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0所名校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74968       资源大小:11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0所名校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1、2019 届 上 海 市 金 山 区 高 三 上 学 期 期 末 质 量 抽 查 试 题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2、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句子默写1按要求填空。(1)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2)忧劳可以兴国,_。 (欧阳修_ )(3)人们常说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一些细枝末节,行大礼的时候可以不回避一些小的责备。在鸿门宴中,有两个句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_,_。 ”评卷人 得分二、其他2按要求选择。(1)小明同

    3、学做事总喜欢拖拉,老师要劝诚他,选用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_)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_)A当下,有很多学生写文章很不规范,甚至到了文不加点的程度,有些文章的句读与古文相当,同学们竟然戏称为“五四前体” 。B如今,不少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是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C在人际交往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斤斤计较之辈,而愿意亲近大方之家,感受其人格魅力。D许多年轻人热衷于看综艺选秀节目,是因为此类节目能给人一种心理预期,

    4、通过媒体的炒作可以快速成名,成为明日黄花,引人瞩目。评卷人 得分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感冯骥才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

    5、色彩。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

    6、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 ,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在城市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它总是一边创造,一边销毁,还要不断地改造与扩大,再加上灾难性的变故(包括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记忆总是在不断地丧失。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

    7、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应该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威尼斯宪章一出来,人们对城市的保护就非常自觉了。保护它,决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 ,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当然,这些都是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来认识的。于是,文化保护便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最紧迫和最前卫的课题之一。记忆和遗产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上变得愈来愈重要。其实遗产就为了记忆。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当然,记忆是有选择

    8、的。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它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这样,城市的保护就决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 ,摆摆样子而己;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己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

    9、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选自冯骥才作品选 )3第段中的加点词“推倒重来 ”在文中具体指_。4概括第段的论述思路。5下列对“城市记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记忆归根结底是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B承载城市记忆的有物质遗产,有口头非物质遗产。C群体记忆会使城市记忆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D对保留下来的城市记忆须尊重其完整性与真实性。6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含义。7

    10、综观全文,概括作者认为城市要有记忆的 4 个理由。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外婆的渡船张後昌外婆早已作古了,但她那小小的渡船,却一直漂泊在我的记忆里。每当贴村而过的老河涨水,将河中的浮桥淹没,河面变得宽阔时,外婆和外公就会把两艘木船从村西边的花园湖上摇过来。一艘是打鱼船,临时改作渡船,形如弯弯的月牙儿,船头和船尾是两个封闭的小舱(存放渔网之类) ,船的主体部分是一个敞开的较大的空间,中间有十厘米高的横梁,横梁上、船帮上和舱板上可坐十多人。而另一艘则是生活船,带篷,比渡船稍大些,如绍兴的“乌篷船” 。在老河上摆渡,主要由外婆承担。渡口旁有棵大柳树,每到逄集的日子,树下就挤满了等着摆渡的人,那时候也是外

    11、婆最忙碌的,早上把一船接一船人渡向北岸,响午又把一船接一船人渡回来。赶集人有挑担挎篮卖蔬菜鱼虾的,下集人有抱回猪崽捎回鸡鸭鹅苗的,外婆不嫌烦不嫌脏,总是笑脸相迎。她立在船头,划动双桨,身子有节奏地前倾后仰,风吹动着她那花白的头发,汗水挂满了脸,浸透了衣衫。虽然每渡一人只收五分钱(仅能买块烧饼,还得有粮票) ,但她从无丝毫懈怠,在外婆看来,自渡船泊下的那一刻起,自己便负起了一份责任:不能误人家赶路。是啊,不能误人家赶路!一个闷热的晚上,一道闪电忽然划破黑沉沉的夜空,一声炸雷把我从梦中惊醒,急促的雨点“啪啪啪啪”地敲打在船篷上和掩板上,外婆把我搂得更紧了。 “摆渡的!摆渡的!”急促的呼喊声传来。外

    12、婆猛地坐起来, “他外公快起来!对岸可能有人有急事, ”外公似乎也听到呼喊声,一骨碌爬起来。按常规,像这样的天气是不能行船的,弄不好会船毁人亡。但外公仍将手指粗的尼龙绳,一头系在我的腰间,一头紧紧地绑在船的横梁上(以确保我留在船上的安全) ;便提着马灯和外婆跨到摇晃的渡船上,我看见那马灯的光亮如一束摇曳的烛火,在风雨中上下颠簸着第二天听外婆说,小船划到北岸的村头渡口后,见四个壮汉用凉床抬来的是一位孕妇,难产,急送公社医院抢救。外婆赶紧让他们上船,待孕妇躺好后,又和外公一起投入风雨波涛之中,艰难地驾着渡船,把他们送达河对岸。说话间,外婆连连打着喷嚏,是昨晚淋雨着凉了。那位孕妇在公社医院顺利产下一

