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4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 资源ID:7434       资源大小:7.84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4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1、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Error! 第 一 讲地 理 环 境 对 区域 发 展 的 影 响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感 性 认 知 试 一 试 理 性 归 纳 记 一 记 (一)区域的含义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干湿区划分图,回忆相关知识。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图中是湿1.区域和地域的异同两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

    2、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等。2.区域三大特征的关系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内部的联系;区域的差异性是指区域之间和内部的不同;区域的开放性是指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开放性的基础。润区,是半干旱区。2.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填表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差异矿产 贫乏石油等矿产丰富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

    3、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农业特色产业水产业以西部畜牧业为主影响工 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1.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区域发展不同。2.地理环境差异分析主要从自然要素差异(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资源等) 和人文要素差异(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商业贸易等) 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异同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阶段一,由于河流、湿地的存在,交通不畅,农业、工业发展缓慢。(2)阶段二,此期间该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其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

    4、业化。(3)阶段三,该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1.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特征(1)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3)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 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考 点 一 区 域 特 征 分 析理在书中(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

    5、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要素 相同点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位置北纬 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 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不同点矿产 贫乏 石油等矿产丰富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耕作类型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

    6、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农业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工 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题在书外(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 1 为 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 2 为 2005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是_,其形成原因是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2)据图 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3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_。审题指导1审设问第(1)题,限定词:“与高余粮区相比” ,指向词:“分布区域 ”“形成原因” “主要措施”先明确全国高缺粮区的分布区域及成因,再针对高缺粮区粮食供给给出措施。第(2)题, “人口变化” “粮食增产”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要从 “人口变化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这一答题思路去分析。第(3)题, “关注粮食安全”高品质粮食市场需求 ;“ 示范区”政府支持;“推大广种植”技术水平 ;“有机大米”无污染,生态环境好。高2审图表(1)由图 1 可知,我国高余粮区主要分布在重要商

    8、品粮基地和西部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高缺粮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和长江以南地区。(2)由图 2 可知,苏南地区人口增长 ,粮食增产 ;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慢。快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 任答三点即可)把握规律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题组冲关1.(2016浙江高考)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如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 和人均 G

    9、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 (1) (2)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1)B (2)A

    10、 第(1) 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坐标轴的含义。读图可知,山西人均 GDP 低于湖北,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选项 A 错误。上海人均 GDP 增长率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选项 B 正确。湖北人均 GDP 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选项 C 错误。广西人均 GDP 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选项 D 错误。第 (2)题,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相适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万元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选项 A 正确。广西万元产值能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也不合适,选项 B 错误。

    11、上海和江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资源和能源都比较缺乏,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选项 C 错误。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不利于降低能耗,选项D 错误。2(2018河北三市联考)如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 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1)(2) 题。(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解析:(1)B (2)A 第(1) 题,由题意可知乙湖为死海,死海主要

    12、受约旦河补给,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死海即乙湖夏季水位最低。第(2)题,图中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多。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考 点 二 区 域 不 同 发 展 阶 段 地 理 环 境 的 影 响向实践理在书中分析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题在书外(2014上海高考)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

    13、变化率图,回答(1)(2)题。(1)1998 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 1976 年到 2010 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审题指导1976 年至 1998 年间,耕地和草地都有小幅度的减少,林地、水域和城乡用地有小幅度的增长;1998 年至 2010 年间,耕地、草地减少的幅度加大,林地、水域、城乡用地都有增长,以林地的增长最明显。答案 (1)A (2)C把握规

    14、律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题组冲关1(2018广东七校联考)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 20 世纪 80 年代前,大量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1950 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如图示意辽东湾辽河河口附近近百年来海岸线的变迁,图中最终海岸线(实线)为 2003 年实际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完成 (1)(2)题。(1)图中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增加B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C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D辽河河口潮浪侵蚀减弱(2)1979 年以来,辽河三角洲向南发展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为截取河水,入海径流

    15、锐减B流域内降水减少,干流流量减少C流域内植被增加,水库调沙蓄水D海防大堤和海产养殖工程束缚解析:(1)B (2)C 第(1)题,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说明其海岸线不断南移,河口泥沙不断淤积。由图可知,有两条河流注入盘锦湾,如果河流流域植被覆盖增加,则河流的含沙量会减少,河口泥沙淤积也会减少,A 项错误;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加重,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是否是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原因,C 项错误;辽河河口潮浪侵蚀作用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其强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D 项错误。第(2

