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诵读并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句与培养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词句和课文,鉴赏课文。自学法,讲读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和人生境界,认识陶潜归隐原因,理解其所处社会环境及人才应有的理想环境。【教学重点】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教学手段】PPT 课件,朗读音频。【教学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预习准备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 ,以课下题注为准。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第
2、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你猜得出下列后人的评价是针对我国古代哪一个作家吗?梁钟嵘诗品:“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列其诗中品。 ”宋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介绍作者:文人字号:羲皇上人: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五柳先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靖节先生轶事:1.酒。2.責子诗白发被(pi,同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
3、且进杯中物。陶渊明 45 岁,已是两鬓白发,肌肉松弛,五个儿子,都不喜欢学习,老大 16 岁,又懒惰又顽皮(固=顽) ,老二快 15 岁了(孔子:我十五而志于学) ,却不喜欢读书。老三、老四都是 13 岁(双胞胎?) ,连六和七都数不到,老五快 9 岁了,整天光知道吃,所以陶渊明特别苦恼。 其实,这是陶渊明酒后使妻子怀孕,种下的苦果。他却说“既然这是天意,我还是喝我的杯中酒吧” 。后人评价:读了陶渊明的诗,能给人一种力量,可以抗拒浊流,砥砺品行,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 。题解:辞是一种抒情赋。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叙述诗人辞官归田的心情和乐趣。 “来”“兮”都是语助词,强调了作者摆脱仕途
4、羁绊的坚决态度和田园生活的安适喜悦之情。辞序署明作于“乙巳岁十一月” ,即晋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归田之初所作。二、学习序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 (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作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崇尚自然,不是勉强得来的;饥寒虽然
5、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仲秋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随心愿,写了一篇题叫归去来兮的。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明确:交代做官以及辞官归隐的原因。 “序”与“辞”互为表里,同抒一种情怀。三、范读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 2、1 顿;四字句 2、2 顿;五字句 2、3 顿;六字句3、3 顿或 1、2、1、2 顿。学生熟读成诵。 四、整体感知归心似箭(一)天伦之乐
6、(二)自得其乐田园之乐(三)综述情志五、讲读课文 读悟、翻译第 1 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 ,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指名朗读本段。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 ) ,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 。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 ,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 ,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
7、志趣人格” , “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 ,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PPT 幻灯片)归园田居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六、作业背诵。明天检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检查:齐背第一段。【讲读课文】一、读悟第 2 段齐读本段。翻译
8、本段。 讨论:结合 1、2 段看: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 “问征夫” “恨晨光” ,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 ,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提示:与下面
9、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饮酒(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二、读悟、翻译第 3 段 “归去来兮” “息交以绝游” ,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指定小组朗读此段。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
10、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幻灯片)归园田居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读悟、翻译第 4 段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 4 段中又有何表现?齐读本段。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幻灯片)杂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分散,此己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
11、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 “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善良的一种表现。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 ,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板书设计】 自责 :胡不归 鄙弃官场 自悔:惆怅独悲 蔑视权贵 归 辞官归田 自觉 :来者可追 向往田园 去 自醒 :今是昨非来 隐士情怀 兮 归家之乐 天伦之乐 辞 饮酒之乐涉园之乐情话之乐琴书之乐躬耕之乐出游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