    13、个大胖小子,十天后又出现在北岸的渡口,脚刚踏上渡船就要给外婆下跪,以谢雨夜渡河之恩,外婆赶紧上前拦阻。渡船摆到对岸,人都下了船,外婆发现我手上拿着五张一元的纸币,这五元钱在当时喝喜酒上份子也是一份重礼。外婆问明情况后,立即跑上岸去,硬将钱塞给那位产妇,并说除了过河钱,多一分也不能收,如果下回过河,带上两个红鸡蛋给小外孙讨个彩头就行了。她和陪伴她的亲人们,久久地望着外婆离去的背影。外婆摆渡的日子,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天一擦黑,外公就会拿起长长的竹篙撑着打鱼船,外婆蹲在船头把白色的丝网依次排到河中,第二天天蒙蒙亮起网,准能收获七八斤野生鱼来,有鲫鱼、红鲤鱼、白鱼条子,还有我最爱吃的昂刺鱼。中午外婆

    14、便会按照渔家人“河水煮活鱼”的做法,烹制出一锅昂刺鱼煮面鱼来,鱼肉嫩、汤汁鲜,面鱼儿也浸透了鱼香,好吃无比,我总会胀得肚儿圆。入夜,外婆会把我楼在怀里,静坐在船头,仰望着深蓝色的夜空,悠悠地唱起民谣来:“青石板子青,青石板上钉洋钉,一颗又一颗,数来数去数不清”此外,通点土方土法,时而外出给渔民治点小病的外公,还常给我带回小油果子之类的糕点,虽然原料极普通,做工也粗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农家孩子极少能享用的。外婆外公疼我,我也晓得讨他们欢心。当外婆一梭来一梭去地修补渔网时,我就在一旁给他们递线球;当外婆用断了几根齿的笕子篦头时,我就会上前从她花自的头发间捉出三两个肥胖的虱子;当听她喊身上痒

    15、得难受时,我就会走到她的背后,将小手使进她的衣服里帮她挠痒痒。而对爱抽烟的外公,一见他拿出长长的烟袋在铜烟锅里装上烟丝后,我便会拿着火柴,走到近前帮他点烟,外公总会眯缝着眼一口一口地吸着,流露出很舒服的样子。三十年后,我回到故乡,走过老河。渡口上早已建起了一座横跨两岸的长桥,岸边那棵大柳树还在,静静地守望着老河。我遥望着远方,凝视着汩汩流淌的河水,不由想再听听外婆那击水搏浪的浆声,和她曾唱给我听的那些歌谣。(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 年第 8 期)8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9第段是如何塑造外婆的形象的?请加以分析。10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1本文题目如果改为“我的外婆”或“回忆外婆”

    16、,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述理由。 12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贼平 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对仗和内容看,本诗是一首以送别为内容的五言律诗。B一二两句交代诗人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C三四两句寄托诗人的悲苦,与“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D五六两句从友人的角度落笔,真实描写了乱离之后的荒乱场景。1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

    17、畅 C刚劲凝练 D凄苦悲凉15明代诗人徐用吾评价本诗的最后两句:“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 诗经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同一用意。 ”请从手法角度,联系全诗内容进行赏析。评卷人 得分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胡长孺传胡长孺,字汲伸,婺州永康人。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时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薰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大德丁未,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

    18、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干没 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 ”脱欢察怒日:“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无忌若此!”长孺曰。 “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 ”脱欢察虽怒,不敢问。县有铜岩,颇峻险,恶少年狙伺其间,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 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尝有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之,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千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永嘉民有弟

    19、质珠步摇 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 ”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 盗诬兄受步摇为脏,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 ”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 ”遂归焉。延祐元年,以病辞归,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年七十五。(注)干没:占有。 驺(zu)卒:骑马的士卒。珠步摇:一种首饰。嗾(su):教唆,指使。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长孺亟命撤之 (2)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绐以亡于盗( )A倦怠 B欺骗

