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山 东 省 临 沂 市 兰 陵 县 东 苑 高 级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 “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说尧时, “虞舜,性至孝” ,感天动地, “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 。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 “孝”
3、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 , “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 ,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经中, “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 “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 “孝”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
4、与“顺”的一致。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尊亲”不仅指尊敬,更有一系列礼仪规定;“弗辱”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能养”并非一般的供养,而是敬养。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顺” ,即顺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 ,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上的意志。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内涵。 “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 “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 孝经认为
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敬父母只是孝的开始,进德修业才是孝之终。这与儒家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与儒家“身-家-国”的模式相统一。可见, “孝”已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睦,终于进德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孝文化对“不孝”有明确的规定。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岐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阿意曲
6、从,陷亲不义”从精神层面提出致亲于义则为“孝” ,陷亲于不义则为“一不孝” 。可见,孝不是简单的恭敬顺从,而是以“义”作为“孝”的评判标准。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则从物质层面,即温饱与否和是否为考取功名而努力提出“孝”的标准。最后,“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又从发展的层面,即后继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标准。此处的“无后”并不是侧重“不娶无子” ,而是强调“绝先祖祀” ,即无人继承衣钵才是真正的无后,真正的大不孝。(选自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1 (小题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A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由一种反映伦理道德的家庭观念逐渐发展变化,后来被全面
7、政治化了。B “孝”大兴于周,其初始意为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有别于“善事父母”的伦理意义。C 孔子提出“孝为仁之本”的观点,确立了“孝”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地位, “孝”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D 传统中国社会家国同构、君父同伦的特点为“孝”向政治领域扩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内涵。2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A 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孝”不仅要求内心尊敬,更应体现在一定的礼仪上,敬养是“孝”的底线。B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可见违背自己意愿、一味顺从,最终使“亲”陷于不义之中
8、,这也是不孝顺。C 文章第四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孝”的丰富内涵与儒家伦理思想作对比,突出孝文化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有重要的政治意义。D 文章第五段引用孟子及赵岐的话,是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孝文化中“真正的不孝” ,从而增强了说服力。3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A 孔子对“孝”有积极推动作用,他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B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孝”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C 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岐
9、认为“不孝”的重点在于“绝先祖祀” ,只要有人继承衣钵,就不算是真正的大不孝。D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孝”与“不孝”都有明确的规定,优于西方孝文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赝品詹文格鉴宝大师许振君,在圈内远近闻名,他见多识广,眼光毒辣,是个令人敬畏的人物。不知有 多少心怀鬼胎的造假高手,费尽心机,最终都没能瞒过他的法眼。那些生财有道的古董贩子,恨 得牙根发痒,巴不得许振君早死。 。许振君真的要死了。他在鉴宝现场掉了一跤,起不来了。送进医院,竟然查出了大事脑癌。人们纷纷涌向许家。有去取经拜师,求学绝活儿的;有假心假意,看他笑话的;有携自家藏 品,请大师鉴定真伪
10、的许振君知道门外有许多求见者,但他一个也不想见。现在他最惦记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那幅仙溪图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走眼的古画。在那场秋季鉴定拍卖会上,许振君和其他两名 专家一起作了结论,认为仙溪图是北宋范宽的真迹,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画溪山行旅图风格一致。结果,这幅来路不明的仙溪图最终拍出了一千万的天价。发现问題是三年之后,他参加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到了溪山行 旅图 ,回来与册页上的仙溪图反复比对,又查了相关史料,才知道当时的确是走眼了。他脸上火辣辣的,有种无地自容之感。这事让许振君煎熬了很久,那段时间他寝食不安,这样的败笔,真的不可原谅。他最担心的是误导他人,以讹传讹,扰乱
11、市场。他想立即挽回这个过错,还收藏界一个公道。可是反复考虑,担心自己经不起那么大的社会舆论,弄不好还会结怨成仇,闹出人命。于是他在痛苦中放弃了这个想法,把真相藏进了心里。这-藏就藏了十几年,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谁知道那幅仙溪图有了魔性,反复倒腾,一路飙升,最后一次竟拍到了三千五百万。许振君躺在床上,心里直透冷风,他不希望那幅赝品再在市场上坑人。怎么办?他想到了弟子谢德才。谢德才赶来时,许振君已昏迷不醒。谢德才非常伤心,懊悔自己没早点过来探望,他伏在老师床前,不停地叫着恩师,许振君在弟子的呼喊中竟然有了知觉,两行清泪从眼角滚落下来。满脸悲伤的师母颤抖着双手,从许老师枕头下摸出一个信封,递给
12、谢德才,告诉他,这是许老师叮嘱他代办的大事。当晚,许振君安详地走了。看过信后,谢德才明白了恩师的心愿,但又不知如何是好。那幅仙溪图刚刚签过协议,在即将到来的秋季拍卖会上又将出现。而且,作为资深拍卖师,谢德才要亲自主持这场拍卖。如果狠下心来,把恩师的信付之一炬,这个真相就永远无人知晓了。可是谢德才做不到,那样恩师会死不瞑目,自己也会愧对良心。但是如果把信件交付新闻媒体,也不妥。一是许老师的名声将毀于一旦,二是拍卖行也会招来非议,甚至面临倒闭破产的可能。好在一个优秀的拍卖师具有掌控场面的能力,秋拍会开幕,走上台去的谢德才自信从容,好像他不再是拍卖师,而成了魔术师。没有人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仙溪图
