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吉 林 省 白 城 市 通 榆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一 上 学期 期 中 考 试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2、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zh) 、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
3、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
4、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 (小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B 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C 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D 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2 (小题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
5、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3 (小题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 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
6、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
7、,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
8、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
9、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 “不能不转” “是中国人就转” “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10、年 1 月 21 日)4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D 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11、5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B 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D 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6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A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B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C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 “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苏联伊萨克巴别尔中午,我们把
13、我们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弹痕累累的遗体移至索卡尔市,他今晨在与敌机战斗中饮弹身亡。所有弹着点都在脸部,两颊布满弹孔,舌头被打成两截。我们尽力把死者的脸擦洗干净,免得他样子过于吓人。我们替特隆诺夫拣了一个庄严的地方市中心公园紧靠栅栏的花圃筑了个坟墓。我们全连骑着马前去送葬,团部和师政委也去了。团长普加乔夫大声痛悼并赞美。最后他把花撒在墓的四周,我们一个个走到特隆诺夫跟前,同他最后吻别。我用嘴唇碰了一下特隆诺夫的前额后,便去观光市容,观光笼罩在瓦蓝色尘埃和加利奇忧伤情调之中的索卡尔市哥特式风格的市容。公园左边是个大广场,广场四周有好几座古老的犹太教会堂。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襟大褂的犹太人在这个广场上吵骂
14、,扭打。一个加利奇人手牵一头毛蓬蓬的小母牛,身穿白麻布长袍,拐入一条烟雾熏人的斜巷。犹太女人在斜巷一问间叫烟熏黑的陋屋的穷苦的厨房里忙碌。“柳托夫, ”一个正在等着钉马掌的哥萨克叫我, “你魔鬼附体了,你干嘛今天早晨要害死特隆诺夫?”然而他的话不是事实。不错,今天早晨我的确跟特隆诺夫争吵过,可是他,帕萨,死了,世上再也没有人来审判他了,我是所有人中间最后一个审判他的人。今天的俘虏是天亮时我们在扎沃迭火车站抓获的,共十人。在我们抓获这十个波兰人时,他们都只穿着内衣,一堆军服撂在他们脚下,我们无法从军服上区分出军官和士兵。是他们自己脱下军服的,可这一回特隆诺夫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军官出列!”他
15、走到俘虏跟前,拔出手枪喝令道。这天早晨,特隆诺夫头部已经挂花,头上缠着破布。“军官,招认吧!”他重复说,用手枪柄推撞着波兰人。这时从这伙人中走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光裸的肩胛骨显得很大。“结束战争吧, ”老头以不可理解的亢奋说道, “军官们逃跑了!”这个波兰人说罢,把一双发青的手向骑兵连长伸去。“五个手指头, ”他挥动着干瘪的大手,抽泣着说, “我就靠这五个手指头养活一大家子人呀!”老头哭得喘不过气来,热泪像线一样挂下来,跪倒在特隆诺夫面前,可特隆诺夫却用马刀把他推开,嘟哝了一句,一边逼向前去。老头仰天倒下,红似珊瑚的鲜血冒着气泡从他喉咙里像河水般涌出。我被安德柳什卡叫过来给剩下来的俘虏造册。
16、第九名俘虏是个青年,穿针织绒毛背心和轻骑兵的长衬裤。他撩开汗湿的头发,说出了他部队的番号。这时安德柳什卡一把抓住他的长衬裤,问道:“衬裤是哪儿来的?”“母亲缝的, ”俘虏回答说,身子晃了一下。安德柳什卡摸了摸轻骑兵的长衬裤,随后准备把他拉到已经登记好了的其他俘虏那里去。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特隆诺夫从土墩后面爬了过来。鲜血从骑兵连长头上像雨水从麦垛上那样滴落下来,缠在头上的脏布条散开了。他肚子贴地爬着,从二十步外的地方一枪把那青年的脑壳打得粉碎。波兰人的脑浆溅到我手上,特隆诺夫走到我跟前。“抹掉一人!”他指着名单说。“我不抹, ”我回答说, “领导一再下达的命令看来不摆在你眼里!”“抹掉一人!”