    20、C混乱 D疑惑 (2)趣持至验之( )A立即。 B催促 C通“取” D取笑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B以病辞归,不复仕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秦晋殽之战 )C为过客患,官不能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D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 苏武传 )19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20第 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B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C民来诉

    21、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D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21根据第段和第段的内容,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胡长孺的特点。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思政堂记曾巩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

    22、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 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 ,其挺然独见,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22可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也 B耳 C臭 D者23概括第段的段意。24对第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A整修此堂体现了王君高雅的生活情趣B王君用公家余钱整修此堂是享乐思想。C由 “治堂”写到“治民” ,揭示了题旨。D王君整修此堂是为了更好地勤勉治民。2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 得于己,故调之德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 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A B C D26简要分析作者所说的“德政” 。评卷人 得分六、材料作文27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言,但也总有一些人不会因为人微言轻而不言。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 800 字;(3)不要写成诗歌。2

    24、019 届 上 海 市 金 山 区 高 三 上 学 期 期 末 质 量 抽 查 试 题语 文 答 案1香雾云鬟湿 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需要注意的字为:鬟、豫、伶、谨。【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

    25、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2 ( 1)B (2)B 【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知名句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准确选择。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劝诚小明同学做事不要拖拉的句子,A 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强调年少要努力; C 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强调信念; D 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强调困境中往往蕴含希望;B 项,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强调珍惜时间。故选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26、正确运用成语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 项,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C 项,大方之家,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D 项,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东西。这三个成语望文生义。B 项,差强人意,基本上让人满意,使用正确。故选 B。3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破坏城市的历史记忆,一味求新。 (两层意思,接近即可) 4 先提出观点“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 ”,接着说一代代人创造了城市把记忆留在城市中,承载城市记忆的有两种,然后举了物质遗产和口头非物质遗产的例子,最后讲

    27、了地名的作用及打造城市“名片”的关键是体现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5 C 6 写出了在城市发展中不尊重(或任意宰割)城市历史(或记忆)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即外表光鲜美丽,内在却无文化底蕴,城市变得没有历史载体和文化底蕴。 (要理解两个比喻的意思,表达接近即可) 7 ( 1)可以体现城市独有的个性和身份。 (2)可以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3)有利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 (4)被人为随心所欲的涂改和任意宰割的城市会贻害后代。 【解析】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由“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可知,

    28、 “推倒重来”的意思是为求新而破坏城市建筑的行为。据此组织答案即可。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概括文章的论证层次,也就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将具有相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合并。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第三段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为观点句和总结句,中间部分是具体论证的内容。整段文字围绕“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这句话,从“物质的遗产” 和“口头非物质的遗产” 两个方面论述城市的记忆,并举例说明物质遗产与口头遗产的含义,最后一句强调城市记忆对打造一座城市的重要作用。据此组织答案即

    29、可。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C 项,曲解文意,由第九段“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 ”“ 对它们任意宰割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可知,没有“群体记忆”才会使“城市记忆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故选 C。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表现力的能力。词语作为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密不可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论述中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先找出句中蕴

    30、意丰富的词语, “阅历丰厚”指的是城市的记忆中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 ,而“腹内空空的暴发户” ,指的是城市被“随心所欲的涂改”,呈现出“崭新”的外貌,但“完整性与真实性”却被破坏,城市的记忆被破坏, “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据此组织答案即可。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把握观点句,从而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文章题目和第一段提出了“城市要有记忆”的观点,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即“城市要有记忆”的理由。第三、四段为一个层次,论述了“城市和人一样,也有

    31、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五、六段论述了“保护它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第七段论述“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第八、九段论述“必须尊重城市历史”,否则, “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解答论述文的信息概括题,一定要结合文本,找到每一段的观点句,并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进行概括,绝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这就要求考生做到: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

    32、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筛选信息并分条概括。8 独句成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外婆摆渡时的责任话语,引出下文描写外婆和外公在风雨之夜冒险为难产的孕妇摆渡的情景,突出外婆“不能误人家赶路”的做人原则,体现她的善良和责任感。 9 第 段通过环境、语言和动作描写,讲了外婆和外公在风雨之夜冒险为难产的孕妇渡船并在十天后不收五元钱酬谢的事,塑造了外婆真诚善良、有责任感、不贪心的形象。 10 用排比手法,展示了 “我”在外婆忙碌时、有困难时主动给与她的爱,体现了 “我的聪明懂事。 11 倾向于不合理。理由如下:(1)文章以外婆的渡船为线

