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题形式:1 文章以为题,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写;2 文中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3 对文中具体事件原因的理解。4 文中多次提到有什么作用?我们在写作时,都会围绕主旨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与表达主旨无关的材料坚决舍弃。同时还会依据表达主旨的需要确定详略。反过来,回答有关选材的问题,你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旨,思考该段文字与表达主旨的关系,弄清楚这一点,问题也就解决一半了。其次,一定要明确该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一内容或者是对前后文的重要补充,或为后文写什么打下伏笔,或为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服务只要结合具体文章内容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对具体事件原因的理解,这类题型没有技巧可言,关键是要抓住原文,明确事件的前因
2、后果,答案就自然明确了。答题思路:1 如果问删除可不可以,先给出你的意见:不可以。2 分析本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再结合表达主旨、描写的人物等,分析其作用;3 结论:本段(内容)有利于刻画XX的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视具体内容而定)。对于详略的安排,一般详写的作用是突出文章主旨;略写的作用是使文章全面、丰满。多次写某事物的作用:贯穿主要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象征意义;升华作品主旨;结合具体文章体会具体作用。例题:读文章回答问题:最简单的高尚乔基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留学生,他是被中国的汉字所吸引才来中国留学的。在他眼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认识乔基后不久,我就发现这个新西兰人
3、有个习惯:喜欢鼓掌。记得有一次是上现代汉语课,老师讲完课后,刚合上教科书,就听见“啪啪”的鼓掌声。循声望去,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我的同桌乔基的脸上。看到大家都在看他,乔基停止了鼓掌,一脸尴尬的表情。平白无故,鼓什么掌呢?下课后,我问乔基为什么要鼓掌。他用生硬的汉语反问我:“为什么你们不为老师鼓掌?难道不应该为老师鼓掌吗?”我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心里想,也许这是新西兰人的习惯吧,在老师讲完课后,学生鼓掌以表示对老师的感谢。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自己的猜测是不正确的。鼓掌仿佛成了乔基的怪癖。每次老师讲完课,他都要鼓掌,他一鼓掌,全班同学不得不跟着鼓掌。有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完
4、毕后,不论回答得是否正确,乔基也给予掌声。在操场里,看到早起背英语的同学,他会鼓掌;看到清洁工在宿舍楼走廊里打扫卫生,他会鼓掌总之,是该鼓掌的时候他鼓掌,而在我们看来根本不该鼓掌的时候他也鼓掌。有同学开玩笑说,幸亏乔基是个外国人,要是个中国人,肯定会有时候因为鼓掌而引起矛盾。至少早就被人讥为“神经病”了。作为乔基的同桌,我觉得我有义务帮助乔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一些习惯和行为,帮助他改掉动不动就鼓掌的这个“毛病”,以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去。于是,在一次去逛街的路上,我问乔基:“你怎么那么喜欢鼓掌,是不是你们新西兰人喜欢用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是,我鼓掌是我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乔基说。我愣了一
5、下,然后问他:“鼓掌和高尚有什么联系?”“你是中国人,你不知道吗?”乔基一脸的困惑。“我们中国人在一些场合鼓掌是礼节的表示,比如欣赏完别人的表演、在别人讲话结束后,这时给予掌声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基本的礼节,谈不上高尚不高尚。”我解释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汉字,你们中国人的祖先真伟大,发明了汉字,几乎每一个字里都有道理和智慧。你看,掌字不是这样写的吗?”乔基说完,从口袋里掏出笔来,在自己的掌心里写了个“掌”字。“你看,下面是一个手,上面是一个尚字,这两字合在一起读掌,不就是说高尚在手上,为别人鼓掌就是一种高尚的表现吗?”乔基很认真地说。我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外国人竟然能这样理解中国的一个汉字,并给
6、出自己的解释和看法。我看着乔基手心里的那个“掌”字,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这是我听到的对高尚最简单的解释,虽然简单,但却不失道理。在别人取得成绩时,在别人身陷困境时,在别人面对挫折时,在别人出色完成任务时我们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用掌声给予别人肯定、鼓励、支持、赞美、尊敬虽然这很简单,但的确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啊。做一个高尚的人,先从学会为别人鼓掌开始吧。读者2018-07-03问题:文章第一段内容似乎与正文关系不大,删掉可以吗?为什么?解答思路:首先要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旨。文章通过对一位热爱中例题:第一章中的例文不要让别人偷走你的梦想,老师为什么说芒提的理想是“白日做梦”? #网解
7、答步骤:1 找到原文“白日做梦”这一情节所在位置;2 前后检索,勾画相关语句:“你一没有钱,二又出生在一个整天流浪的家庭里,第三你没有足够的才略。你知不知道,要想拥有一座牧马场,那是需要很多钱的。你不仅要买一大片土地,还要买纯种马匹,然后,你还得花很多钱来照顾它们。我劝你就别做白日梦了。”老师的这段话列出的几条就是认为芒提白日做梦的原因。3 提炼要点,归纳答案。明确答案:老师认为芒提没钱、出身流浪家庭、没有才略,而拥有牧马场恰恰需要很多钱、土地,芒提没有条件拥有这些,所以说他是“白日做梦”。你看,凡是对文章具体事件进行提问的,只要认真阅读原文,答案自然就呈现出来了。请整理本章要点:_练习:1题
