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目标导航1.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重点)2.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难点)3.理解卡尔文的先定论和其思想的激进性以及亨利八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难点)4.认识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重点)一、“奶牛”的愤怒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背景(1)德国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为教会的盘剥提供了极大方便。(2)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引起德国各个阶层对教会的普遍不满。(3)1517年,受教皇委派的特使在德国以各种卑劣手段兜售赎罪券。思维点拨天主教会对西欧人的精神控制、政治迫害与经济掠夺,充分证明它已成为西欧社会发展
2、的障碍,宗教改革在所难免。2.概况(1)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要反对推销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个人信仰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3)马丁路德提出了“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4)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教会,简化教会仪式。(5)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把德国教会置于一位德国总主教的管理之下,由世俗当局主持召开宗教会议。3.影响(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2)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确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深度点拨马丁路德代表了德意志民族
3、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国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所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因信称义”的主张又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二、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1.概况(1)卡尔文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提出先定论。这种思想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2)卡尔文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2.影响(1)1541年,在卡尔文推动下,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2)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4、得到广泛传播。思维点拨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有先定论、民主教会、共和式神权国家,其主张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需要,因而卡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1.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1)表现: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议会还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2)特点:最高首领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教区按行政区划分,英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做礼拜时使用的语言。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与天主教基本保持不变。2.清教运动由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很不彻底,随后出现了倾
5、向于卡尔文教的更加激进的宗教改革思潮,主张奉圣经为最高权威,进一步清除天主教残余。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重点精讲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1.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地区成为联系北欧和大西洋航路的枢纽,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在这里赢得众多信徒。(2)西班牙国王极端仇视新教,在尼德兰四处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所谓异
6、端分子。2.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3.概况1566年8月,尼德兰人民发动起义,尼德兰全境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结果经过40多年的斗争,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并很快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强国,海外贸易迅速增长,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归纳总结(1)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打破原来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会的反映,尼德兰宗教改革带来了民族独立。(2)从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特点上看,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体现了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
7、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的领导者、改革内容、改革程度等各有不同。五、天主教会的改革1.背景(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实行改革。2.概况(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3)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是耶稣会。3.作用通过内部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思维点拨天主教会的内部改革是在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挽救其地位的一种措施。六、改革冲击波1.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8、提供了思想武器。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4.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纳总结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史论要旨(1)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对天主教会的罗马教皇特权的否定,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思想统治,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宗
9、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在西欧得到迅速扩展,但相对罗马教皇和教廷而言,都是不同程度地反对教会思想专制的反封建斗争。(3)宗教改革思想理念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谋求经济发展和自身解放的政治经济诉求。(4)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图示主题一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史料一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仅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史料二卡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
10、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史料解读史料一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的力量。史料二体现了卡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主张通过信仰上帝,而不是通过迷信教会获得灵魂的救赎,体现了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二,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提示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主张的不同之处。提示卡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
11、、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卡尔文教主张“先定论”。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2)不同点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卡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卡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卡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卡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
12、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卡尔文的主张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主题二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卡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最大胆分子的要求卡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史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解读处
13、划线部分指资产阶级激进派。处划线部分指从宗教组织、宗教仪式两方面总结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的变化。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卡尔文教比路德教有何重大进步?提示卡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提出了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2)结合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提示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14、(2)影响政治: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1.这幅作品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B.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背景下C.法兰西启蒙运动的高潮阶段D.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统治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神圣罗马帝国”可知该事件发生于德意志,由时间“1618年”及材料中“
15、新教徒”可知与宗教改革有关,故B项正确。2.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信仰得救圣经是最高权威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A. B.C. D.答案D3.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人本主义思想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答案D4.以下是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领域马丁路德卡尔文个人与社会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
16、、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经济方面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政治方面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2)对比马丁路德,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卡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答案(1)说明:发表
17、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皇出售赎罪券的错误行为;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2)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解析第(1)问,“煽动家”主要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等方面分析作答;“摧毁者”主要依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破除对教皇与教会的信仰等内容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资本主义精神”依据材料“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等信息分析作答。基础达标1.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
18、文共有的是() 因信称义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教会仪式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A. B.C. D.答案B2.马丁路德认为,人若想理解与坚守上帝之道,须首先清除自己愚蠢荒唐的思想,把自己变成“无知的小孩子”。对于圣经中所述的故事“完全信以为真,毫不怀疑”。马丁路德认为理解圣经的要旨在于()A.坚定信仰的引导 B.像孩子般的天真C.排除教会的解读 D.承认自己的无知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要将认知归于对圣经最本质的理解,将自己当作毫无思想储备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马丁路德宣扬的“因信称义”,真的只有依靠对圣经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故A项正确。3.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19、()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得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之后是“因信称义”,图片显示了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及灵魂得救途径发生了转变,故B项正确。4.有学者认为“相对于路德的只把上帝等同于人的信仰,使人在获得思想的神圣性同时而牺牲了人的行动的自由的宗教思想,卡尔文的让上帝直接呈现于世俗生活、日常生活和职业劳动中,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卡尔文的思想主张()A.与路德的主张有着本质不同B.比路德的思想体系更为科学合理C.限制了人们精神信仰的自由D
20、.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卡尔文的理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了辩护,故D项正确。5.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自己开始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答案D6.在英王亨
21、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上述举动的实质是()A.英国的宗教信仰与天主教会主张的冲突B.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斗争C.英王与罗马教皇的斗争D.王权与教权的斗争答案D解析亨利八世改革实质上是争夺在英国的对教会组织的控制权与主导权,实质是教权高于王权,还是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之争。故本题选D。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材料二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
22、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答案(1)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任答两点即可)(2)关系:教权与王权
23、(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张,结合材料一“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可知,路德认为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的主张是“因信称义”。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关系,结合材料二“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可知,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主要涉及教权与王权、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的关系;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天主教会、世俗权力、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政治方面的影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