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含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19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2.思维:把握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3.审美:品味重点语句,赏析艺术手法。任务情境:余秋雨在柳侯祠中曾说:“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这个人是谁?(柳宗元)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1段)自余
2、为僇人(受刑戮的人,罪人。作者此时贬官永州,故称。僇,同“戮”,刑辱),居是州(这个州,指永州),恒(常常)惴栗(忧惧不安)。其(如果,连词)隙(指公务之暇)也,则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而行,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日(每天)与其徒(随从)上高山,入深林,穷(走到尽头)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幽泉(深僻的泉水)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而坐,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而醉。醉则更相(互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至),梦亦同趣(同“趋”,往,赴)。觉(睡醒)而起,起而归。以为(认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奇特的形状)者,皆我有也,而未始(未曾
3、)知西山之怪特。请概括段意: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第2段)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名)西亭,望西山,始(才)指异之(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沿着)染溪,斫(砍伐)榛莽(丛生的草木),焚茅茷(茂盛的茅草。茷,草叶茂盛),穷(穷尽,指登上山顶)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古人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称“箕踞”)而遨(游览,这里指观赏),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地,指地域),皆在衽席(睡觉用的席子)之下。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高下之势,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若垤(蚁穴边的积土)若穴
4、,尺寸千里,攒(聚集)蹙(收缩)累积(堆积),莫得遁隐(尽收眼底)。萦青缭白(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与天际(交会),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这座山,指西山)之特立(特别突出),不与培(小土堆)为类。悠悠(渺远的样子)乎与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俱(在一起),而莫得其涯(边际);洋洋乎(广大的样子)与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拿起酒杯)满酌(斟满酒),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就(接近,进入)醉,不知日之入。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还,仍然)不欲归。心凝形释(解除束缚),与万化冥合(浑然一体)。然后知吾向(先前)之
5、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游于是(从此)乎始。故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以志(记)。是岁(这一年),元和四年也。第1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第2层(从“遂命仆人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第3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之高峻,气象之阔大。第4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第5层(从“心凝形释”到最后):抒发感受。请概括段意:特写游西山的经过。二、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思考后面的问题。始得西山宴游记(1)全文分为两部分,请根据第一部
6、分的大意和文本内容,写出第二部分的大意,填在图中处。(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根据文本填在图中处。答案(1)游于是乎始(2)情景交融微任务活动一语言梳理与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均活用,请说明其活用情况。(1)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_(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_(3)箕踞而遨:_(4)望西山,始指异之:_(5)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_(6)而不知其所穷:_(7)苍然暮色,自远而至:_答案(1)名词作状语,每天(2)名词用作动词,做梦(3)名词作状语,像簸箕那样(4)意动用法,以为异 (5)数词用作名词,一体(6)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尽头 (7)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2
7、.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加“*”句子的句式特点。(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译文:_(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译文:_(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译文:_答案(1)(我)因此认为只要是永州的有奇特景致的山水,我都游览过了,然而却不曾知晓西山(景物)的奇异特色。定语后置句、被动句。(2)苍茫的暮色,从远处渐渐地笼罩过来,等到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时还不想回去。(3)(我只觉得我)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万物相融合。微任务活动二把握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3.文章中心是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别处着墨?答:_答案以此比照西山之游的不同,起衬托、铺垫
8、的作用,突出西山之游对作者精神解脱的重要意义。4.作者在题目和正文中五次用了“始”字,有何作用和效果?答:_答案第一次,标题中用“始”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不少游记,其中,“永州八记”尤为著名。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的第一篇。题目中加“始得”二字,以突出西山景色是永州风景中最特殊的。第二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作者本来以为凡永州的美景名胜,都游览到了,为自己所有了,还不知道有这样怪特的西山,有这样美的景物存在。这里的“未始知”作为一种铺垫,衬托和引起下文。第三次,“始指异之”。作者“望西山”,才开始感到它的奇异,与前面的“未始”呼应,进一步铺垫;引起读者的兴趣。第四、
9、五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在全文行将结束之时,又连用两个“始”字,反衬了前面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作者现在才知道往日等于没有“游”,因为没有到最好的地方。“未始游”是第四次点明“始得”,“游于是乎始”是第五次点明“始得”,真正的游山玩水可以说是从游西山开始的。文章末尾指明具体年份,也是为了说明“游于是乎始”是作者生平真正游山玩水的开始,特别值得大书特书,所以记下这一年是“元和四年”。5.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答:_答案(1)第一次出现在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
10、,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到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2)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他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而喻。(3)前后对比更突出了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6.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答:_答案(1)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2)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3)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
11、露自己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微任务活动三品味重点语句,赏析艺术手法7.“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_答案(1)顶真。(2)上下勾连,连贯而下,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概括了一个接一个的漫游活动,强调了动作的随意性,渲染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心情。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游者有所忘怀,又有所追求,单调乏味、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想在醉中解脱,醒后却依然如故。8.“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西山的什么特点?答:_答案(1)比喻。(2)形象地写出了西
12、山的“怪特”。9.本文写西山之美,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映衬手法。(2)多角度描写登西山的所见所感,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凡数州之土壤,皆在祍席之下”,衬其高;下望所见,像蚁穴边的积土,千里之景犹在咫尺,亦衬其高;青山白水萦绕,更衬其高。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而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更显魅力。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_答案(观点一)不同意。文章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作者寄情山水,始得真趣,是情感的自然释放,是真正的心灵感悟。(观
13、点二)同意。文章表达了作者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是悲观的,是作者被贬官后的一种无奈的释放,精神的郁积不得不借山水来抒发。(观点三)乐观与悲观兼而有之。文章开头流露出作者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后面则表达了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感悟。助读材料1.走近作者(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2
14、)名家评柳宗元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欧阳修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苏轼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严羽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毛泽东2.背景展示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
15、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3.文学常识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散文的经典“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
16、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记”一方面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作者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必备知识积累卡片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句子通假字自余为僇人同“戮”,刑辱梦亦同趣同“趋”,往,赴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漫漫漫漫而游古义:随意,任意。今义:(时间、地方)
17、长而无边的样子。然后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于是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由前一事引起的。颓然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图穷而匕首见动词,穷尽,完结遭岁大饥,散家粮以赈穷饿形容词,贫穷,缺乏衣食钱财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形容词,边远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特指不得志极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动词,至初极狭,才通人副词,很,非常登峰造极副词,顶点,最高处,尽头词穷理极副词,完,尽平原远而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含答案 西山 游记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