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黄山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1课 黄山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黄山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黄山记,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赏析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语言知识强化,毫不悭吝( ) 倏来倏去( ) 菡萏( ) 琢凿( ) 氤氲( ),凝眸( ) 喑呜( ) 褶皱( ) 龙蟠( ),qin ln sh hn dn zo yn yn,mu yn zh pn,(2)多音字,苔,苔藓( ) 舌苔( ),载,记载( ) 下载( ),翘,翘首( ) 翘尾巴( ),拾,拾级而登( ) 路不拾遗( ),ti ti,z
2、i zi,qio qio,sh sh,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悭( ) 铿( ),(2),朔( ) 溯( ),(3),峻( ) 竣( ),(4),缭( ) 潦( ),悭吝 铿锵,晦朔 回溯,峻峭 竣工,眼花缭乱 穷困潦倒,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1)煞费心机:_ (2)高风峻骨:_ (3)扑朔迷离:_ (4)逸兴横飞:_,形容费尽心思。,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错点提醒:注意感情色彩,主语是人时,多用于贬义语境。,错点提醒:注意使用对象,用于道德品质,而非外貌。,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5)一苇可航:_ _ (6)化险为夷:_ (7)拾级而登:_
3、 _,用一捆芦苇做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也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循序渐进,比喻脚踏实地做一件事或是以正确的方法做一件事,与“拾级而上”同义。,错点提醒:注意近义成语“登高自卑”的运用,它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规律。,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设置进退奖惩机制,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黄老师真是煞费心机。( ),答案 “煞费心机”含贬义,此处应用“煞费苦心”,(2)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
4、云,影片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 ( ) (3)参加保险虽不能化险为夷,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人或受益人得到一些补偿。( ) (4)对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近而远的国家”,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交往千年,彼此间却并不熟知。( ),答案 “化险为夷”的适用对象一般只能是人,可在“不能”后加“使人”,2.辨词填空 (1)简洁简捷 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但经林琴南的那种_的古文译出来,却增加了不少光彩。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的说。,简洁
5、,简捷,(2)虚无缥缈变幻莫测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春节放假回家是民心所向,值得赞赏,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民工因为种种原因,回家团圆梦依然如水中花镜中月般_。 今年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将更加_,鉴于此,有专家称,最近几年将是“美伊对抗年”。,虚无缥缈,变幻莫测,三、名言警句 有关“山”的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徐迟
6、(19141996),浙江吴兴人,当代作家,著名报告文学家。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爱憎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练,被誉为“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 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二、背景展示 安徽黄山,古称黟山,唐朝时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而得名),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明代徐霞客赞誉其“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迟的这篇黄山游记,把黄山放置在宇宙形成发展的极其辽远广阔的背景上来描写,豪放雄奇,堪称“大手笔”。,三、文体知识 游 记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
7、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个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更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这些描写山川景物的文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景状物栩栩如生;(2)融情于景,动人心弦;(3)托物言志,含蓄隽永;(4)语言优美,妙笔生花。 在众多的游记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佳作。,品读研析,课堂导语,在中国大地上,有这样一处人间胜景:她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她拥有奇特的三十六峰,有着“天下第一奇山”的美
8、称;她是道教圣地,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求仙;自古而来的诗人都喜欢登临,在此留下了许多壮美的诗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两次游历,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浩叹。她就是中国最美的、最令人震撼的名山黄山!, 通读整体感知,右面的图表呈现的是文章的结构脉络,请阅读课文后思考后面的两个小问题。 (1)请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容,填写在图中处。,答案,答案 黄山胜景概述 攀登黄山历史 登天都峰的经过 写黄山景观之奇,(2)请将文章第二、三部分的描写角度填写在图中处。,答案,答案 侧面 正面, 深读重点探究,1.文章运用拟人手法,写黄山的形成是大自然有意安排的杰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
9、案 这样写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当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的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答案,答案,2.文章第一部分对“云海”的描写运用的是什么手法?,答案 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把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云海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3.文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如何衔接的?,答案 第一部分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增添了黄山的神秘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做
10、了铺垫。,答案,4.文章第二部分写到黄帝飞升的传说和李白等人的诗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何联系?,答案 (1)作用:神话传说增添了黄山的神秘色彩,也与后面的诗文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引述李白等人的诗文不仅佐证了诗人登山的经历,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还增添了文采,丰富了文章内容。 (2)本部分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黄山,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埋下了伏笔。,答案,5.文章第三部分中的记叙具有哪些特点?,答案 (1)对比。把前人攀援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
11、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答案,6.文章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中黄山奇观
12、的“奇”而来,“奇”在何处?,答案 奇就奇在“变化多端”上,云气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答案,7.文章第四部分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句中“溶出溶入”体现出了景致什么样的特点?,答案 “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准确、形象
13、,描绘出云雾飘来浮去的特点。有云雾飘来,松枝与人就缓缓地消失在云雾之中;云雾散去,松枝与人就缓缓地从云雾中显现出来。景物随云气而变幻。“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巧妙之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拥有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答案,8.黄山记一文,作者在描写黄山形成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大自然的崇高和壮美。阅读课文,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1)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自然地写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黄山的伟力,交代了黄山的特点,从侧面
14、烘托出黄山的神奇瑰丽。,答案,(2)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答案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都峰和莲花峰的外形、神韵。天都峰威武坚实,难以攀登;莲花峰惬意柔和,妩媚妖娆。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两座山峰的不同特色。,必备知识,常见修辞的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借代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夸张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黄山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黄山 ppt 课件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科学唱戏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
- 蜀道难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唐诗五首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游黄山记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
- 第14课 唐诗五首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18课 诗词三首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
- 黄山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12课 荷花淀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锤炼语言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9课 祝福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祝福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15课 蜀道难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4课 说数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感悟自然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第1课 黄山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