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ID:85466       资源大小:7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6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1、高二第四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第 卷(选择题 共 50 分)1、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公元前 8 世纪后,雅典公民内部的阶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平原派” “海岸派” “山地派”2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A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 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C引导公民切实地

    2、关心国事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3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n”或者说“好的政府” ,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 imoomnes quantum potes,i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4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后,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极大冲击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最有可能的是 ( )A贵族

    3、B下层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奴隶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 ,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 。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权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6恩格斯这样评价梭伦改革:“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 ”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 )A.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7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

    4、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这表明梭伦( )A颁布“解负令” B限制谷物出口 C划分财产等级 D设立“四百人会议”8公元前 593 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知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9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道:(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 梭伦的法令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梭伦要求废除债务奴隶制 雅典城邦已经实现了

    5、高度繁荣的民主A B C D10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11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12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6、。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14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 388 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 ”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

    7、裕农民15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为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 法律严酷 剥削严重A B C D16商鞅变法过程中,守旧贵族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对太子不好动刑,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中奉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B商鞅敢于同守旧势力进行斗争C商鞅变法狠狠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D改革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17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 594 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

    8、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8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19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 )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 得

    9、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 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 B. C. D.2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1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 )A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上朝议

    10、事不准说鲜卑话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22 宋书谢灵运传中记载:“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材料中无法体现(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B民族矛盾尖锐C人民负担沉重 D阶级矛盾尖锐23 (北魏孝文帝)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保守势力反对迁都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改革面临层层阻力24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

    11、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25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道小题,第 26 题 14 分, 第 27 题 16 分,第 28 题 20

    12、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材料一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材料二 (1)材料一中“全体人民”是指哪些人?为什么说“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8 分)(2)联系材料二说出没有公民权的是哪些人?这说明雅典民主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6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13、)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则农不慢。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情之心。农恶商,商疑情,则草必垦矣。(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农商政策。

    14、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视角说明推行其措施的原因。 (6 分)(2)归纳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据此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各自政治体制带来的不同影响。 (10 分)28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

    15、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16、8 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6 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6 分)高二历史月考答案1-5 BCCCB 6-10AADAD 11-15CCBAB 16-20AACAD 21-25BAAAD26. (14 分)(1)雅典公民。原因:废除了财产对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允许所有雅典公民不论财产资格都可以自由参政议政。没有。原因: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8 分)(2)奴隶、外邦人、妇女。

    17、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中,真正掌握权力的是极少数上层男性公民。 (6 分)27. (16 分) (1)政策: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环境:少平原,多山地,天然良港众多。 (6 分)(2)措施:不允许粮食买卖;大幅度提高酒肉的价格,按原价征课十倍的捐税;加重商品的流通税(提高关税、市场税收) ;思想:重农抑商;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奠定基础(10 分)28. (20 分) (1)条件: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8 分)(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6 分)(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6 分)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为本站会员(笑傲****0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