8、4问;2题3问;3题2问;7题3问;8题1问;17题4问;试题形式:1 理解词语的多层含义;2 结合上下语境理解词语深层含义;3 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或有什么作用;4 指出词语指代内容。考点归纳:现代文阅读中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包括代词和短语含义的理解、词语的概括义的理解、词语深层含义的理解。一代词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1代词和代词短语可分为:近指代词(即“这”和与“这”有关的短语,如“这些”“这个事实”等);远指代词(即“那”和与“那”有关的短语,如“那些”“那个”等);不定代词(即“某”“某某”等)。由于代词词性功能的限制,所指代的通常为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根据指代临近原则通常所指代的内容不
9、会很远,因此在代词出现位置的前后句检索,就能找到答案。多数情况会出现在前面。2.把握词语的概括义:概括词是指集中表现文章思想内容、情感倾向的词语。一般来说,概括词出现在概括句中,概括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段的尾括句,句群的开启句,句群的收束句。答题步骤:1.找到该词句所在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2.在该词句的前或后检索,有的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一般“这”“这样”等词指代的内容会在它的前面出现。偶尔也有一些词句是指代后面的内容的。只要大家阅读文本就能体会到是承前省略还是承后省略,然后到相应的前面或后面就能找到答案。有时大家可以把指代的内容带到原文试试合不合适,以确定答案的正误。3.不能用原
10、文句子回答的,要结合前后文语境及全文主旨,提炼答案。练习:1题1问;7题4问;8题3问;二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的关键词语:这类试题,首先要点明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该修辞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最后分析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者人物情感等。各类修辞的作用如下: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帮助人深入理解;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网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排比: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强,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
11、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其次,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句中的“标致”二字就是反语,体现着作者的憎恶、讽刺情感。再有就是有些活用的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使用范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都要结合具体语段,明确词语本意,明确临时意义,体会其妙处。练习:9题3问;12题3问;15题2问; 三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的词语:考查方式:1指出某词语的含义;2某词语具体指什么?(注意这类题不要和“某词语指代什么内容”混淆,此处不是简单的提炼,而需要深入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其深层含义。)词语都有其自身的基本意义,这就是本义或词典义。
12、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某些词又被赋予了一些与本义相关的新的意义,表达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大家重点要理解这些临时的、动态的、只有在这个特定语境中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同时,这些词句在文章的前后照应、过渡、铺垫、点明或深化文章中心,富有表现力等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理解好文章中这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表达情感起伏变化的词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作品思想情感。因此,这些词句也是考试中常考的内容。注意,“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品析鉴赏词语”的答题侧重点略有不同,鉴赏除了要理解含义外,主要还是从表达效果和作用等方面来分析,所以大家要明确问题问的是什么,不要答非所问
13、。解答方法:理解这些词,首先要明确其本义,其次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其语境义,即:在这一特定语言环境中具体指什么。如果运用修辞手法的,还要指出其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双关及感情色彩(褒贬)等,最后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体会其深刻含义及作用:此词语的本义。此词语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即语境义(要联系上下文、修辞、各种表现手法,透过表象领悟深意)。此词语在文章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表达的情感(包括人物的、作者的、读者的等)、主旨等等。小技巧:如何体味词语的独特意义和作用呢?大家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推敲:1.尝试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比较有什么不同;2.删除这个词语,体会有什么不同。请整理本章要点(公式):_练习:4题1问、3问;5题1问;7题1问、4问;14题1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