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
2、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2公元前六世纪前夕,雅典国家在政治上发展的形势就是富有阶层和平民以及贵族中染指工商业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害逐渐汇合,形成一道要求改革的浪潮。这次改革( )A推动了雅典城邦的兴起B建立了公民大会C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特权D确立了民主政治3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
3、则”体现在( )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C组成“四百人会议”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4著名古希量史专家弗罗洛夫说,雅典民主的公民大会拥戴一些贵族作为自己的领袖,授予并且保证公民的自由,同时奴役由异族人充当的奴隶,剥削公民以外的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公民权。这反肤出古代雅典( )A公民积极参与政治B民众享有政治权利C阶级矛盾不可调解D民主政治的不成熟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B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
4、的危害小D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6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人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缘于秦国( )A遵循古礼B推行德政C体制创新D人才荟萃7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时间总人数,出身微贱的人所占比例春秋时期51613426%战国时期71339255%这说明( )A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D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8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
5、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遭到了普遍反对B忽视了道德教化C最终必然会失败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9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10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都市繁华,商业活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AB
6、CD11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1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汉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农业化的过程13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
7、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4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处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的出现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导致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15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
8、论的考试。以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解决“恩荫”选官的弊端1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7马丁路德在16世纪以大无畏的勇气,毅然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历史大潮,德意志成为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受
9、文艺复兴的影响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18诗人海涅说:“路德的语言在不到几年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 )A“因信称义”瓦解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B马丁路德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宗教信仰统一是语言统一的前提D用德语翻译圣经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1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A因信称义B简化宗教仪式C建立国家教会D圣经至上20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
10、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马丁路德主张( )A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B圣经由教会解释C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D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1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
11、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
12、因素。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厚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贪污,可以省刑。其俸禄内容有禄粟、职钱和布帛。地方官按职分田18级,按月发俸钱;春秋两季发衣料;每年一次性发粟米厚禄制度的实行,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于职守,以公报国。然而,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重定文武官岁俸,以九品正从为差,共18级,正一品官禄米1044石,正七品的知县岁俸禄米90石(约合今5440公斤),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
13、常的政风。摘自刘志愚浅述中国古代官吏“俸禄”(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厚禄制实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两朝俸禄制度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
14、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黄仁宇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 史 答 案1A【解析】材料说明梭伦改革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措施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说明该措施符合了城邦整体的利益,正确;中各个阶层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是维护贵族权力,并不是保护平民的根本利益,和项错误。2C【解析】材料“公元前六世纪前夕,雅典富有阶层和平民以及贵族中染指工商业的人物要求改革的浪潮”反映了梭
15、伦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城邦已经存在,故A错误;梭伦改革之前公民大会已经存在,故B错误;梭伦改革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特权,故C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故D错误。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材料说明梭伦改革具有“中庸”的特点。A项主要体现“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B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D项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4D【解析】材料中提到只有雅典的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异邦人并没有享受到公民的权力,由此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十分成熟,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公民积极参与政治”而是公民权实行的不公平,故A排除;只有雅典的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并不是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所名校 100 名校 2018 2019 学年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中学 月考 历史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1101.html