    33、索。 (2)文章在塑造外婆这一人物形象时,所选取的都是发生在外婆的渡船上的典型事例,外婆的渡船上面处处可见其为人。 (3)外婆的渡船蕴含着外公外婆对“我”的爱,更蕴含着“我”对外公外婆的深厚感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渡船有象征的意味。渡船为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淳朴的民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景(如同一座桥梁、一个载体) 。最后一段文字颇有对今非昔比的感叹,除了深切思念外婆外,似乎还隐含着作者对过去淳朴人情不再的失落和期昐。 12 本文作者围绕外婆的渡船,回忆了发生在外婆渡船上的一些美好往事,塑造了一位真诚善良、不贪心、有责任感的外婆形象,同时借渡口这一场景(载体)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淳

    34、朴的民风。这在当下对我们的做人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 【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作用,侧重考查段落作用。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从内容上, “不能误人家赶路”是外婆对自己“渡船”责任的理解,把渡人当做自己的责任而不计较回报,表现了外婆的善良和责任心;结构上,这句话承接了上一段“在外婆看来,自渡船泊下的那一刻起,自己便负起了一份责任:不能误人家赶路”, 而下文叙述外公外婆在雨夜帮助难产的孕妇渡河,他们不顾危险又不多收一分钱的行为,又印证了这句话,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品质。据此组织答案即可。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

    35、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第五段主要叙述了雨夜救助难产孕妇的故事, “外婆猛地坐起来, 他外公快起来!对岸可能有人有急事” 是动作、语言描写,突出了外婆的责任心“我看见那马灯的光亮如一束摇曳的烛火,在风雨中上下颠簸”是环境描写,恶劣环境下的奋力渡人更烘托出了外婆的责任心;面对别人的感恩下跪,外婆“赶紧上前拦阻”,是动作描写,刻画了外婆的善良;“外婆问明情况后,立即跑上岸去,硬将钱塞给那位产妇,并说除了过河钱,多一

    36、分也不能收”属于细节描写,刻画了外婆的正直、不贪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鉴赏能力。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主要为:回答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说明这种表现手法在文中描写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划线句子是我与外婆相处的生活场景,“当当当”三个整齐的句式叙述了在不同的场景下我给外婆的及时帮助,写出了我的聪明伶俐,更突出了祖孙间的动人情感。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

    37、作用。回答时可分四步: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首先做出判断不能改;然后分析:从形象上看, “外婆的渡船”更突出外婆的特点,因为摆渡主要是外婆承担的,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也是通过渡船表现出来的;从思路上看,全文都是围绕渡船展开的,外婆的生活一直没有离开渡船。因此,用“外婆的渡船”思路更加清晰;从结构上看, “外婆的渡船”这个题目能够和开头、结尾的段落构成呼应关系;从主题上看,通过一些在渡船上的生活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怀念,而“渡船”象征了以外婆为代表的淳朴和善良的民风,从而突出对这种民风的赞美之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

    38、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在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去探究。首先要梳理概括全文内容,这篇散文主要写了对儿时与外公外婆生活在渡船上的生活的回忆,从情的角度来说,表达了作者对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外婆的思念;从理的角度来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程,三十年后, “渡口上早已建起了一座横跨两岸的长桥”,渡船上所承载的外婆那种淳朴善良的人性之光已经远去了。这篇散文最深刻的主旨是对远去的人性的温情的呼唤。只要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并结合散文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点睛】解答探究思想意义的题目,按照命题指向基本属于文章主旨内涵范畴的探究

    39、,或者说,这类探究题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把握主旨,否则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首先梳理、概括全文内容;其次抓住不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探究的广度;最后深入挖掘全文的主旨。通过对考点的解读,发现很多作品的深刻意蕴都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所以在探究的时候还要注意探究的深度。13 D 14 D 15 结尾两句运用借景抒情(或以哀景衬哀情、虚写)的手法,想象友人北归途中只有飞禽和衰败的野草相伴着友人的悲苦愁颜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担忧和悲伤之情,也写出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与诗经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借鸿雁哀鸣来抒发流民内心的

    40、悲伤和对统治阶级的怨愤是同一用意。 【解析】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D 项, “真实描写了乱离之后的荒乱场景”分析错误,这一联从友人方面落笔, “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 句虚拟其晚宿情景,属于虚写。故选 D。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风格的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掌握并理解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比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含蓄、慷慨悲凉等,然后结合诗中有关词、句,考虑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结合情感分析语言特

