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兰亭集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2.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2)会稽()(3)修禊() (4)清流激湍()(5)流觞() (6)游目骋怀()答案(1)u(2)kui j(3)x(4)tun(5)shn (6)ch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虽趣舍万殊:_答案通“趋”,趋向,前往。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是日也古义:_今义:形容词,对,正确(跟“非”相对)。(2)茂林修竹古义:_今义:修理,整治。
2、(3)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4)信可乐也古义:_今义:书信。 (5)向之所欣古义:_今义:方向。(6)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序在第二的,副的;质量差,品质差。(7)及其所之既倦古义:_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性词语。(8)曾不知老之将至古义:_今义:曾经。(9)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答案(1)代词,这。(2)高。(3)用来 (4)实在。(5)过去。(6)近旁,旁边。(7)等到。(8)竟然。(9)这次集会的诗文。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修(2)致(3)期(4)次(5)集(6)临答案(1)动词,治,从事某种活动/形容词,高/形容词,长(2)名词,情趣/
3、动词,得到/动词,表达(3)动词,会合/名词,限度/动词,约会/名词,古代丧服的名称(4)名词,近旁,旁边/动词,编排/动词,驻扎(5)许多文章或诗歌编辑在一起,形成一本名词,书/动词,聚集/动词,停留(6)动词,面对/动词,至、到/副词,将要、快要4.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足以极视听之娱:_(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_(3)曾不知老之将至:_(4)引以为流觞曲水:_(5)所以游目骋怀:_(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7)齐彭殇为妄作:_(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答案(1)副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2)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有贤德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3)
4、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之境(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5)动词的使动用法,游,使放纵;骋,使开畅(6)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齐(8)数词用作形容词,一样,相同5.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2)虽(3)于(4)以(5)所以答案(1)与“所”连用,指所达到的情景、地步/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不译(2)连词,虽然/连词,即使(3)介词,在/介词,对/介词,到(4)介词,把/目的连词,用来/介词,因(5)用来,带有名词性/的原因6.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2)会于会稽
5、山阴之兰亭:_(3)当其欣于所遇:_(4)亦将有感于斯文:_(5)晤言一室之内:_(6)引以为流觞曲水:_(7)死生亦大矣:_答案(1)定语后置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介宾短语后置句(4)介宾短语后置句(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6)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7)判断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_(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_答案(1)人们彼此相处,很快就度过一生。有的发自内心,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6、;有的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上,不拘形迹,放纵逍遥。 (2)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了陈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的结局。 (3)(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不经的,把长寿和夭折等同起来是凭空编造的。 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课外名句有关“生死”的名句(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
7、口占示家人(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一、作者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的普遍赞扬,人称“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法妍丽劲健,为千古书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展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
8、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结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三、文学常识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2.禊事: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子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文白对译但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沉淀人的思
9、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世俗蒙蔽的双眸明亮如初,使原本扭曲浮躁的心灵恢复平静,使尘世的烦恼成为过眼云烟。千年往事的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书圣”王羲之从这次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序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堪称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1)在图示中“记叙、抒情、说明”后的空缺处分别填上相关内容(每个空格限四个字)。(2)在最右边的空缺处分别填上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字。答案兰亭盛况人生感慨作序目的乐悲1.本文是一篇书序,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答:
10、_答案(1)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作诗情形、成书经过和本书的意义。(2)死生亦大矣。2.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答:_答案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淡雅”的特征,阴历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
11、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3.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答:_答案(1)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想到人生苦短,不禁“痛”从中来;接着作者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慨叹死生的重大意义,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有致,情真意切。(2)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是敢于直面人生、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4.文中有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
12、的?答:_答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权贵。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流水,随波荡漾,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认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我也认为,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人活得窝窝囊囊,有人活得志得意满;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
13、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悄悄逝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慨“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调有些低沉,你觉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的?答:_答案(观点一)有些消极。文末承接上文“死生亦大矣”的“痛”而来,询古问今,由己悲人。古人、今人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避免不了生命殒灭的规律,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崇尚老庄哲学,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对王羲之不会没有影响。(观点二)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文章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曲水而引发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14、愉悦闲适的情绪顿时转向激荡,流露出一丝感伤情绪,但到篇末,进一步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又趋于平静。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流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景物描写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技巧点拨我们如何才能让景物描写有更有特色呢?第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和刻画。第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 12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