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88544       资源大小:194.4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伦理指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则,经济指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都是名词性的专指概念。与此比较,美则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以此为背景,人对现实的审美评价引人爱这个世界,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持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

    2、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看,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

    3、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式“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扣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

    4、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徳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且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所谓以美储善或以美导善,最终生成的仍是一种以审美作为标识的道德形象。或者说,美与德的关系,在中国古典关学中

    5、可以表述为首先以美育德、继之以德成美的连续性过程。(摘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美涉及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具有超功利性,它不同于名词性的专指概念“伦理”和“经济”。B.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善相济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与善是混融的、一体的,密不可分的。C.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的差异性在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D. 中国传统儒学认为,美对善具有生成和涵养作用,它既是人性向善的内在动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美与善的关系是二次生成的连续关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6、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阐析美的内涵,旨在强调审美与道德的区别,为下文论述张本。B. 第二段中用诗经的例子,论述诗、礼、乐既属于美学又属于伦理学。C. 第三段引用孔子对武韶的不同评价,论述中国文化中美与德之间存在差异。D. 第四段指出中国古典美学中美与德的关系就是以英育德、以德成美,点明了中心。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却影响了“美善相济”这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B. 中国社会早期的乐己具审美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天地人神高度和谐的至善至美境界。C. “尽美矣,未尽善也”启示我们不要被外表的美迷惑,还

    7、要关注内心的善。D. “说谎君子温润如玉”正好说明了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美涉及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错,原文为“美则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趋于正面”; B项,“密不可分”错,原文为“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D项,“美与善的关系是二次生成的连续关系”曲解文意,

    8、原文“美与德的关系,在中国古典关学中可以表述为首先以美育德、继之以德成美的连续性过程”,“美”与“德”是连续性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区别”概括不全面,阐析“美”的概念,旨在强调审美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参照。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9、。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达到了天地人神高度和谐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太绝对,原文只是说“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故选B。【点睛

    10、】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

    11、”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12、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风

    13、云初记(节选)孙犁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 “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 “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

    14、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

    15、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的哭着。“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

    16、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的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秋分拉着小女孩问:“

    17、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秋分又逗她: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

    18、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

    19、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B.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C. 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胜的战争

    20、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路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D. 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5.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答案】4. B 5. 运用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

    21、、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 6. 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

    22、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看不出不满。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

    23、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看画线句写的是谁,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本题中, 运用神态,如“笑了”、动作,如“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一句,可看出:庆山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在他的心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6题详解】本题考

    24、查考生把握小说的叙事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叙事的角度入手,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如原文“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如原文用 “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等词语,通过时间顺序推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如: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等,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

    25、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如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和推动创新驱动战咯。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个日期正好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

    26、的文件颁布30周年。相较于此前的政策,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有两个独特之处。第一,把创新作为整个社会转型的原动力,这比历届政府把创新的作用看得更高。第二,政策特别强调了创新生态环境的建设、强调创新的市场环境。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西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升技强国的出发点。20

    27、16年8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首次将“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规划,不仅包含科技政策,还包括配套的经济、财税、贸易、产业、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政策。(摘自新时代:创新驱动战略)材料二材料三2018年华为拿下全球23个5G订单,今年总收入将达千亿美无。在今年的第三季度的华为手机出货量上,华为占了13的市场份额,并且超越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尽管如此,但拥有生态体系优势的苹果,在销售额以及利润方面依然遥遥领先于华为,这也是华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华为希望未来不仅仅在销售数量上做到世界第一,在销售额以及利润方面同样能够做到全球领先。而这一切的实现则要依赖于

    28、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目前华为的专利授权就有七万个。华为在5G技术的专利就有1481个,专利数也是全球第一。材料四我国科技人员资源总量庞大,但是优秀的尖子人才匮乏,特别是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战略性科学家严重缺乏。标志之一是我国几十年来还没有培养出一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诺奖确实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造能力、科学技术积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技术发展仍以跟踪技术为主,少有创新出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足,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还很少能创造出类似于苹果这样世界级的创新产品。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中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靠政府干预,只有通过市场,通过市场竞争的选择,

    29、才能够统一起来。创新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需求,社会化和市场化创新环境不健全,公共服务的缺失、以及公平的克场争环境的缺失,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很难从社会、从市场获得技术创新所必要的资源。在科技创新中我们选择的很多科技项目都是国外已经做过的,我们习惯于在讨论有争议的项目时,排斥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以及单纯追求研究论文数量等,对自己科学研究能力不自信。在产业发展上也是如此,我们在科技创新的重大机遇面前犹豫不决,在自主创新方面难以显现应有的主动和担当。(摘自原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创新驱动未来主题演讲)7. 对材料二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图一可看出,中国专利申