17、 “我不抹!”我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 “本来十个人,成了八个,上边是不会放过你的,帕萨”“我们这么拼死拼活,上边会放过的, ”特隆诺夫回答说,浑身的衣服已撕成碎片,声音嘶哑得厉害,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可后来他停住脚步,抬起沾满血污的脑袋望着天空,痛心地责备说“你吼吧,吼吧, ”他说, “招得那边也吼起来了”骑兵连长指给我们看空中的四个黑点,四架轰炸机在光灿灿的天鹅似的云朵后边飞过来,那是法温特莱罗少校飞行大队的巨型装甲轰炸机。“上马!”各排排长见到敌机便快马将连队带往树林,可是特隆诺夫没有随自己的连队进树林。他留在车站的一幢房子旁,两个穿深红色马裤、光着脚丫的机枪手围住了他。“弟兄们,得把螺
18、旋桨打下来, ”特隆诺夫对他们说道,脸上血流如注, “我这就给普加乔夫打报告”特隆诺夫在一片斜撕下来的纸上用庄稼汉粗大的字体写道:我今天将拼死一战,我有义务用两挺机枪尽力打下敌机,为此将连队指挥权交予谢苗戈洛夫排长他把报告封好,坐到地上,使劲脱下自己脚上的靴子。“拿去穿吧, ”他说道,把靴子和报告交给机枪手, “穿吧,靴子是新的。 ”特隆诺夫说罢,便朝小山包上车站小卖部旁边的机枪阵地走去。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结束后,特隆诺夫,我们骑兵连战死沙场的连长,其遗体被移至哥特式风格的索卡尔市,葬于庄严之地市中心的公园花圃内。(戴骢译 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19、是( )A 作品一开始就细致地描绘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遗体的惨状,既透露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早晨与特隆诺夫争吵一事的内疚之情。B 文中对索卡尔市市容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状态,与下文虐杀俘虏的悲惨场景构成鲜明的对比。C 本文摒弃了心理描写,抓住了人物活动,强化了言谈对白,如对特隆诺夫把报告和靴子交给机枪手的场景的刻画,就很好地表现了特隆诺夫的形象。D 小说中十个波兰俘虏“只穿着内衣,自己脱下军服撂在脚下”原是为了迷惑特隆诺夫,让他无法区分出军官和士兵,结果反而成了被特隆诺夫虐杀的由头。8作品是怎样叙述骑兵连长特隆诺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9请你
20、评价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这一人物形象并探讨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梦成功”的凯库勒张金平弗里德利希凯库勒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一些十分有趣的故事。1829 年,凯库勒出生在德国达姆斯塔德市,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尽管有些顽皮,但是十分聪明。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凯库勒在读中学时,对建筑学就很有研究,并展露出才华。他别出心裁设计的三幢楼房的图纸,被他故乡的建筑部门所采用。这三幢楼房建成之后,其构造之精妙,让当时一些有名的建筑师也为之叹服。16 岁的凯库勒,从此之后声名大噪,被誉为“少年建筑师” 。凯库勒在建筑学上的成功,使他的
21、家人和朋友都坚信他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建筑学专家,并希望他在建筑领域有更大的作为。18 岁的凯库勒也按照这个想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森大学。这是德国当时最为著名的一所大学,校园美丽、学风淳朴,更值得骄傲的是,这所大学还拥有一批知名度极高的教授,而且,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选择他们喜爱的教授。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因为某些偶然的际遇,使前行的航船改变方向。自从凯库勒怀着仰慕的情感听了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讲座后,他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年以后,凯库勒终于进入了著名的李比希实验室,当了李比希的实习生,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他通过和国际上著名化学家们广泛交往和自
22、己的深入研究,在化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他首先确定了碳原子的四价,提出了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成链这一重要假说。对苯的结构,他在分析了大量的实验事实之后认为:这是一个很稳定的“核” ,6 个碳原子之间的结合非常牢固,而且排列十分紧凑,它可以与其他碳原子相连形成芳香族化合物。他早已测定清楚:苯分子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结合而成,但是它们又是如何结合的呢?凯库勒百思不得其解。他一边苦心思考着,一边在纸上不断地画着,试着写出几十种苯的分子式,却又都一一被否决了。“到底苯的分子结构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凯库勒脑海里始终在这样追问自己。1865 年圣诞节后的一天,他试着把苯分子式写成弯弯曲曲的蛇形
23、,但还是不行!他反复思考,累极了。他半躺在安乐椅上,壁炉暖烘烘的,让他感到惬意舒适,慢慢地就蒙蒙眬眬地入睡了“啊,那是什么?”凯库勒好像看到了六个碳原子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蛇,而且那条蛇已经蠕动起来了。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条怪蛇被激怒,竟狠狠地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然后就不动了。凯库勒又仔细一看, “啊,不对呀,这不是一条蛇形成的环,这是一枚六边形的宝石戒指!”凯库勒拾起这枚戒指,想拿起来仔细看看,不小心, “当啷”一声,戒指掉在了地上。凯库勒哆嗦一下,睁开蒙眬双眼,原来是南柯一梦。梦中醒来,一切如常,但他在梦中看到的变成环形蛇的苯分子排列顺序还依稀记得。凯库勒匆匆地
24、在纸上写下了梦中看到的环形结构,著名的苯分子式就这样被发现了。 对于凯库勒长期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最后“一梦成功” ,科学史上还有许多其他说法。有的说,他是在马车上做的梦,梦见的不是蛇,是六个人跳环形舞;有的说,他是梦见六只猴子,彼此拉住尾巴,形成一个环;还有的说,他梦见了美丽的伯爵夫人,他看到她戴着一枚用白银打造成的双龙六边形戒指,等等。总之,无论怎么说,凯库勒确实是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10下列不属于凯库勒投身到化学研究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A 凯库勒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而且十分聪明,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B 所考入的古森大学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限制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教授。C
25、凯库勒有机会听到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讲座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D 后来得以进入李比希实验室,当了李比希的实习生,从此凯库勒走向了化学研究领域。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凯库勒在读中学时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聪明的孩子即使有些顽皮,也能够创造优秀的成绩。B 凯库勒在读中学时,就设计出三幢楼房的图纸,并以构造之精妙,让当时一些有名的建筑师为之叹服,从而被建筑部门采用。C 凯库勒之所以能够接触到李比希教授,并成为其学生,吉森大学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选择他们喜爱的教授是一个重要因素。D 凯库勒想象力丰富,并能够和国际上著名化学家们广泛交