    16、) 题,从图中信息可知, 1979 年到 2003 年,辽河河口地区海岸线向南推移的速度逐渐减缓,说明河口泥沙淤积减轻,主要原因应是河流含沙量减少。由材料可知,1950 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枢纽能够调蓄洪水和拦截泥沙,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流域内植被增加,其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从而使河口泥沙淤积减少。综上可知,C 项正确。2a、b、c 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回答(1)(2)题。(1)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 )Aa、b、c Ba

    17、 、b、cCa 、b 、c Da、b 、c(2)如果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 时期该城市可能( )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BGDP 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解析:(1)B (2)C 第(1)题,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b、c、a;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因此对应关系是b、c、 a。第(2)题,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是研发、设计等服务业与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企业大多位于城市外围,说明此时追求的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该城市此时最可能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

    18、协调。大题增分(六)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规范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 或人文特征) ”的设问形式出现。典题示例(2014北京高考节选)“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审题指导1审设问“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明确了比较的对象“长三角地区” ;“地理优势”

    19、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大的方面比较分析。2审材料“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国家政策的支持。3审图表从图中看,川渝地区有煤矿、金属矿、天然气等资源,而长三角地区则没有;川渝地区面积比长三角地区大,地价较低;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而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答案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 ,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大。技法点拨一、循思维流程快解题角度一 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二 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思维流程为:角度

    20、三 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思维流程为:二、用答题术语保高分(一)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 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 ;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 气温 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 较差大 (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 ;雨热同期(不同期) ;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类型 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形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 ;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水文特征水量大(小);

    21、汛期长(短) ,有明显夏汛;有( 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 小);流程长(短 );支流多(少) ;(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 (稀少)土壤 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 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 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 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 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 (短缺)(二)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

    22、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农业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类型 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工业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 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2018河南六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

    23、列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 80 年代,匹兹堡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有“世界钢都”之称。20 世纪 70 年代匹兹堡钢铁工业由盛转衰,经济发展一度面临危机。面对危机,匹兹堡通过经济复兴计划,将经济转向教育、旅游、贸易等服务业和以医疗、电子、智能机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图为匹兹堡位置简图。材料二 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有着“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如图示意鞍山钢铁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煤炭、铁矿的来源地。(1)简述匹兹堡经济一度面临危机的可能原因。(2)匹兹堡与鞍山均为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试分析两者工业区位的异同点。(3)匹兹堡是美国钢铁设备、技术与服务的核心源地,

    24、其市场面向全美及全球主要钢铁基地。简要分析美国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地区的主要原因。(4)匹兹堡的成功转型对鞍山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解析:第(1)题,迁移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匹兹堡面临危机的可能原因。第(2) 题,相同点主要从原料、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不同点主要考虑原料产地。第(3) 题,钢铁技术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钢铁制造企业,匹兹堡曾经是钢铁工业基地,选址匹兹堡主要是因为该城市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技术条件好。第(4)题,从技术、产业结构、环境等方面回答。答案:(1)匹兹堡钢铁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迫使多数企业的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匹

    25、兹堡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其他回答合理亦可)(2)相同点:原料丰富;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位于制造业较发达地区,接近钢铁消费市场。(任答 3 点即可)不同点:匹兹堡靠近煤炭产地,鞍山靠近铁矿石产地。(3)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技术条件好。( 任答 2 点即可)(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菏泽模拟)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3 题。1图 1、图 2 划分的分别是(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C

    26、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2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图 2 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图 1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 2 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3下列有关图 1 中四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光照充足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土壤肥力高解析:1.C 2.C 3.B 第 1 题,图 1 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南向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线图例可以确定图 2 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第 2 题,图 1 为非洲西北

    27、部植被类型的划分,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 2 为非洲西北部政区图,总体上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只有局部边界线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图 2 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同为一个层次,即都是国家。第 3 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丙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变化大;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高温多雨,枯枝落叶腐烂速度快且养分易淋失,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

    28、同区域。读图回答 46 题。4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5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6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 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 BC D解析:4.B 5.A 6.D 第 4 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

    29、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第 5 题,乙为宁夏平原,三者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 A 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 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 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 错。第 6 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错误;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 78 题。7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宁夏平原C长江三角洲 D三江平原8从第阶段到第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解析:7.C 8.D 第 7 题,油

    30、菜、水稻种植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而油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由此可知该地区最可能位于长江三角洲。第 8 题,发展到第阶段时,农业生产以蔬菜和花卉为主,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说明市场是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2018山东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 911 题。9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10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31、11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解析:9.A 10.D 11.B 第 9 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第 10 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第 11 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演进的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

