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指出他所

    36、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 。(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正在 沸腾(填“正在”、“将要”)。(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100 。(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沸点降低 。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分析】温度计在使用时一定不能把温度计玻璃泡触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水在1 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 100,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沸点越低,结合下面问题可以解决。【解答】解:(1)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37、是把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2)现在水中气泡正在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正在沸腾;(3)当水的温度为 100时,将不再升高,所以沸点为 100;(4)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所以到山顶时,沸点降低;故答案为:(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2)正在;(3)100;(4)沸点降低。【点评】这类题目要求掌握实验注意事项,会从表格中得到需要信息,结合沸点随压强改变而变化,并且要知道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l)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放大 (选填“ 放大”或“缩

    38、小”)的实像; 投影仪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分析】(1)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 f10cm,蜡烛离透镜的距离即物距稍大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若将蜡烛远离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

    39、远像变大可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小。故答案为:(1)放大;投影仪;(2)靠近;变小。【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20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

    40、确顺序是 B、C、A (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44 g,该液体的密度为 1.1 g/cm3。(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 D (填字母代号)。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分析】(1)调节天平调平衡,观察指针应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观察横梁是哪端高向哪端调。(2)测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先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再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为 V,并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得到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已知液体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 得到液体密度。(3)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首先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

    41、时视线与液体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已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以及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两者之差是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已知液体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 得到液体密度。(4)根据液体密度的测量结果和对常见液体密度的了解进行判断。【解答】解:(1)因为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横梁左侧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2)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正确的过程是: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正确的实验顺序是B、C、A。(3)在量筒上,10ml

    42、之间有 5 个小格,所以 1 个小格代表 2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2cm 3,液体的体积为 V40cm 3;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50g+20g+10g+2.4g82.4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0g+10g+5g+3.4g38.4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 m82.4g38.4g44g,液体的密度为 1.1g/cm 3。(4)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水银的密度远大于水,香油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此中液体可能是盐水,密度略大于水。故选 D。故答案为:(1)左;(2)B、C、A;(3)44;1.1;(4)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天平的调节和使用、量筒的读数、液体密度的测量和计算

    43、以及对常见物体密度的了解,知识点较多,考查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多动手,多观察。五、综合应用(共 2 题,共 12 分,每题 6 分)2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 80m 处有障碍物。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紧急刹车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了 15m,刹车后,汽车继续行驶 30m 才能停下来。请问:(1)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驾驶员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4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建议。【分析】(1)根据 v 求出制动前的速度;(2)根据 v 求出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再加上

    44、制动距离等于车行驶的总路程,然后和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3)车的速度行驶过快时,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都变大,为避免车祸的发生应减小车行驶的速度、保持车距等。【解答】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t0.75s,且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15m ,所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v 20m/s;(2)由题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t4t40.75s3s ,则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svt20m/s3s60m,司机从发现险情到汽车完全停止时,汽车行驶的总路程:s 总 s+s 滑 60m+30m90m80m,所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3)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开车时注意: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开

    45、车,开车时应注意力集中、保持车距等。答:(1)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 20m/s;(2)汽车将撞上障碍物;(3)不酒后开车(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等的计算,关键要知道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有制动时间,可很好的防止车祸的发生,再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22如图所示,一个容积 V0500cm 3、质量 m0.5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 m0.4kg 的水。求:(水的密度 水 1.010 3kg/m3,石块密度 石块 2.610 3kg/m3)(1)瓶中水的体积 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V2

    46、;(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分析】(1)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利用 求瓶内水的体积;(2)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3)利用 mV 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解答】解:(1)由 得瓶内水的体积:V1 410 4 m3400cm 3;(2)石块总体积:V2VV 1500cm 3400cm 3100cm 3;(3)由 得石块的质量:m 石 石 V22.6g/cm 3100cm3260g0.26kg,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m 水 +m 瓶 +m 石 0.4kg+0.5kg+0.26kg 1.16kg 1160g。答:(1)瓶中水的体积为 400cm3;(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为 100cm3;(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 1160g。【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 0.4k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