26、往,从而确定了碳原子的四价,提出了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成链的重要假说。E. 对于凯库勒的“一梦成功” ,科学史上虽然有许多其他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能改变凯库勒确实是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的结构的事实。12对于凯库勒的“一梦成功” ,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中信息,谈谈自己的看法。评卷人 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27、。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 ”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
28、。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宋史王祐传有删减)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B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
29、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C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D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 /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 /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 “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 “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 “判”则表高位兼低职。B 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C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D
30、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1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B 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C 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D 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
31、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洛城:洛阳。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
32、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中“四千里” ,恨离家之远;“五六年” ,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B 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 ,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 “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C 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D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E. 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
33、反复吟味。18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评卷人 得分五、情景默写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鱼我所欲也全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2) 三峡中概括三峡春冬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_ 。(3)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_,_ 。(4) 观沧海中对景物总写的句子_,_。评卷人 得分六、语言表达20 (题文)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通知各位家长: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 2018 年 3 月 30 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
34、宜。请务必准时到会。2018 年 3 月 25 日中学21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 1 组:孔子与庄子 第 3 组:李白与杜甫第 2 组:项羽与刘邦 第 4 组:林黛玉与薛宝钗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字数不超过 100 字。评卷人 得分七、材料作文22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为了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 30 次,可获 200 元现金抵用券。 “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
35、缴纳来人相关费用时抵用。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中,近半数网友认为护理院没有必要设立“奖孝金”制度。面对护理院此举,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8-2019 学 年 吉 林 省 白 城 市 通 榆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一 上 学期 期 中 考 试语 文 答 案1 C2 【 小题 2】D3 【 小题 3】 【小题 3】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
36、应用成语的能力。题中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 ,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 ,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故答案选 C。2 【 小题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7、。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B 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 改为“让”或“使” ;C 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 ,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故答案选 D。3 【 小题 3】 【小题 3】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
38、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 “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 向上。故答案选 B。【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4 D5 【 小题 2