13、流拍的。原来,秋拍会前,有人发现广州某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仙溪图 ,不久上海某拍卖会上再次出现仙溪图 。这样一来,圈内人士全都恍然大悟,所有竞拍者心知肚明了:赝品从此退出了市场。一个深秋的周末,谢德才带着纸钱和香烛去到恩师墓前,他摸出火机,把两张临摹的仙溪图点燃,然后供了一炷香,轻轻地说:恩师,您交交办的难题弟子已经解决了,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有些古董贩子对许振君“恨得牙根发痒” ,这从侧面表现了许振君鉴宝水平之 高和他品格的正直不欺。B 仙溪图拍卖价路飙升的情节,照应了前文许振君病倒后的心理,也引出了谢德才受命
14、破解难題的情节。C “许振君安详地走了”句,表明他临终前不想再理会赝品仙溪图在市场上害人的事,他已经心无挂碍。D 结尾暗示了谢德才迫使仙溪图退出市场所用的手段,解除了读者对仙溪图流拍的原因的猜测和疑惑。5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心理描写。6小说中许振君发现仙溪图 是赝品的情节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报告显示,2015 年 15 月传统媒体广告降幅为 5.8%。其中状况最为严峻的是报纸,广告降幅达 32.0%,创下了 2012 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以覆盖、到达为目标的传统投放模式已被广告主放弃,精准、互动和
15、直接效果越来越被重视,而这恰恰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短板。基于新闻纸的经营阵地很难守住,报纸必须通过转型、融合找到新的生存方式。20102015 年全国报纸总印数及增速示意图(摘编自2015 年 15 月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报纸广告经营已到危急时刻)材料二数据显示,相较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目前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经成为更为普遍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 2015 年 500 件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表明,其中 44.4%的事件由“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渠道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移动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成为网络舆论的策源地,并逐步影响社会舆论的整体走势。在移动舆论场,中央
16、主流媒体在微博、微信、客户端持续发力占据了重要地位。各类媒体都十分重视微信平台的传播,表现出微信指标在各榜单中都获得较高的分数。其中报纸(平均分 73.12)、杂志(平均分 72.52)和广播电台(平均分 67.83)最高。(来源:人民网2015 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发布)材料三新媒体时代来临,对传统报刊业冲击很大。微博、微信的使用使得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那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报呢?2014 年 1 月 13 日,笔者同微博“大 V”方振宁先生简短地探讨了报纸这一话题。笔者:方老师,您还看报纸吗?方:现在报纸都不行,没有微博方便,微博上多快啊,刚发生,很快就有了。报纸我现在基本不看,除了参
17、考消息 。 参考消息为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家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之一,每日精选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评论,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国际国内新闻,为读者开启了看世界的窗口,开阔了视野。 参考消息独有的新闻视角以及全面整合信息的特色,使得它即使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也能立足。(摘编自张新雨新媒体时代,中国报纸会消亡吗?)材料四相比于电子媒体,纸媒的劣势很明显。纸媒不仅无法拼得过电媒的速度,有限的版面也无法实现信息容量的扩充,且难以有效地满足受众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需求,受众话语权的表达更无从谈起。但纸媒也具有着电子媒体所不能及的优势。一、权威性优势。在电媒环境下, “个人发布、大众视听、广泛评论、群体交流”
18、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影响着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尤其是“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现实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电子媒体信息传播的泛滥性与难以控制性。而对于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纸媒一直以来均以社会职能作为发展原则,对所传播的信息均予以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对于受众来说更贴近其对信息的需求且更能符合受众的利益。尤其是我国党报党刊,权威性和公信力已经定型,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定位难以被电媒撼动。二、专业化优势。纸媒除了报纸还包括期刊杂志,纵观我国纸媒所涉足的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同领域的纸媒也均以该领域为重点报道范围,加之大多数纸媒本身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对于
19、电子媒体来说,专业性无疑大大提升,在完善的运营机制与成熟的工作团队的努力下使得纸媒新闻报道的专业化程度绝非电子媒体所能企及。(摘编自姜涛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之路)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可明显看出整个报纸行业均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 2013 年以后,全国报纸总印数急剧减少,同比增速呈断崖式下滑。B 2015 年 15 月报纸广告降幅为 32.0%,创下 2012 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也是2015 年传统媒体广告降幅最大的。C 2015 年 500 件社会热点事件的 44.4%由“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渠道披露而引发关注,可见“两微一端”已成为人
20、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D 各类媒体的微信指标在各榜单中都获得较高的分数,其中报纸和杂志的评分占据冠亚军,说明微信平台传播已成为纸媒的新发力场。8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媒体时代,微博“大 V”方振宁报纸只看参考消息 ,是因为参考消息独有的世界视野以及全面整合信息的特色。B 从材料三的谈话可知,在新媒体时代,像参考消息这样的老牌报纸,凭借自己的特色,仍然能与微博等新媒体相抗衡。C “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现实状况造成了电子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泛滥性与难以控制性,信息内容鱼龙混杂,真假难辨。D 在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难以甄别的新媒体时代,纸媒以其独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1、优势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9根据上述材料,报纸要获得新生,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评卷人 得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 ”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 二于驺 前,号为“赐棍” ,每以