    41、色。这首诗为战后送友人返乡而写,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意,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所以语言风格应为“凄苦悲凉”。故选 D。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从诗歌题目看,本诗是送别诗,前两联交代诗人与友人同时逃离家乡避难和送友人北还的情景,后两联是想象友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境遇,眼前是实,想象是虚,所以是虚实结合。“禽“ 和“草“本无知觉,而曰 “寒禽“ 衰草“ ,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 ,言愁无处不在, “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结合上一联 “残垒”“故关”可知,作

    42、者“ 愁” 的是 “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经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与“哀鸿遍野”同义,这与本诗最后一句的表达效果是一致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16 (1)急忙 (2)抵押 17 (1)B (2)B 18 B 19 胡长孺到达(铜岩) ,强盗们突然出现索取胡长孺等人,胡长孺正要用恭顺的态度向他们谢罪(求情) ,骑马的士卒一会儿

    43、集合,强盗们都被抓捕, (胡长孺)派人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并依法处置, (以后人们)在晚上行走不用担忧了。 20 B 21 刚正不阿(或不畏强权) 足智多谋(或善于断案) 【解析】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熟练记忆,还可以根据语境进行推测。 (1)亟,立即。这句话意思是:胡长孺立即命令他拆除掉。(2)质,抵押。这句话意思是:永嘉县有一个将步摇珠抵押给哥哥的平民。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熟练记忆,还可以用代入法,看哪个义项代入原文更符合语境。(1) “绐”意为“ 欺骗”

    44、,这句话意思是:拿珠子被盗贼偷走了来欺骗他;故选 B。(2) “趣”通“促” ,意为“ 催促 ”,这句话意思是:催促他拿来检验。故选 B。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 项,代词,他/疑问语气词,难道;B 项,介词,因为;C 项,表被动/介词,给,替;D项,表判断,是/副词,于是。故选 B。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

    45、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要点:“突出” ,古今异义词, 突然出现;“要” ,索取;“谢” ,谢罪,求情;“俾” ,使、派遣;“虞” ,担忧。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长孺”做“怒” 的主语,之前断开,排除 A、C ;“其诬” 做“怒”的宾语, “械”的主语是“ 长孺

    46、” 而不是“其诬”,所以在“械”之前断开,排除 D。这句话意思是:胡长孺假装生气说农民诬告,并将农民用枷锁锁在集市上,使手下人暗中侦察。故选 B。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确定答题区间,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第二段,面对上司脱欢察想要将赈灾款中饱私囊的行为,胡长孺将余款散发给灾民;面对脱欢察的质问,他不卑不亢,拿出公文案卷据理力争,这件事情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凛然正气。第五段,面对难断的步摇一案,胡长孺巧借盗贼案,惩治了见利忘义的哥哥,将步摇物归原主,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据此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胡长孺,字汲仲,是婺州永康人。至元二十五年

    47、,皇帝下诏求贤,官吏强求他应召。到达京城,在集贤院等待诏命。不久, (皇帝)在内殿召见(胡长孺) ,任命他为集贤修撰, (他)与宰相意见不合,被调任为扬州教授。元贞元年, (他)被调到建昌,恰好录事的职位空缺,上级官府有文书命胡长孺代理。当时,程文海正处于显赫尊贵的地位,他家气焰极盛,即使犯了法,也没有人敢责问,他修建外门,侵占了官道,胡长孺立即命令他拆除掉。大德丁末年,浙东闹大饥荒,戊申年,麦子也没有收成,老百姓饿死的人层层叠叠。宣慰同知脱欢察奉命赈灾,从富裕户敛钱一百五十万补给灾民。来到宁海县时,把余下的钱二十五万托胡长孺收藏好, (自己)便转往别处去了。胡长孺看出脱欢察有占有这笔钱的样子,便全都散发给了灾民。一个月后,脱欢察返回来了, (向他)索取那笔钱,胡长孺把救灾案卷交给他说:“钱都在这里了。”脱欢察很恼怒,说:“你的胆子有山那么大呀!是谁命你干的,而敢这样放肆!”胡长孺说:“老百姓一天没饭吃,一定有饿死的人,实在来不及向你上报,不过公文案卷都在这里,可以证明这一点。 ”脱


    注意事项

    本文(100所名校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