39、】C6 【 小题 3】 【小题 3】B【解析】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 “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表述绝对化,原文为“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5 【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C 项, “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微信传播的人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的表述理解错误,原文是“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只专
40、注于微信传播的人对此事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6 【 小题 3】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结合文本内容“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分析可知, “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倒置或强加因果。7 C8 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倒叙的手法,先写连长的葬礼,再讲述“我”因为连长
41、杀害俘虏而与之发生了冲突的故事,最后讲述连长特鲁诺夫阵亡,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首尾圆合,小说结尾特隆诺夫被埋在了市中心的公园花圃内,和小说的开头相呼应,情节连贯,结构紧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叙事圆环。9评价:既要受到审判,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没完没了地虐待俘虏,凶残地杀害俘虏,体现他人性中的恶;对待战友温情,又体现了他人性中的善;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勇敢、顽强,反应迅捷,处事妥当,为了祖国的利益勇于献身,又体现了他人性中的美。意图:在于揭露战争的残酷,批判战争的罪恶;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价值取向,要摒弃人性的黑暗面,让人性的美散发出光辉。【解析】【分析】选文为外国小说,作品以倒
42、叙的手法叙述了骑兵连长特隆诺夫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对待战友他富有温情,对待俘虏他凶残虐待,既有人性之善,又有人性这恶。作品在揭露战争的残酷、批判战争的罪恶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价值取向,即保有人性内心的美好。阅读中准确把握这一主题有一定难度。三道题目分别从综合理解文章的内容、行文叙述方式、把握人物形象与主旨的角度设题,题型考查全面,梯度性强,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7 A “又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早晨与特隆诺夫争吵一事的内疚之情”理解有误,文中并没有表达内疚之情。B “展示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状态”理解有误。D “原是为了迷惑特隆诺夫”理解不当,原文中没有这一方面的交待或暗示。8
4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叙述方式。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两大特点:一是倒叙,二是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好处是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第一人称叙述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以上术语可积累。9本题借助理解人物形象来把握小说主题。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两面性,因此作品的主题就有了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对战争的批判,二是对美好人性有肯定。解答类似题目要在准确解读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深入思考。10 A11 CE12所谓“一梦成功” ,表现的是科学的偶然性,而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也有着必然的因素。凯库勒之所以能够在梦中获得对科学的感悟,是因为他整天在思考这一问题,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一个人
44、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当知识的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给人意外的惊喜与收获。(意思对即可 )【解析】10试题分析:A 项, “受到良好教育”和“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与其投身化学研究无必然联系。 “聪明”也不是直接原因。11试题分析: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B 不给分。A 项,以偏概全,凯库勒只是一个特例,不能将其扩大为共性。B 项, “从而被建筑部门采用”表述错误,原文指出该图纸被采用建成楼房后“其构造之精妙,让当时一些有名的建筑师也为之叹服” 。D 项,文中指出凯库勒除了“和国际上著名化学家们
45、广泛交往” ,还进行“深入研究” ,选项中没有体项这一信息。12试题分析:注意分析“科学的偶然性,而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 ”,然后分析必然的因素: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给人意外的惊喜与收获。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
46、,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13 C14 A15 B16 ( 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2 )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解析】【分
47、析】试题分析:13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 ”;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 ;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注意培养语感,注意一些解题规律。如虚词、名词、动词、对称性句子等。如“曰” ,主语“五代之君” “免” ,连词“故”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4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
48、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年号。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 项“除”是授予官职一类。是除去旧职任新职。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15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 项“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错,文中表述为“赵普曰: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 即命祐知潞州。 ”由此可见,王祐去治理并不是赵普举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6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关键词:(1)人名保留, “坐是”译为因此, “见”译为表明, “贻”译为送、给;(2) “闻”译为传闻出去, “窥”译为窥探, “非威远之道也” (判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文言文翻译】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年少时专心研究词学,性格洒脱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