22、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 ”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
23、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梃:棍棒。驺:骑马驾车的随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B 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C 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D 世
24、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弘治”为年号,中国古代一般采用帝王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文中“正德”亦为年号。B “进士” ,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唐朝始设进士。元、明、清殿试及第者统称为进士,分为三甲。C “锦衣”即“锦衣卫”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D “擢” ,一般指选拔、提升官职之意。本文中的 “谪 ”“出”等都与官职变动有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5、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B 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C 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D 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2)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
26、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评卷人 得分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任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 ,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 “为
27、口忙” “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 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C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 ,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评卷人 得分四、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沁园春 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 , _, ”?(
28、2) 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3) 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评卷人 得分五、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 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 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
29、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 )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 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 _的故事出现。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B 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C 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D 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们
30、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迁徒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评卷人 得分六、语言表达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
31、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_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评卷人 得分七、材料作文22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艇比较亲近。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没
32、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2018-2019 学 年 山 东 省 临 沂 市 兰 陵 县 东 苑 高 级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语 文 答 案1 C2 【 小题 2】C3 【 小题 3】D【解析】1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
33、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张冠李戴,确立“孝”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地位的是孝经 。3 【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 “对比论证”说法错误。【小题 3】 【小题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 项, “优于西方孝文化”于文中无依据。4 C5 这部分心理描写,写的是谢德才看了老师的信后,对怎样解决老师交办的难题产生的种种想法。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谢德才以正直品性为主的复杂性格,也表现了
34、他思虑事情极为周详,丰富了人物形象,进而引出下文他设法让仙溪图流拍的情节。6 补充小说情节,交代许振君死前牵挂仙溪图的原因。 突出许振君认真而正直的个性,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解析】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 项,“许振君安详地走了句,表明他临终前不想再理会赝品仙溪图在市场上害人的事”错误,选项对句中“安详”一词的解说错误。许振君安详地走了,是因为他已把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弟子谢德才,他相信弟子一定能办好
35、此事。从末尾谢徳才说“您交办的难题”可知,许振君并非不想再理会赝品仙溪图在市场上害人的事。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心理描写” ,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首先应明确所涉及句子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分析句子所写的对象,最后从不同的角度赏析。题干已经明确设题的句子是“心理描写” , “如果狠下心来,把恩师的信付之一炬,这个真相就永远无人知晓了。可是谢德才做不到,那样恩师会死不瞑目,自己也会愧对良心。但是如果把信件交付新闻媒体,也不妥。一是许老师的名声将毀于一旦,二是拍卖行也会招来非议,甚至面临倒闭破产的可能” ,这是谢德才看了老师给他的信后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如何解决老师交
36、给的难题的种种想法;从谢德才的考虑来看,他思虑事情极为周详,既要顾及老师的名声,还要顾及拍卖行的利益,同时还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让老师走得心安,让自己内心无愧,这段心理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这也就自然引出下文他设法让山溪图流拍的情节。点睛:鉴赏语言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鉴赏对象的表达方式,如属于景物描写,一般从修辞、动静、虚实、空间、感官等角度入手,如属于人物描写,一般从修辞、动作、细节等角度入手;然后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分析效果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心理、品质等) 。比如本题,题干已经明确设题的句子是“心理描写” ,考生可以回归文本明确这是谁的心理,具