    30、请数在2002-2012十年间的增长速度要大大快于上一个10年,可以说中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加快了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步伐。B. 从图二可看出,在2004-2013的9年间,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增长了10倍以上,增幅大大超过韩国,缩短了与日本及西方发达家的距离。C. PCT数据显示,2004-2013年的9年间,与欧洲、美日韩专利申请数大幅波动不同,中国的专利申请数一直在稳步上升。D. 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研发投入较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较大,科技进步对经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2012年,我国提出实施和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一改历届政府对科技创新忽视的局面,表

    31、现出不同于新时期政策的独特性。B. 201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有了政府支持和于预,就能避免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C. 华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超越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但在未来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仍面临着种种困难。D. 诺贝尔奖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当把获得诺奖作为中国科学发展的目标。9. 你认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哪些紧迫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C 8. C 9. 缺乏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缺乏具有国际引领性的创新产品;缺乏有效的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完善的市场化环境;缺乏鼓励创新,弘扬自信的文化氛围。【解

    32、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二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 项,“欧洲、美日韩专利申请数大幅波动”错,与原图表不符。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历届政

    33、府对科技创新忽视”错,历届政府都是重视的,只是这次更重视“创新”;B项,“有了政府支持和于预,就能避免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说法太绝对,结合材料四“不能靠政府干预”;D项强加因果。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哪些紧迫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四当中,缺乏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如“我国科技人员资源总量庞大,但是优秀的尖子人才匮乏,特别是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战略性科学家严重缺乏”

    34、;缺乏具有国际引领性的创新产品,如文中提到“技术发展仍以跟踪技术为主,少有创新出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足,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还很少能创造出类似于苹果这样世界级的创新产品”;缺乏有效的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完善的市场化环境,例如“创新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需求,社会化和市场化创新环境不健全,公共服务的缺失、以及公平的克场争环境的缺失,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很难从社会、从市场获得技术创新所必要的资源”;缺乏鼓励创新,弘扬自信的文化氛围,如原文有“在科技创新中我们选择的很多科技项目都是国外已经做过的,我们习惯于在讨论有争议的项目时,排斥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以及单纯追求研

    35、究论文数量等,对自己科学研究能力不自信”。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一年封平乡侯。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二十二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官属皆贺,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每兄弟游娱,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衮美。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

    36、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戒慎如此。三年,为北海王。诏曰:“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王其克慎明德,以终令闻。”四年,改封赞王。七年,徙封濮阳。太和二年就国,尚约俭,教敕妃妾纺绩织纴,习为家人之事。初,衮来朝,犯京都禁。青龙元年,有司奏衮。诏曰:“王素敬慎,邂逅至此,其以议亲之典议之。”有司固执。诏削县二,户七百五十。衮忧惧,戒敕官属愈谨。帝嘉其意,二年,复所削县。三年秋,衮得疾病,诏遣太医视疾,殿中、虎贲赍手诏、赐珍膳相属,又遣太妃、沛王林并就省疾。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诰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

    37、又令世子曰:“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接大臣,务以礼。虽非大臣,老者犹宜答拜。事兄以敬,恤弟以慈。”其年薨。诏沛王林留讫葬,使大鸿胪持节典护丧事,宗正吊祭,赠赗甚厚。(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二十,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B. 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C. 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

    38、共如是/是非益我者D. 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王以下的最高爵号,周代封爵制设爵位为五等:公、侯、伯、子、男。B. 文学:职官名,汉代州郡及诸侯王国均设,掌管教化之事。文中指学校的负责人。C. 就国:即“到封地”之意。周代的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都称为“国”。D. 世子:自曹魏始,诸王公侯嗣子改称为世子,后世多以王爵嫡子为世子。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衮好学喜读。每次读书,文学左右担心他损害精力,屡屡劝他,而他并

    39、不停止;兄弟们游玩,他独深思经典。B. 曹衮为人谦虚,行事谨慎。他进爵为公,官属祝贺,他却希望大家帮助他弥补不足;文学防辅上表陈述他的美德,他却深以为惧,责备众人。C. 曹衮崇尚约俭。他敦促妻妾纺线织布,形成习惯,使之成为家属日常的事务;他病重之时,命令属官,死后丧事悉奉诏书,一切从简。D. 曹衮严格要求世子。他担心世子年龄还小,不懂行事的规范和道理,只知乐不知苦。他深悉骄奢之害,谆谆告诫世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2)虽非大臣,老者犹宜答拜。事兄以敬,恤弟以慈。【答案】10. D 11. B 12. C 13

