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4讲 立足全局意识

    • 资源ID:70854       资源大小:99.1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4讲 立足全局意识

    1、第 4 讲 立足全局意识,分解要点概括题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三大题型:层(段) 意概括题,主旨概括题,特定信息概括题。其中特定信息概括题是考查重点。对于内容要点概括而言,要有立足全局的意识,做答时应做到“点要全、语要精” ,条理简明。题型一 层(段) 意概括题一、什么是层(段)意概括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二、怎样考层(段)意概括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层(段)意概括即概括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这类题目的题干中

    2、往往有“概括”等作答动词和“内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湖北卷) 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才子赵树理)三、怎样答层(段)意概括层(段) 意概括解题两方法1提取词句法: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2层意相加法: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加。另外,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 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湖北卷)阅读

    3、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典 例 1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 ,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 ,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 ,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

    4、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有删减)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层(段)意概括题。本段的段首句就是中心句,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后面的文字围绕赵树理的幽默感展开详述,先写赵树理的幽默与老舍的幽默不同,突出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 ,然后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作品中描写人物时的幽默,一个层次是在现实中抨击时事时的幽默。后面的两个层次都有关键词句:“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 “他写的散文中” “他写的催租吏 ”“他抨击时事” “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答案 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 。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

    5、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题型二 主旨概括题一、什么是主旨概括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怎样考主旨概括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题干中往往有“概括” “分析”等作答动词和“主旨” “启示” “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1)(湖南卷 )概括全文主旨。( 粮食)(2)(山东卷 )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三、怎样答主旨概括 (一)主旨概括“五

    6、方法”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如 2013年高考四川卷中负重的河流 。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4因文而异法。(1)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2)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

    7、的某种感悟。(3)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5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二)主旨概括的答题模板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 写作意图( 表达了,抒发了 情感愿望)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典 例 2粮 食学 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

    8、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

    9、?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

    10、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猪娃子耶,回来哟!”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

    11、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地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

    12、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

    13、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 ,2013 年第 10 期。有删节)概括全文主旨。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这是写人叙事类散文,以记叙为主,通过写粮食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文章最后三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答案 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

    14、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题型三 特定信息概括题一、什么是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是指“原因” “结果” “作用” “意义” “影响” “方式” “特点” “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二、怎样考特定信息概括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 “原因” “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15、挺拔之姿)(3)(2016天津卷)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在母语的屋檐下 )(4)(山东卷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四堡雕版)三、怎样答特定信息概括 (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三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第二步:厘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

    16、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 4 分,应有 2 个要点或者 4 个要点,基本上是 1 个要点 1 分或者 2 分;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二)信息检索提炼三方法摘取法 有些信息显示在重要句子中,概括时可摘录句子或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合并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层析法需要概括的内容,文中无明显的对应关键句时,则可将原文内容分层,层层分析后归纳概括。(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典 例 3阅读文本见第

    17、3 讲典例 4虹关何处落徽墨 。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特定信息概括题。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题干明确指出该题概括的信息点是“寻找徽墨的原因” 。 第二步:厘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该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全部。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从全文检索关键词句,如:第五段“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第六段“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第七段“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第十一段“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

    18、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整合这些信息,规范作答。答案 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米的恩典甘典江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甲骨文中, “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

    19、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 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广义的“米” ,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20 世

    20、纪 80 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

    21、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 ”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每一粒大米,无

    22、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选自 2014 年 6 月 4 日人

    23、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 “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 说文解字 易经中的语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也增强了文本的厚重感。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才开始。D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一种抽象的消费符号。解析 C 项, “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 ”错误,文中说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

    24、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 。2(概括内容要点)文章由“米”主要联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试简要归纳。答案 土地。广义的“米”的类型。米的交易与人们的生活。米的命运。米的“远亲”麦子。敬畏粮食,感恩故乡。解析 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内容加以理解,要紧扣“与米相关的联想”这一要点。3(概括散文主题)概括全文主旨。答案 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富裕后不能过度消费物质,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解析 总结文章主旨,可以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等内容分析。专项对点练(36)见 P366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4讲 立足全局意识)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