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检测(B)(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响遏行云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测之渊D.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众说纷纭思路解析:A项,“灸”应为“炙”;B项,“喧”应为“暄”,“俘”应为“殍”;C项,“成”应为“程”。答案:D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虽有槁暴D.句读之不知思路解析:A项,“不”通“否”;B项,“受”通“授”;C项,“有”通“又”。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子孙
2、帝王万世之业也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非能水也思路解析:A、B、D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是名词作状语。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唯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A.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B.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C.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D.推其原因,是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思路解析:从上文“唯
3、独”“至今依然生气如故”等表述的肯定语气来看,宜保持语气的一致性,也用肯定语气表述。A、C两项中“似乎”“恐怕”不妥当。“生气如故”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已成为精神食粮”而不是“在民间流传”,所以选B项。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9分,每小题3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
4、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能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思路解析:“能”应为“善于”。答案:C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思路解析:D项,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答案:D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
6、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思路解析:“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理解错误。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22分)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
7、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谕。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適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
8、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釐,祭祀用过的肉。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召置门下,甚幸爱幸:宠幸。B.为官名悉更悉:全部。C.专欲擅权擅:擅长。D.文帝说之说:同“悦”,喜欢。思路解析:C项,“擅”,专断,独揽。答案:C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材”在文中指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府学、县学读书的人。B.“博士”,战国时所设学官
9、名,秦代六经、诸子、术数、方技等皆立“博士”。汉初为太常属官,掌管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C.“改正朔”就是新政权建立后重新确定一年的正月初一是哪一天。正即正月,为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朔即初一,为一月的第一天。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常重定正朔。D.文中“征”“召”同义,常连用,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思路解析:A项,“秀材”,文中指才学优异。答案:A10.下列各项对画波浪线内容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B.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
10、年三十三矣C.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D.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思路解析:可采用对比分析法,比较四个选项,仔细辨别不同处。答案:D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与李斯是同乡,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他。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婴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C.因为文帝的谦让,贾谊的许多想法未能变为现实。D.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贾谊。思路解析:A项,“与李斯是同乡”的是河南郡守吴
11、公,不是贾谊;“并侍奉他”于文无据。答案:A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 5分)(1)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2)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思路解析:这两句翻译的重点是“贾谊,洛阳人也”,判断句;词语方面,“以”,因为;“爱”,宠爱。参考答案:(1)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善于诵读诗书和写文章而闻名当地。(2)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参考译文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善于诵读诗书和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征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
12、重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是全国第一,过去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孝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谊才能杰出,无与伦比。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
13、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上奏给孝文帝。孝文帝因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于是孝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贾谊的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缅怀屈原,因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服鸟鸟飞
14、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服鸟鸟的外形跟猫头鹰一样,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悲痛伤感,自认为寿命不长,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贾谊,就把贾谊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进去拜见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于是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
15、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过了几年,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2),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14.学过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
16、中要分别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4分)上联: 下联: 思路解析:所写对联要对仗,要符合题干要求,上下联中要嵌入“师说”“劝学”。答案:示例上联:学习当需谦虚博览,勿忘前贤“师说”下联: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15.请说明下面漫画何去何从的题面内容,并用一句话揭示其中的寓意。(7分)何去何从(1)内容: (4分)(2)寓意: (3分)答案:示例(1)第幅图中的风向左刮,路标也指向左边,一个人戴着眼镜,背着包,踌躇满志地向左边走;第幅图中的风向右刮,路标也指向右边,这个人走过了路标,回头去看路标,一脸惊愕的表情。(2)生活中要学会独立思考。行事不要盲从,不要人云亦云。时刻保持清醒
17、的头脑,不被外物左右。(言之成理即可)五、写作(6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一位学生自暴自弃,老师与他谈心。水能流向天空吗?老师问。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呢?学生回答。水不能流向天空,那天空的雨是怎么来的呢?天空的雨,就是地上流向天空的水。当然,水不能直接流向天空,但当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气态,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成为天上的雨水。老师说。学生默然。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提示:本题为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中
18、心,进而把握命题的范围,让自己的思维在给定的疆域里驰骋。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老师开导学生的话,而老师讲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即水变成水蒸气就能流向天空。因此,认真分析“水能流向天空”蕴含的道理,便是审题的关键。水只有改变形态才能流向天空,否则只能永远往低处流,据此可以得出“人要学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待时而飞”的立意;水能流向天空,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然而这又是事实,据此可以得出“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切皆有可能”等立意。参考例文一切皆有可能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云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
19、切皆有可能。一个小学就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是的,这是一种奇迹。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奇迹,可以创造出来。莫言、孟非他们做到了。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那些看似出乎意料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皆有可能。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没想到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没想到会长成黄山上傲然挺立的迎客松;一滴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没想到会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世间充
20、满偶然,一切都有可能。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坐等天上掉馅饼吗?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恩格斯说: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落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傲然挺立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冲向天空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默默无闻,但不甘平庸的坚持会让你光芒四射。朋友,争做流向天空的水吧,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