    40、. (1)我们接受诏令考察赞公的举止,有了过失应当奏闻,有好事,也应当将它上奏皇上使皇上听闻,不能隐瞒他的美德啊。(2)即使不是大臣,对老人也应该答谢礼拜,恭敬地侍奉哥哥,慈爱地体恤弟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这段文字是说“自己提高修养,坚守贞操,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但各位却

    41、报告给上面知道,这恰恰是为我增加负担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其中,“常人”做句子主语,前边应断开,排除C; “而诸君乃以上闻”主谓宾俱全,后边断开,排除A;“也”为整句,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也”字后边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文

    42、中指学校的负责人”错,是“文学官”的意思。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一切从简”错,文中并未提到,原文“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察”,考察;“

    43、宜”,应当;“匿”,隐瞒。第二句中,“虽”,即使;“非”,不是;“事”,侍奉;“恤”,体恤。【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中山恭王曹衮,建安二十一年(216)封为平乡侯。少年时喜好学习,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文学官和左右近侍

    44、常常恐怕他因为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建安二十二年(217),迁移封地,为东乡侯,当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221),晋升爵位为公,官员属下都向他祝贺,曹兖说:“我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收种庄稼的艰难,有很多骄奢逸乐的过失。各位贤者已经庆贺了我的喜庆事,也应该辅助我弥补缺陷。”每次兄弟们游玩娱乐,曹衮独自深思经典。文学防辅们互相商议说:“我们接受诏令考察赞公的举止,有了过失应当奏闻,有好事,也应当奏闻,不能隐瞒他的美好啊!”于是一同上表称赞陈述曹衮的美好。曹衮知道了,极为惊惧,责备文学官说:“自己提高修养,坚守贞操,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但各位却报告给上面知

    45、道,这恰恰是为我增加负担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他的警戒慎重就像这事一样。黄初三年(222)曹衮封为北海王。诏书说:“北海王对三坟五典有精深的研究,深切地玩味道行的真义,文雅的气质光彩焕发,我很是赞美他。北海王应该能够慎重地表现出自己的德行,以完成你美好的名声。”黄初四年(223),改封曹衮为赞王。黄初七年(226),迁移封地到濮阳。太和二年(228)到了封地,崇尚节约俭朴,敦促妻妾纺线织补,形成习惯,成了家属日常的事务。当初曹衮前来朝见时,违犯了京都的禁令。青龙元年(233),主管官员上奏书批评曹衮。明帝下诏书说:“中山王素来恭敬

    46、谨慎,偶然来到这里,还是用评议帝王亲属的规则来评判这事吧。”主管官员固执己见。明帝下诏削减曹衮两县、七百五十户的封邑。曹衮忧虑害怕,告诫命令属下官员更加谨慎。明帝赞赏他的心意,在青龙二年(234),恢复了所削减的两个县的封地。三年秋天,曹衮得了病,明帝下诏派遣太医为他看病,殿中、虎贲带着手书的诏令和赏赐的珍贵膳食相跟随,又派遣太妃、沛王曹林一起去探视病情。曹衮病得很厉害,命令属下官员说:“我缺少德行,愧受天子的恩宠,现在我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我喜欢俭朴,但朝廷有临终报告的制度,作为全国遵行的法典。我气断的时候,从停放灵柩到下葬,务必遵奉诏书的命令。”又命令继承自己王位的儿子说:“你还太小,没

    47、有接受过家教,这么早就成了王爷,只知道乐,不知道苦,必将会有骄傲奢侈的过失。接待大臣,务必按照礼仪。即使不是大臣,对老人也应该答谢礼拜。侍奉哥哥要恭敬,体恤弟弟要慈爱。”当年曹衮去世。明帝下诏让沛王曹林留在那里完成葬礼,让大鸿胪持节符执掌护理丧事,宗正前去吊唁祭祀,赠送的丧葬礼品十分丰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四)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此诗写于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时苏辙留京侍父,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远别。三年多

    48、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黄花菜。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A. “亭亭”写萱草高高挺立的秀美姿态,突出其孤秀自拔的精神丰姿。B. “芽蘖”“走寻”写牵牛生长蔓延的生命姿态,是其“独何畏”的具体表现。C. “南斋读书”暗点园中主人的生活,“乱翠”“如泼”视听结合,突出景物特点。D. 全诗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形象鲜明,既具情趣,又兼理趣。15. 诗人借萱草、牵牛寄寓怎样的情感哲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牵牛花忍隐屈曲,奔走追求于荆榛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度蓬勃、满目泼翠,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