    32、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二、综合题(共 56 分)12(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 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8 分)(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6 分)(3)乙

    33、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6 分)(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6 分)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第(2) 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 ”是指夏季砍伐树木, “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

    34、气候条件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

    35、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13(2018河北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30 分)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法国示意图。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 2 000 hm2 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三 Q、R 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 海拔/m1 月均温/7 月均温/1 月降水量/mm7 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h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

    36、.7 2 975.7(1)分析 R 地 1 月均温比 Q 地高的主要原因。 (6 分)(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6 分)(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 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 分)(4)图中 P 处地势_(高/低)于 Q 处;土壤盐分_( 高/低)于 Q 处,请分析原因。(10 分)解析:第(1)题,R 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 Q 点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 地 1 月均温比 Q 地高的主要原因:R 地海拔较低,Q 地海拔较高;冬季,R 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 Q 地受寒冷的冬季

    37、风影响; R 地处沿海,Q 地处内陆。第(2) 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第(4)题,根据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图中 P 处地势高于 Q 处;土壤盐分低于Q 处。原因是 P 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 Q 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答案:(1)R 地海拔较低,冬季 R 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 的影响,而 Q 地海拔高且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 地处沿海, Q 地处内陆。(2)夏

    38、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4)高 低 P 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 Q 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第二讲Error!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遥感(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感 性 认 知 试 一 试

    39、 理 性 归 纳 记 一 记 (一)遥感(RS)读下图,回答问题。(1)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2)主要环节:目标物 传感器 物 体 辐 射 和 反 射 电 磁 波遥感地面系统 专业图件、 收 集 传 输 信 息 处 理 信 息 分 析统计数字1.遥感的特点:2.遥感技术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3.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二)全球定位系统(GPS)读下图,回答问题。(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2)组成Error!1.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

    40、度) 、速度和时间。广泛应用于确定考察点的地理坐标(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2.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读某城市功能区、交通线、地价图层示意图,回答问题。GIS 可以显示同一地区不同地理要素的图层,同时也能对几种图层进行叠加,进而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如上图)(1)图中显示该城市的中心区位于区域西南部。(2)图中甲乙丙丁最适宜建成物流中心的是丁地,原因是丁地位于主干道上,交通便利;地价最低;且位于工业区,货物运输量大。1.简要程序2.GIS 具有地图所不具备的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

    41、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四)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其实就是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化的模型。据此完成(1) (2) 题。(1)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2)数字地球在建设大型水库方面的作用是( )A.提供当地的地质条件B.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和上下游的环境变化C.提供当地的人口迁移规模D.提供水库的水量和水的流速

    42、答案:(1)A (2)B 1.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以“ 应用”为目的指导生产服务生活考 点 一 遥 感 RS的 应 用典题示例(2014广东高考)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审题指导1审设问“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地物在影像中的亮度与其表面温度有关晴天正午,比热容越小,温度越高。2审选项公路比热容小升温快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菜园、果园比热

    43、容较小升温较快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较高。鱼塘比热容大升温慢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低。答案 A应用指导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一)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矿产资源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资源普查 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44、、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和灾害监测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二)农业方面题组冲关1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1) (2) 题。(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旱情 水灾 滑坡 农林病虫害A BC D(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 BC D解析:(1)C (2)B 第(1)题,遥感灾害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森

    45、林火灾等。第(2)题,阔叶林、针叶林反射波谱不同;落叶林与常绿林可根据不同季节的遥感图像区分;植物遭受病害,反射波谱将变化;草场退化,植被减少,其反射波谱也发生变化。2北京时间 2016 年 5 月 15 日 10 时 43 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完成(1)(2)题。(1)利用遥感卫星三十号可直接(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2)遥感技术诞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遥感技术在作物监测与产量预估方面的应用。遥感技术能对小麦进

    46、行估产的原因是( )A可监测小麦生长区域的气候变化状况B可监测小麦生长区域的土壤变化状况C可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D可区分农民收获小麦的品种解析:(1)B (2)C 第(1)题,利用遥感技术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全球定位系统可确定矿床露头位置。第(2)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从而可以对小麦进行估产。以“识记” 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考 点 二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GPS的 应 用全练题点1(2018菏泽模拟)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 30 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 。读骑行路线图( 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 500 m),回答(1)(2) 题。(1)该骑行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平缓的是(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戊(2)自行车骑行的地区位于( )A湖南 B台湾C广东 D四川解析:(1)D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4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