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知道常见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记住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知 识 梳 理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万物都是由间断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2.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3.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
2、的。4.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只占有很小的体积,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5.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指出: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绕核作高速运动,每个轨道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6.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规律,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2)表示方法:
3、原子结构示意图如O:;Mg:。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1)化学反应的特点: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2)化合价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活泼金属在反应中,一般失去电子,表现正化合价;活泼非金属在反应中,一般得到电子,表现负化合价。【自主思考】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的?提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说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既不易得也不易失电子。2.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提示失去的电子数正价的数值;得到的电子数负价的数值。三、认识原子核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
4、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3.原子的表示符号:X表示质子数是Z,质量数为A的一种X原子。4.存在数据关系(1)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5.核素和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自主思考】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提示因电子的质
5、量比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4.是不是所有的核素都含有中子?提示不是,如H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效 果 自 测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A2.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填编号)(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解析A为氧原子,B为氧离子,C为硫原子,D为钠原子。答案(1)B(2)D(3)AC探究一、原子的组成【探究讨论】1.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核会改变吗?提示不会,变化的是最外层电子数。2.U核素中
6、质子数为多少?中子数为多少?提示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23892146。3.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最外层电子数【点拨提升】组成原子的微粒(1)原子的组成(2)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及相互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阳离子Xm的电子数:N(e)Zm;阴离子Xm的电子数:N(e)Zm。(3)符号X、Xd、Xe中各个字母的含义a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b表示元素X的质量数;c表示元素X的化合价为c;d表示该离子带有d个单位的正电荷;e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e个X原子。【典题例证1】已知R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化合物AmRn,其中A的化合价为n
7、。该化合物中一个R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该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A.R B.RC.aR D.amR解析AmRn中R的化合价为m,所以R原子的质子数为(am),其核内中子数为b,R的质量数为(amb),所以答案为D。答案D【学以致用1】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解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答案D探究二、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区别与关系【探究讨论】
8、1.所有的元素都有同位素吗?提示不是。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即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少量元素没有同位素,即只有一种核素(原子)。2.H2、D2、T2互称为同位素吗?提示不是同位素,它们是单质不是原子。3.怎样用图示形象地表示出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提示可以表示为:【点拨提升】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范围宏观概念,对同类原子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一种原子而言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
9、子而言。因同位素的存在而使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特性主要通过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来体现不同的核素可能质子数相同,或中子数相同,或质量数相同,或各数均不相同同位素(之间)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实例氢元素、氧元素H、H、N、C、Mg是不同的核素H、H、H为氢元素的同位素【典题例证2】元素、原子、核素、同位素都是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原子的构成是重要的化学基本理论。根据下列8种化学符号:H2、H2、C、Li、Na、N、Li、Mg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 种。(2)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和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和 。解析(1)核
10、素是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H2和H2都是分子,不属于核素,其余6种全部表示核素。(2)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所以Li和Li互称为同位素。(3)C和N的质量数都是14,但质子数分别为6和7,属于不同元素的原子,不能互称为同位素。(4)Na和Mg的中子数都是12,但质子数分别为11和12。答案(1)6(2)LiLi(3)CN(4)NaMg【学以致用2】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每百吨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
11、e少一个电子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解析3He是4He的同位素,比4He少一个中子,C项正确。答案C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解析两种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一定相同,则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O2、F、Ne、Na、Mg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A错误;有些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并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H,B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
12、子,其质子数必相等,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正确;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同,则粒子所带的电荷数必相等,不可能一个是阳离子(带正电荷),一个是阴离子(带负电荷),D错误。答案C2.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化合价为1价的是()解析A是氢原子,B是铍离子,化合价为2价,C是钠离子。答案D3.下列微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B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S2的结构示意图:C.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Na的结构示意图:解析A铍原子为4号元素,C 为氟离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应该为11。答案B4.镨(Pr)、钕(Nd)都属于稀土元素,在军事和国防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镨(Pr)和
13、钕(Nd)可能互为同位素B.Pr是镨的一种新元素C.Pr核内有59个质子,核外有81个电子D.Pr质量数为140,原子序数为59,核内有81个中子解析镨(Pr)原子和钕(Nd)原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相等,二者不可能是同位素,A错误;Pr是镨的一种核素,不是新元素,B错误;Pr的质子数为59,核外电子数也为59,C错误;原子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的是质量数,其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原子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的是质子数,故Pr核内中子数为81,质子数原子序数,D正确。答案D5.现有下列9种微粒:H、H、C、C、N、Fe2、Fe3、O2、O3。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H、H、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 ,它们互称为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对于X,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要求: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粒子,且从以上所给微粒中选择):Z、n、b相同而A不同: ;A、n、b相同而Z不同: ;A、Z、b相同而n不同: ;Z、n、A相同而b不同: 。答案(1)核素同位素(2)O2和O3(3)H、H(或C、C)C、NFe2、Fe3O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