37、体的内容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境之下的心理,与下文的情节有何关联,从这些方面分析即可。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小说中许振君发现仙溪图 是赝品的情节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这是考查小说插叙的作用。首先找出设题的内容,即“许振君发现仙溪图是赝品” ,从文中来看,当许振君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到了溪山行旅图之后,回来与册页上的仙溪图反复比对,又查了相关史料,发现仙溪图是赝品,之后他寝食不安,担心误导他人,以讹传讹,扰乱市场,直到临终还是没有放下这个问题,而是托付自己的学生解决这个“难题” ,这些内容突出了许振君认真而正直的个性,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这也交代了许振君死前牵挂仙溪图的原因,补充
38、小说的情节,且插叙的使用让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小说中的插叙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7 C8 A9 走媒体融合的道路,借助“两微一端”等移动互联网平台打造自己的品牌。 加强创新,形成特色,迎合受众对新闻信息精读的阅读需求,强化新闻信息引导。走专业化道路,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深读的需求,着力于深度报道、追踪报道、系列报道。借助权威性优势,重视受众对社会纷繁新闻信息的价值追索,深化报道的价值导向。【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
39、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 项,材料二提到“移动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 , “两微一端”只是“移动端”的代表,而非所有,以偏概全了。原文中“逐渐成为”不是“已成为” ,混淆了“已然”与“未然” 。故选 C。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 项,表述不准确。 参考消息能
40、在新媒体时代“立足” ,不等于能与“微博”等新媒体“相抗衡” 。C项, “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只是“加剧”了电子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泛滥性与难以控制性,而不是唯一“造成”者。D 项,纸媒仅凭 “权威性”和“专业性”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判断绝对。材料一、二都提到了纸媒要与新媒体融合才有出路。故选 A。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报纸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获得新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数据显示,相较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目前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经成为更为普遍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人民网舆情监
41、测室对 2015 年 500 件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表明,其中 44.4%的事件由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渠道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分析可知,走媒体融合的道路;结合“纸媒不仅无法拼得过电媒的速度,有限的版面也无法实现信息容量的扩充,且难以有效地满足受众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需求,受众话语权的表达更无从谈起”分析可知,加强创新,形成特色;结合“纸媒一直以来均以社会职能作为发展原则,对所传播的信息均予以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对于受众来说更贴近其对信息的需求且更能符合受众的利益。尤其是我国党报党刊,权威性和公信力已经定型,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定位难以被电媒撼动”分析可知,借助权威性优势,重视受众对社会纷繁新闻信息的价值追索
42、,深化报道的价值导向;结合“纸媒除了报纸还包括期刊杂志,纵观我国纸媒所涉足的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同领域的纸媒也均以该领域为重点报道范围,加之大多数纸媒本身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析可知,走专业化道路,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深读的需求。【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 (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 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
43、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 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 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 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 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10 D11 B12 B13
44、( 1)彻夜宴饮游乐,不理政事。宠爱偏信内侍,混乱朝纲。(2)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常识应该是“世宗立” ,指世宗即位,排除 AC。BD 两项的区别在“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 ,根据前后文,应该是世宗即位,下诏恢复他的原职,出任陕西副使,所以应该是“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 ,故选 D。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
45、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 “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
46、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 “哉”后叹(!), “夫” “盖”大都在句前。 “于” “而”一般在句中, “矣” “耳”后面画圆圈(。 )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 “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
47、,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有时也可以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 项,“唐朝始设进十”错,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故选 B。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都得到应有的惩处”表述不妥。据原文,并未提及弹劾史宣和廖铠的结果如何。故选 B。点睛: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
48、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燕游”宴饮游乐;“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浊乱”形容词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浊乱。第二句得分点:“坐”:因为;“谄事”逢迎侍奉;“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参考译文: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乡试中举,进入太学。与同县的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相互勉励,以学问品行闻名。 (弘治)十八年成为进士,授官广信推官。正德六年, (张士隆)入京任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