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得西山宴游记》课时作业(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19始得西山宴游记 语言素养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得西山宴游记宴:举行宴会恒惴栗 恒:常常B.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到则披草而坐 披:拨开,分开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极:至缘染溪 缘:沿着D.攒蹙累积 攒:聚集引觞满酌 引:拿起答案A解析宴:安逸,快乐。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梦亦同趣B.自余为僇人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C解析A项“趣”同“趋”。B项“僇”同“戮”。D项“受”同“授”。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是岁,元和四年也C.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居是州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省略句。4.下列各句加点的“穷”字,与例句中“穷”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A.穷山之高而止B.欲穷其林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答案C解析穷: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5.下列各句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到则披草而坐A.则施施而行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倾壶而醉 D.蟹六跪而二螯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均表承接关系。A项表修饰关系。B项表递进关系。D项表并列关系。 审美素养专练一、阅读下
3、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
4、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
5、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B.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C.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D.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
6、/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厚,柳宗元的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的礼貌。B.司马,本是州刺史属下掌管军事的副职,唐时已成为有职无权的冗员。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D.贞元、元和,唐代年号。年号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答案A解析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博学多才。早年博览群书,见
7、识高远,名声远扬;衡山和湘江以南应考进士的人,都拜子厚为师,曾受其点拨的学子的文章均很出色。B.柳宗元重情重义。他因为不忍心看到有老母在堂的刘禹锡被派遣到偏僻的播州为官,于是上疏拿自己的柳州和梦得的播州进行了调换,朝廷接受了他的请求。C.柳宗元居官为民。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有效稳妥的措施,为百姓出谋划策,使不少人免除沦为奴婢的苦难。D.柳子厚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韩愈对柳宗元一生的遭际评价中肯。他认为柳宗元由于自身原因再加上没有人扶持,所以潦倒一生不被重用;但他同时也看到了这种遭际对柳宗元在文学创作上的积极意义。答案B解析原文是准备上疏,并没有成为事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8、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译文:_(2)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译文:_答案(1)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州县,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将近千人。(2)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唉!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显出)他的节操和义气。参考译文柳子厚,名宗元。他小时候就精锐敏捷,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以后又因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
9、百家学说,见识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纵情于山水之间罢了。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定了劝谕和禁止,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
10、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州县,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将近千人。衡山、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至于无
11、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他)向朝廷请求,准备上疏,情愿用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再次获罪,死也没有遗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唉!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显出)他的节操和义气。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就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
12、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头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至于像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能有辨别它的人。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游赤松山记南宋吕祖谦淳熙十五年,南至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
13、,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注觅亡羊之地;或曰,此
14、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山回路转,乌纱欹斜,随意先后。至山下,日犹未中。饭竟,信其所之。再寻“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复循山磴,游于“物外”。乔木倚天,涧流清壮。此间桃源之津所从始也。过小桥,缘山而行。泉石相捕,无风而涛。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横涧为桥,榜曰“三峡”。惊涛怒流,与巨石相吞啮。前莫知其所穷,后莫知其所止。复行数十步过盘石,临浚流,景象天逸。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异,亦与所谓“三峡”者异。久之,暮烟四合,
15、不可久留,遂寻旧游而归。抵夜复坐于“枕流”,林外灯火,久益微茫。泉流静深,尤与夜气相宜。是行也,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而于“枕流”“过清”之间,朝暮几与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节选自中华书局古今游记从钞,有删改)注黄初平,东晋人,著名的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B.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C.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D.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
16、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答案B解析结合句意及句子的成分结构加以分析,主要抓住“神清如游钧天”“始就寝”推断。原文标点: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是南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文中“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B.“南至”指时令节日,在春秋战国时代,民间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冬至”。C.“世士”,世上的贤士,指与众不同的人。文中表示长松的高洁超然之态。D.“辛酉”是中国传统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法,属于60年一个循环的第58年。答案C
17、解析“世士”即世俗之士,指一般的俗人。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与几个朋友到了吕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处,然后一起去游览赤松山。B.作者一行先后两次游历“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时分,光线昏暗,树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饭后,光线明亮,视野开阔。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两夜,赤松山的夜晚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放松,梦中所到之处也超尘脱俗。D.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游览赤松山的经过,景物随作者游踪而变化,时远时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写景极具特色。答案A解析季氏兄弟的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18、成现代汉语。(1)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译文:_(2)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译文:_答案(1)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2)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解析(1)“许”,多。(2)“或”,有人;“从”,跟从;“信”,果真。参考译文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与两三个朋友(一起)到吕仲平兄的家中拜访。冬至后两天,呼唤童子找出藜杖,让朋友备好行囊(准备去登赤松山)。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
19、又走了两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们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衬。季氏兄弟和他们的知心好友陈岩夫,也携带行囊被褥,要与我们一起去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桥。远望赤松山,层层云雾笼罩着山林,树木茂密幽深有光泽。又走了三里多路,进入山门。高大的松树在道旁高高耸立,好像不肯与俗人为伍。到了桥亭,在老木上坐下。山涧中横立着许多石头,溪水冲激石头形成湍急的水流,汹涌澎湃。人的说话声听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为它而清醒明亮。又拄着藜杖进入“桃源”,暮色已布满岩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雾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声和松涛声就像暴风骤雨突然来到。(我)慢慢地边走边观察,又好像车马
20、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间不时地露出几颗疏疏朗朗的星辰,点缀在树梢,和水影相映衬,流水清澈异常。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将近半夜才睡觉。睡梦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间。早晨起身,又来到那里,山间雾气恣意游荡,天空中没有一丝渣滓。又来到“过清”,在这里留恋观赏了好久。然后就寻找小路探访二仙祠,世人相传认为(这里就是)黄初平寻觅丢失的羊群的地方;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一起来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着山涧往上,观赏瀑布流泉,踏过白色山岩,想要寻到山泉的
21、源头却没有成功,然后又一起在丹泉之上会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窥视群谷,山谷都呈现出各自的形状。回来的路上,感觉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险的地方也很顺利。山回路转,帽子歪歪斜斜,随它前后颠倒。到了山下,太阳还没有到中天。饭后,信步闲走。再次来到“桃源”游玩,以前树木互相遮蔽,现在都视野开阔。又沿着石阶,到“物外”游玩。乔木参天,涧中流水清澈浩荡。这里就是进入世外桃源之路的起始点。过了小桥,沿着山往前走,山泉和石头互相冲撞,没有刮风却发出波涛汹涌的声音。再往前走将近一百步,清幽之意更加深邃。横跨山涧建了一座桥,上书“三峡”。惊涛激流和巨石相互冲撞,往前不知道它的源头,往后不知道它的尽头。又前行数十步过了盘石,来到湍急的水边,景象天然超绝。不仅仅与前面所说的“物外”不同,也和前面所说的“三峡”不同。过了很久,暮烟四合,不能长久地停留了,就沿着来时的路线回去了。到了夜里,再次在“枕流”静坐,林外灯火,夜深更加微茫。泉流静谧幽深,尤其和夜晚环境相适合。这次出行,在丹井纵目远眺,在“桃源”尽情游玩,并且在“枕流”“过清”之间,早晨和傍晚多次尽情领略美景。从己未到辛酉,共游玩三天才返回。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